马克思进文庙一文的作者是 马克思进文庙的故事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者是谁?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介绍马克斯?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出生于特利尔,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经济理论《资本论》确立了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经济学上的见解奠定了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

拓展资料

2015年研究生考试的政治考题,给出的阅读材料,竟然是一篇旧文——郭沫若先生1926年写的一篇文章《马克思进文庙》。

这篇文章用了虚构的手法,模拟出马克思带着他的几位追随者,来到上海夫子庙,拜访中国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老夫子,和孔子进行一番交流沟通。

 

孔子一生是非常好客的,他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名言,看到马克思来访,当然非常高兴。

两位世界东西方的文化巨人,首先寻找双方交流沟通的共同点。马克思首先声明自己学说的核心,就是探求“我们的生存要怎样才能得到最高的幸福,我们的世界要怎样能够适合我们的生存”。孔子的弟子子路马上回答说:“我夫子也是注重利用厚生之道的人;我夫子最注重民生,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呀。”一开始,马克思便和孔子便找到交谈沟通的共同点。

既然双方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都是关于民生问题,也就是研究怎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那么,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就有了交流沟通基本前提。于是,他们的交流沟通就可以进一步深入下去了。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自能够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自能够得到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这样的社会假如是实现了的时候,那岂不是在地上建筑了一座天国吗?

孔子一听非常高兴地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接下来马克思讲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富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的问题。孔子马上回答,这个也是我所担心的,我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话。

马克思又说:不对,我是患寡又患不均的。我既反对社会财富过度的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又高度重视社会财富的大量增殖。只有产业增进了,大家才有共享的可能。

孔子马上接着讲述自己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不矛盾呀!我也是主张大力发展社会财富的,我讲过”庶矣富之富矣教之”的话,我也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为政方略。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财富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要”节用“的。大家连饭也还不够吃的时候,总不应该容许少数人吃海参鱼翅的。

谈到这里,马克思突然觉得遇到知音了,于是便感叹起来了:我想不到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郭沫若先生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借助马克思和孔子在文庙里的一番交流沟通,针对对上世纪20年代,有些人借口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用儒家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行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在宏观的层面上是一致的,相通的。今天,我们在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那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那些儒家思想落后论,完全是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攻击和扰乱。

历史车轮碾过了近百年,我们今天重读郭沫若先生的《马克思进文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