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诗歌朗诵 尊师重道诗歌朗诵稿

尊师重道诗歌?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5、《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延伸阅读

十首感师恩的诗词散文?

十首感师恩诗词散文如下

1、《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尊师重道的诗词?

1、《听颖师弹琴》唐代: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译文: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答祖择之书》北宋:欧阳修修启。秀才人至,蒙示书一通,并诗赋杂文两策,谕之曰:「一览以为如何?」某既陋,不足以辱好学者之问,又甚少贱而长穷,其素所为未有足称以取信於人;亦尝有人问者。以不问之愚,而未尝答人之问。足下卒然及之,是以愧惧不知所言。虽然,不远数百里走使者以及门,意厚礼勤,何敢不报。某闻古之学者必严(尊崇、尊敬)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笃敬,笃敬然后能自守,能自守然后果於用,果於用然后不畏而不迁。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是以汉之政理文章与其当时之事,后世莫及者,其所从来深矣。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所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迎合、追求当代的潮流),以希禄利为急,至於忘本趋本,流而不返。夫以不信不固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於自用,而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禄利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所鲜(稀少),而未有合者,由此也。足下所为文,用意甚高,卓然有不顾世俗之心,直欲自到於古人。今世之人用心如足下者有几?是则乡曲之中能为足下之师者谓谁,交游之间能发足下之议论者谓谁?学不师则守不一,议论不博则无所发明而究其深。足下之言高趣远,甚善,然所守未一而议论未精,此其病也。窃惟足下之交游能为足下称才誉美者不少,今皆舍之,远而见及,及知足下是欲求其不至。此古君子之用心也,是以言之不敢隐。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经书),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於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施於世者果致。三代、两汉之学,不过此也。足下患世未有合者,而不弃其愚,将某以为合,故敢道此。未知足下之意合否?译文:欧阳修禀告。秀才派的人已到,承蒙你托他带来书信一封和诗赋两册,告诉我说:“看一看,写得怎么样?”我自己既孤陋寡闻,不值得承蒙爱好学问的人的下问;又因为我少年时卑贱,成年后不得志,我向来的所作所为,没有值得称誉来获取人们依赖(的地方)。也曾经有人向我请教,因为有了不值得人问的想法,因而从来没有给予答复。足下突然之间寄来书信,因此惶愧畏惧不知道说什么好。尽管这样,(你)不远数百里派人亲自找上门来,情意深厚,礼节殷勤,怎敢不作答复。我听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先敬重老师,老师受到敬重,他传授的学问道理才受尊崇;学问处理受到尊崇,学习的人才会深怀敬意;深怀敬意,才会坚守不移;坚守不移,才能敢于施行;敢于施行,才无所畏惧而不改变操守;(当)夏商周三代衰落(的时候),学校(也就)被废弃了。到了两汉,尊师之道还能够保存。因此当时求学的人还能坚守老师传授的经学来供自己运用。因此,汉代的政治、文章及当时的各种措施,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的,它的原因是很深远的。后世尊师的风气逐渐败坏,现在可以说没有老师了。求学的人不尊重老师,所以往往自己轻视自己所学的道。轻视自己所学的道,就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深信不疑;不能深信不疑,就不知道有所坚守;所守不稳固,就容易有所畏惧,为外物所动摇。因为这样,做学问的人只好随波逐流,追随时俗,把追求利禄作为当务之急,以至于忘本逐末,像水之趋下而不知回头。以不坚定的信仰,不稳固的心志,抱着并未透彻了解的所谓学问,即使敢于有所作为,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行动,何况还有利禄的引诱,刑罚的威胁在动摇他的意志呢?这就是你所说的立志效法古人,并懂得道的读书人现在太少,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原因就在于此。你写的文章,用意很高,卓然独立而不顾世俗的成见,简直要径直达到古人的高度。现在的人像你这样用心的能有几个?那么乡下的人能称作你的老师的又有谁呢?交往的朋友中能引发你的议论的又有谁呢?做学问没有老师,所坚持的见解就不专一,议论不广博,就无所发现和阐明,达到一定的深度。你的言论高雅,志趣远大,很好,但是见解还不专一,议论还未精辟,这是你的不足。私下想,你的朋友中能为你称扬赞誉的人一定不少,现在丰你不找他们,远道找到我,可见你一定是要寻求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是古代君子的用心,所以我便直说而不敢隐瞒。既然社会上没有老师,做学问的人就应当(直接)学习经书,学习经书首先要探求它的真意。领会了它真意,自己的心才会踏实坚定。心里踏实,所追求的学问道理就能纯粹专一,学问道理纯粹专一,那么心胸就会充实,心胸充实写成文章就能光彩绚烂,运用于社会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夏商周三代以及两汉的学术。也不过如此。你忧虑社会上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而不嫌弃我的愚笨,把我当作同道,所以才敢说这些。不知道是否合你的心意?

5、《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朝:白居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