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从哪几个维度来评价一节课?

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起立示威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

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枪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

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

蝇蚊怎样辨公母,扑朔迷离想懂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自主学习好处多,争先恐后避蹉跎。

八仙过海神通异,各领风骚招术活。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文武之道在张弛,劳逸结合效率提。

放水养鱼计久远,取卵切莫再杀鸡。

综前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等等,其实,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那就是“有效性”。

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效率可以有高低,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都在忙忙活活,还能井然有序。当然,一味的紧张并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也是学习的法宝。

知识容量:科学合理有梯度

精美课堂量适宜,科学合理如登梯。

序循渐进按节奏,进退自如默化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① 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② 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③ 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④ 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完美的课堂还具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又有智慧思维的启迪,既有学习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还有创新领悟的生成。

能力训练:立竿见影搞反馈

效果如何训练测,立竿见影好甄别。

即学即用即评价,弥补缺失巩固得。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潮,是深化认知,发散思维,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育、教养、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知识与个性、实践与能力、觉悟与品德的和谐发展。

但仅有讨论还不够,一堂好课应有适当的训练与检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特别是要体现出对学困生学习自尊心的保护,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经常检测并及时反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目标达成:当堂检测要灵活

目标明确课堂活,直捣黄龙再打锣。

蔓叶斜枝均去掉,保留主干向银河。

按理说,评价一堂课,应把“教学目标”放在前头,我却把它列在第七位,因为我更看重的是目标的达成和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措施。评价一堂课,着眼点在课堂,行家却能瞅到备课。

备课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放空炮”。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如果目标不明确或干脆无目标,形如漫无边际地瞎学乱教,势必一团糟。好的课堂,师生对目标都了然于胸,教学指向“直捣黄龙”,教学过程尽量避免旁逸斜出。这样的课堂自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纲挈领,直奔主题。

延展带动:余音绕梁怕下课

课堂好坏易甄别,度日如年烦躁憋。

期待上学怕下课,余音绕梁赛憩歇。

“你的每堂语文课我都很期待,课堂上真的希望时间停滞,特别害怕听到下课铃声。”这是学生恭维老师的一段话,我却觉得道出了最佳课堂的真谛,那就是余味悠长影响深远。期待着上课,意味着视学习为享受;害怕铃声,则说明这样的课堂趣味横生。

鉴于此,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询问学生的心情体验。好课应是教师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乐于训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春满园

师道尊严要两谈,和谐融洽春满园。

训斥不能长记性,温柔反倒悟箴言。

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教学相长,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还能领略整个过程,而且能得到教师智慧的引领和闪光的启迪。

老师传授的是“点金术”而不是简单地送金子,学生掌握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好的课堂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美好,并借助这种美好憧憬去不懈追求,自觉回馈老师和社会。

课堂情景:胜似联欢喜洋洋

学习真谛在激昂,兴奋堪当师智商。

点火放炮群情起,寓教于玩入殿堂。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形”散而“神”聚。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要环环相扣,要能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

同时,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要有“度”,既要学生“动”,又不能让学生“乱”。教师要用一根“线”始终牵住学生的活动,从而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要体现有效的师生对话,教师的巧妙设疑,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由此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潜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