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十大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延伸阅读

丹霞地貌是不是风沙地貌?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不是风沙地貌。

丹霞地貌是黄土地貌吗?

丹霞地貌不是黄土地貌。

地貌有多种。比如砂岩地貌(我国的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属于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

丹霞地貌: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黄土地貌:

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对河南、陕西一带的黄土侵蚀地貌形态作了生动描述;历代在治理黄河下游河患方略的讨论中,已认识到黄土高原侵蚀产沙是其根源。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许多中外学者发表了研究中国黄土地貌的论著,并与欧洲黄土进行对比。

丹霞地貌是什么?为什么要叫丹霞?

丹霞一词最早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的定义,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钙铁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在中国17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27处全域或者局部有丹霞地貌构成,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评出了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他们分别是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和大金湖,江西的龙虎山,广西资江的八角寨,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和贵州赤水丹霞地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