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影评?
本片有着导演姜文的鲜明风格,电影中不乏可以看到颇受完美主义者青睐的对称建筑,这也给电影增添了很大的美感,加上对昆汀暴力美学的致敬和无处不在的笑梗,使得本片较为“好看”。
如何评价邪不压正?
在今年暑期档里,最火的要数《我不是药神》,接着就是《邪不压正》了,《邪不压正》已经上映三天了,现在实时票房已经快4亿了,首日票房也是一亿多,这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这部剧现在的口碑没有药神高,观众们对它也是议论纷纷,观点不一。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民国北洋军阀时期,习武少年李天然经历从经历师傅一家被杀开始,一步步成长为智勇双全的青年,背负国仇家恨,在各种复杂局势中拨云见日的故事。
本片是由姜文导演的,相信姜文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擅长那种黑色幽默,并以此反映某些社会现实,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都影响不小,很成功。可以说很多网友都是奔着姜文来的,不过一些网友看了之后表示比较失望,没拍好,让人看不大懂,还有就是比较浮夸,没把每一个意思表达好,我想说的是姜文可能由于驾驭能力没提上来,加上他的那种思想与情节以及拍戏手法风格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这就导致了电影上面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往深里讲,应该是存在一些缺点的,这无可否认,不过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太在意这些的观众就不爱看了,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还有的网友说他们就是冲着这些演员来的,像帅哥彭于晏啊,许晴周韵啊,那就可以看看场景人物打扮之类的,以及一些笑点之类的,就不需要深究太多了。彭于晏还是挺好看的,大家觉得呢?
从场景人物着装方面,这部电影还是评价不错的。
电影好看不好看要看过才知道,个人觉得在国产大制作电影不多的情况下,还是值得一看的。
电影邪不压正解析?
《邪不压正》第一遍看完,也是这种感觉。今天抱着焦虑感翻番儿看一半出来的预期看了第二遍,观影竟出奇的自然流畅,总算让自己找到了看姜文电影一直追求的破题快感,感觉解读刀刀到肉,没擦到一根倒刺儿:原来姜文是一个大中华造梦思想家(也可叫“费罗赛弗俊妹儿·姜”)!
概括来说,《邪不压正》这部电影,说的是中华文明在遭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背景下、何去何从何解的经过和回答。
蓝青峰代表了民主、现代民主思维、追求西方现代民主进程的中国人,也是在它的影响和力量驱使下,中国文化中最顽固最暴力的力量——成王败寇思想影响下的朱潜龙,也是最容易利用及感染西方资本主义环境下被放大到极致的原始逐利欲望(根本一郎)的人,因为巨大的利益冲突(种鸦片)将中华文明拖入灭亡绝境(受高人指点转姓朱、与根本一起弑师满门),而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幸存下来的(躲过子弹)、较为顺应时代顺应自然的、代表着中华文明新生与未来的人或思想(李天然),则在追求民主(蓝青峰)、学习西方科学思维(亨德勒)的客观保护和教导下,在初显规模初具力量之时(十五年后),在民主进程、利益纠葛、封建残余、民族复兴(找朱潜龙和根本复仇)等多重势力的交叉影响下,以寻找未来的名义(李天然身份为妇产科大夫,接生),拉开了中华近现代历史大幕。
起初,中国内部已主要由暴力自私的君权思想群体主导及控制(朱潜龙是任公安局副局长),并走向朝野更替的老路(追求复辟)。在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养了亨德勒二十年)进步人士(蓝青峰)的客观推动下,在迫切寻找中国未来道路的过程中(召回李天然、见面时招呼语为“久仰大名”),先是希望与封建势力合作、或者说在深入骨髓的君权思维作祟下(与朱潜龙合作),寄希望于通过类似君主立宪的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与共存,将深痛恶绝的以逐利为起因的外来侵略(根本一郎)终止,违背科学规律(受亨德勒百般阻挠)、并不惜将中华文明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送出自己的控制范围置其于险境(用李天然换朱潜龙杀根本一郎)。
蓝青峰告诫朱潜龙,要利用民主制度,不要寄希望于做屈从资本屈从利益的傀儡皇帝,甚至要予以抵制(不靠日本,要靠蓝青峰,要一起抗日),并认为从类似君主立宪的道路上第二次看到了希望和未来(胡同外见到李天然父子,第一次是内腐朽落后外惨遭侵略“天赐大恨”民族觉醒时)。但事实上,这只是对民主的味道感兴趣而已(为了口醋包饺子)。
被“胜者为王”思想裹挟着被动向前的传统欲望体系(朱潜龙的老婆唐凤怡,“只有大老婆不会陪葬”),无视自己的陈旧与落后(年七十仍是性感成熟的模样),在君权思想下又做起新的不老梦,在追求新的欲望对象中自觉年轻与激情(改为由李天然打针,李天然觉得唐凤仪六十九岁,唐凤仪感到exciting,当初见面时穿的是男装)。
西方的科学思想、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接生美国医生亨德勒)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只顾发展不顾人性(车不让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复兴的路上确似走得很远,但是以透支自我为代价(上个月的鸦片钱已经还了、下个月的已经付清),在还清所落下的同时不慎沾染了无限逐利之害(李天然染上根本书屋的鸦片),并陷入迷失与昏冲。
邪不压正电影深度解析?
从影院出来,无意间听到一名观众对《邪不压正》的评价:“看不懂什么意思,但看完还挺有意思的。”这是我听到的最朴实的一句话,也是最值得玩味的一句话。
大家都说《邪不压正》很姜文,因为非常有意思,非常来劲。
没错,姜文是一个对细节极其较真的人,是一个对电影感有强烈认知的人,所以看《邪不压正》,首先大家在感官享受上是满足的。
密集的台词很有嚼劲,漂亮的镜头一个接一个,剪辑干脆利落,配乐大气厚重,服化道无一不精细,演员无一不出彩。
《邪不压正》在电影技术上是上乘的。它首先做出一件漂亮的糖衣来,用极尽快节奏、风格化的酷炫视听语言,让大家看得过瘾,看得来劲。
但这还不足以让姜文的影迷满足,因为看他的电影,我们对技术是放心的,看得来劲只是基本需要。
因为他是姜文,我们的期待自然比其他中国导演要高出很多,我们想看老姜讲什么事,想看他通过好几年辛苦做出来电影说什么话,想看他这次又有什么表达,因为那才是姜文电影糖衣下的炮弹。
《邪不压正》这次是一发重磅炮弹,它的所思所想,指向了民族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觉醒与成长的问题。
接下来的讨论,它可能是笔者的过分解读,但无关紧要,那起码是一个想琢磨明白这电影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一个思路。
1、蓝青峰的二十年大局到底是什么?
《邪不压正》整体上看是民国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局,它牵扯进了一个少年来进行复仇,但它把故事放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这个阶段来讲,其实还是想讲抗日这个事,姜文对这个特别迷恋。
当然,姜文以前拍过讲抗日的《鬼子来了》,他关乎两国的国民性,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这次他借《邪不压正》,其实是想说中国人面对外敌入侵怎么办的问题。
片中所有的男人之间都在局里面玩来玩去,蓝青峰给自己布了一个十五年的大局。
朱潜龙寻到了朱家血脉想当皇帝,根本一郎和他上面虎视眈眈的日本势力策划侵华,这些上一辈的人都牛逼轰轰地想成事,但突然一个体面的小伙子出现了,带着深仇大恨出现的李天然。
上一辈的人都在玩政治斗争,而下一代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复仇。
但李天然面对自身的弱点,面对自己无法克服的懦弱,迟迟不能下手。而且这个不能下手不光是他自身的问题,他背后那几个父亲也在拦阻,美国父亲亨德勒一心想让他回美国别送死,而中国父亲蓝青峰拿他当棋子用。
2、两个女人
一个神秘女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些,也就是“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她相当于李天然母亲的化身。
另一个女性角色唐凤仪也是,只不过唐凤仪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认识不清。
她剑桥留学回来,带着浪漫与幻想。先是委身于朱潜龙,以为他能干成大事,但朱潜龙只是个混蛋,后来想带李天然私奔。
但李天然还要复仇不能走,最后唐凤仪在日军挺进朝阳门的时候从城墙上跳下来自杀了。
所以,最重要的女性角色还是放在了关巧红身上,她成熟大气稳重有格局。
关巧红和李天然的戏,正儿八经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难觅的讲究和体面。
“这么体面的小伙子,可惜是个烟鬼”,烟鬼是没主动性的,是成不了那个风云时代的英雄的,只能一边打针,一边学日语,但李天然不是。
李天然给关巧红送了辆自行车,关巧红让他举起手来,放平,转过去,结尾,那件白色长衫就是关巧红做人的讲究和体面。
李天然复仇,“师父怎么被你们杀死的,我就怎么杀死你们”,用刀对根本一郎,用枪对朱潜龙,这是李天然的讲究和体面。
关巧红一直引导李天然做正确的事,让李天然这样一个胆小鬼变成了一个敢于行动的男子汉,她推动了人物的真正成长,是整个故事的魂魄、风骨,是邪不压正的真正体现。
关巧红跟李天然说“男人,不要轻易说大话”、“男子汉,不能只说不做,要行动”,而唐凤仪跟李天然说的却是“男人,要有几套体面的衣服”,两个的格局立见。
虽然关巧红对李天然的影响看似很幼稚、很小儿科,但却是很重要的一个事。
所以关巧红在片中是一个非常有份量的角色,她是唯一一个在屋顶上和李天然接触的人,而屋檐下的世界都是各方势力的算计、斗争,都是上层人士的权谋。
最后,李天然的三个父亲都离开了,师父死了,美国父亲亨得勒死了,中国父亲蓝青峰让他找个自己的儿子,让李天然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唐凤仪最后也跳楼了,影片结在了关巧红和李天然身上。
前面李天然愤恨离开,关巧红走上房梁,远眺李天然在屋顶上飞檐走壁,后面李天然走上房梁,却是一片寂然的屋顶,关巧红已经悄然不见。
最后,李天然身边没有留下一个人,但李天然在整个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从一个胆小鬼、从一个懦弱的状态、一个面对仇敌不敢复仇的状态,变成了一个敢于行动、敢于去做的状态。
3、姜文想要给我们看什么?
如果我们联想到当时抗日战争的局势,整个中国人的表现和李天然是一样的。
面对仇恨,我们选择了胆小和懦弱,尤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更是如此,九一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七七事变后不抵抗政策,中国节节败退,日军长驱直入。
中国人虽然有仇恨,虽然国破家亡,但都处在胆小、懦弱里,我们的不行动,导致了国土进一步沦丧。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很多的人都没有完成李天然这样的一个成长,被外敌侵犯后,都没有力量去行动。
当然最后我们也行动了,有了正面战场、有了抗日根据地,至于历史上谁承担了像关巧红一样启发民族的角色,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
姜文拍《邪不压正》,是站在当下去在启发一个民族。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做评委时,姜文面对媒体大谈了一通历史,大概是列强打中国,这事在我们土地上发生过,那我们就应该想想为什么会发生,列强对中国的群殴,这件事情是不能轻易过去的,不能随便忘记的。
讲到《邪不压正》的故事背景,姜文如是说:
“1937年的时候的确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确是在必须全民抗战的时候,故事在这个时候发生,里边会谈到复仇,会谈到给你带来遭心痛苦甚至伤害甚至杀掉你的亲人的这些人和集体的时候,你无论作为一个个人还是作为一个集体,你应该怎么反应?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回到影片,主人公李天然屋檐下的个人复仇,卷入山雨欲来的政治战争大局。
而李天然在屋顶上的成长与觉醒,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除了复仇之外的时代大用。
《邪不压正》,直指民族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觉醒与成长的问题。这才是很姜文的思考,也是为什么说《邪不压正》很姜文的原因。
和平年代,很少有人再去思考历史这么沉重的话题,但姜文还在思考。
他做了一枚糖衣炮弹,他让我们看的爽、看的嗨,也让我们可以去琢磨些事。
在《圆桌派》里,姜文自己强调了一遍影片为什么叫《邪不压正》:“其实这里邪和正里面,也包含着一个人能不能逐渐变成自觉的人,能不能有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