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资本论》读后感
我上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金融学,上大学后我所购买的第一本非教科书就是《资本论》。大学期间翻来覆去的这本书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能看见不同的道理,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
我对这本书里面的剩余价值理论,最为感兴趣。就如同书中所说,剩余价值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这本书的第一卷着重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的分配情况。第四卷将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向读者做了一个解释。这本书完整地向大家展现了资本主义剥夺关系的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科学地证明了一个真理,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特殊历史性的制度,它必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灭亡。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
《资本论》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这周读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感受颇深。
开篇讲的对资本主义的具体认知,就像狼的本性凝固在血液中一样,资本主义的掠夺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本质。不管科学技术怎样进步,物质财富怎么丰富,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更改。劳动人民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像机器一般贱价卖给资本家,所得却不及生产价值之半,在法律上、经济上完全没有自卫的能力。但这一切并不是资本家的无情,而是资本主义的罪恶!
《资本论》的核心内容即剩余价值。而只有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剩余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织工被誉为“与苦难者呼吸同一口空气”的著名摄影师萨尔加多,用了7年时间拍摄世界各地的劳动者。在孟加拉的某地,摆放着上百架纺织机的车间内气氛凝重,色调灰暗,织车前一双双凄苦无助的眼神折射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劳动者所要忍受的苦难。淘金者
丘吉尔曾说“资本主义的内在罪恶是不平等地分配上帝的赐福,社会主义的内在优越之处在于平等地分配困苦。”资本主义的罪恶根源并非是某个人或资本的本身,而恰恰是个人主义和私人掌握了资本。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回归公有制,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压迫和剥削才有可能被彻底地根治。这是萨尔加多于1986年拍摄的一幅典型的资本主义式的地狱般“壮观”的劳动场面:5万名淘金者挤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一个巨大的土坑之中,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靠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随时都有摔死的危险……我们要以怎样的眼光来抚慰这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的劳动场面?
这是一本唯一改变20世纪人类命运书,也是唯一一本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资本家和劳动者需要阅读的书籍,在我看来这本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这一板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本《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