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沙俄时期文化巨匠托尔斯泰的最著明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它以俄法战争为时代背景,详细描述了战争的起因和过程,侧重反应了欧洲的文明‘形态’,政治形态,军事上的战略部署与战术的运用。次要方面从贵族涉及到底层百姓基本生活,内容之广泛,可见‘一斑’。
首先,两国的文明形态,和整个欧洲是一样的,以古老的希腊文明为主体,以天主教信仰为客体辅助,这种文明形态延续至今,从未有所改变,《战争与和平》把这种形态贯穿全书。两国在文明形态上,不同的地方是在宗教信仰方面,沙俄的宗教信仰意识坚定,法国却是逐渐进入新时期的代表性国家。表现最为突出的信仰案例,是娜塔莎得病时的治疗入新方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教堂进行精神上的洗礼,我不知道这种强大的宗教信仰是否与俄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有无关连?
从 政治形态来说,两国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君主专制,只是法国经历过启蒙思想的‘洗礼’,拿破仑虽说王朝复辟成功,可是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里已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以至法国战败后,政治形态虽及发生变化。
品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进一步了解了那段历史,对两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体制构建有更直观的认识,比起校园里的历史学习更为全面深入。对于文学爱好者所最为关心的应该是写作手法和整书的构思了。本书以俄国四大家族为主体引线,以法国贵族相辅助,从互相交流到敌对再到战争后的和谈,全书结构紧凑,线索广泛而互相照应,逻辑严密没有嫌隙,在这么大的鸿篇巨著中能够毫无漏洞,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上面是我从宏观上发表了对这本书的主要方面的见解,和从书的主要内容上的看法与感受,下面我们谈一下对具体内容的想法。首先是四大家族里的人物特征了,人物特点是每部小说里必须突出的,也是引起读者兴趣的主要手段,没有突出的人物设定,就无法勾勒出一部宏伟巨著。《战争与和平》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充分映现了俄国人民的阶级思维,也侧面体现了整个欧洲的思想特性,那就是强调身份金钱的重要性,这一特性让我想起了中国的杨朱学说,不过有一点我没想明白,如此强调宗教信仰的国家为什么会如此重视金钱呢?是金钱与信仰并无关系?还是和有些国家一样信仰只是给底层穷苦人民的精神食粮?我不得而知。
没有充分认识的问题,就先放一边吧!不自觉的从人物扯到了信仰上,可能是那时期的宗教信仰浓烈,我一不小心就身陷其中。言归正传,关于人物个人最为欣赏的是安德烈公爵,是本书标志性的家族,那种严与律己在国家危亡时刻。奋不顾身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楷模。瓦西里家族,本书四大家族的‘调色’剂,这个家族其言行是当时贵族阶级的通病,虽为附着,但是更为符合现实。罗斯托夫贵族里的代表人物,像所有有过高光时刻的人一样,要面受罪。我最为喜欢的要数皮埃尔了,一个幸运的傻小子,观点全面长言短行,很有爱心,喜欢这个人物可能是我的性格和他相像吧!不同的是,现在的我没有他幸运。
说到人物,不得不提的一位风云人物拿破仑,他复辟的膀波王朝,成功的消灭了法国的第一次革命,被众人称为马背上的英雄,他所创立的功勋可比中国的秦始皇,一个统一了战乱中的法国,一个统一了战国时期的中国。不同的是拿破仑继续对外的扩张,而赢正就此止步,单从志向上看拿破仑好像要高远些,可能是他有没统治过真正大国的自卑,要不然他为什么向真正的大国进军呢?就在拿破仑自信满满,每战必胜的统一欧洲,向俄国进军时,碰到了一位强硬的对手,也是一位响誉全球的风云人物亚力山大,在战争的初期,在战术上拿破仑取得了很多胜利果实,包括得到莫斯科,可他范了军事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把战线拉的太长,补给困难,最终导致失败,我想他从此明白了战略纵深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国,我想拿破仑心中一定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也有两位伟大帝王能在同一时期,想来也是一种‘趣事’的无奈。
关注此书的,还有许多的文豪和非文化人员,对这部书评价都非常高,这就不得不说到此书表面上的重点,那就是战争,一些专业的军事人员,对书中战争场面的描写,评价也是很高的,都认为反应了真实的战争场景,这也是我特别关注的地方,因为本人曾是一名义务兵,所以对军事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我非常赞同那些军事专业人士的评价。书中的战术方法,三路共进法,延续至今,也是公认的准确进攻,和防守方法(只有在二战时期有过钳型攻势)。阐述最为准确的应当是交战时的混乱场景,在大规模战斗中,有些混乱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战斗在焦灼状态时,战场形式瞬息万变,再完美的阵型也不可能不变,特别是在撤退时的混乱,这很难做到有序,如果能做到,那部队的战斗水平是及高的,也就不会有撤退了,除非是在兵力悬殊、战略撤退的情况下。
关于本书的三大主线,内涵性的文明、政治、形态只是粗略一说,唯有这战争形态是不可马虎的。我还要继续的说说我的感想,那就要从抽像的战争场面中,具体到人物上了,关于人物我就从胜利的一方‘提取’,因为中国有句古话,败军之将何谈勇猛。那就从军事的角度说一下主角,俄国的图库佐夫元帅,我为他的战略思维所折服!他、绝对出色的元帅,主要表现在,战略性撤退时,不断的寻找阻击战场,节节抗击、避其锋芒、挫其锐气,逐步把法国军队引进坟场,看似无奈可一切都在掌握中的大智慧,特别是放弃莫斯科的重大决策,不光没有削弱军队的意志,反而大大增强了俄国人民斗争到底的决心。在这里不得不插一笔的是亚力山大对元帅的信任,接受了图库佐夫放弃莫斯科的决定,也表露出亚力山大的战略思想,和识人之朮,战争的结果体现了亚力山大的伟大。
一位元帅的成功少不了好将军,巴格季翁就是图库佐夫最得力的助手,他的成功体现在军事指挥上,如果图库佐夫是一位战略高手,那巴格季翁就是战术上的奇才了,他那种临危不乱的神态,和那种在阵地混乱时对底基军官的信任,是军队保持一致乱而不散的关键。有好领导、好元帅、好将军,还有着全国人民斗争到底的决心,俄国没有理由不胜利。
纵观《战争与和平》全书,从宏观上抽像的描绘了整个欧洲的概况,这个状况有点像百年后的中国,脱掉旧的‘外衣’,换上时代的‘礼服’。不得不说战争是人类文明变革的助推器,每一次大的战争过后,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崭新的政治形态、崭新的社会形态。我想这也就是托尔斯泰的本意了,《战争与和平》战争中穿插着和平,和平中蕴酿着战争,社会中质的改变到一定量就会有战争,变量到了就会和平,战争不会不止,和平也不是永恒,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长篇大论了一番,只是大略的表达一下读后感言,阐述一下观点和看法,有不尽完美差强人意的地方,也就不在细述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感言就此搁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