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给文友谈谈佛语经典语录的相关内容,并且小编针对于 佛语经典语录 话题作为文章延伸,内容比较精简,若是大家喜欢本文可以收藏本站哦。
佛语经典语录
1、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4、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8、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9、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1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1、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2、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4、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1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6、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17、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18、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9、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0、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2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2、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3、许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4、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5、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6、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7、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我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8、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30、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1、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3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3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4、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35、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36、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7、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9、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40、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4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42、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43、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4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6、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7、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8、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49、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50、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5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2、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53、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54、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5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56、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7、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58、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5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2、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63、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64、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65、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66、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67、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68、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69、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7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1、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7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73、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74、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5、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76、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77、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78、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79、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80、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81、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82、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83、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此刻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84、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85、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8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87、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88、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89、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90、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91、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9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9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94、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95、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96、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97、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9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9、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10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1、谁能够不懈地遵行我所说的教理,谁就能够远离痛苦的轮转,而令苦完全消失。
2、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3、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5、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莫结交爱人,莫结不爱人。不见爱人苦,见憎人亦苦。是故莫爱着,爱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7、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8、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9、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0、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11、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12、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13、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14、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15、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16、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7、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18、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9、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0、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21、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22、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23、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24、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5、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26、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27、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2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29、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30、我们惟有舍弃内心的’不良杂质,如贪欲、不满、固执等,才能解开它们对我们的系缚,心才得以自由。净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内心安详的道路。
31、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32、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33、修行者进入尘世,应该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损伤花的色与香,轻盈地采取蜜汁,无害于花本体。
34、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35、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6、“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3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8、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39、故彼于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觉者弟子,希灭于爱欲。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于森林,园苑树枝提。
40、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41、凡夫误用经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来说说,而无身体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没有掌握到真谛。
42、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与善友为邻可以得益,与恶友为邻受害的可是整个身心。
43、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45、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46、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别人心目中的我,一个是心灵中的我。在孤独的时候,那个心灵中的我最易显现出来,这也是最好的净化自己的心的时候。
47、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48、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49、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50、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1、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52、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53、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主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54、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55、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56、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57、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58、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59、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60、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恐怖?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61、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62、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63、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64、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65、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66、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67、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68、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69、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70、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71、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祝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72、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73、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74、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7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76、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77、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78、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7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80、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81、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82、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83、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84、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85、我们要像一只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不已。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敌视,而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寂静。
86、己饮独居味,以及寂静味,喜饮于法味,离怖畏去恶。善哉见圣者,与彼同住乐。由不见愚人,彼即常欢乐。
87、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88、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89、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90、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以上佛语经典语录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文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