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是庄周梦蝶是什么意思(庄周梦蝶是什么意思)

终是庄周梦蝶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用尽其一生去爱,给他最美好的幸福,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梦。最终还是互相走散,像梦中的庄周与蝴蝶一样。“庄周梦蝶”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后借指奇妙的梦境或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在句子可充当宾语等。

这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子写过一篇《齐物论》,其中有一段千古传诵的妙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意思是说: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化。

看了这段文字,才知道原来在我之前就有人用过“物化”这个词。不过好在庄子并没有指明物化究竟是什么含义。因为他没有指明,所以两千多年来人们也没弄明白庄生梦蝶,庄周和蝴蝶,究竟谁是谁的谁?

我在自己的人生美学体系中,无师自通的使用了“物化”这个词,它的意思意思是物资是从空性的能量转化而来。空性的能量在宇宙爆炸后,像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里面解释的那样,无中生有的物化出宇宙间的万物。所谓物化,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庄子的梦蝶,写的就是作为有的庄周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是无(蝴蝶),他所梦到的无,就是自己的空性本源。

我曾经用“三心二意”来概括宇宙和万物之间的层次关系。三心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妙明本觉真心”,加上灵性心(心灵、灵魂、良心)和血肉心(心脏)。二意指的是灵性心和血肉心不同的意境。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世间万物都是上天抽象理想概念的具象摹本。比如说茄子,我们吃的具象的茄子,就是上天抽象概念“茄子”的摹本。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说世间万物都是由于上天不动的推动者推动而来的。他们所说的理想概念和不动的推动者,其实就是释迦牟尼说的“妙明本觉真心”,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柏拉图左和亚里斯多德右)

用现代宇宙物理学和量子力学对宇宙发生、发展的研究成果来解释,可以归纳成以下的文字:妙明本觉真心如如不动(不动的推动者、能量海),它是空性的,但里面含有业力(抽象理想概念);宇宙爆炸后,能量海分裂成能量体(灵性心),空性能量体中的阿赖耶识含藏着业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个灵性心;我们灵性心里的业力决定了我们在几十年前物化出血肉之躯的我们,我们都有一颗血肉的心脏(血肉心)。

庄周就是血肉心,他梦到的蝴蝶,就是他的灵性心。

灵性心是空性的,所以是自由的、潇洒的、飘逸的;血肉心是实性的,所以是固定的、粗重的、僵化的。

量子物理学家为了解释量子的波粒二象性,画了一张图:

这张图的波浪线,就是能量在爆炸后物化过程里的路线。中间的虚线是能量体(灵性心),两边波峰上的点,是由它物化出来的粒子,也就是我们的血肉之躯(血肉心)。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这无和有的两种状态中不停的转换着。但是转换速度太快,我们无法察觉。就好像我们看胶片电影,我们看到的图像是连续的,而实际上胶片上的图像是一幅幅分隔开的。因为放映机旋转的速度快于我们眼睛反应的速度,所以我们被自己的眼睛欺骗着,以为看到的图像是连续的。

将近四百年前,英国有个叫笛卡尔的哲学家,他怀疑自己的感觉器官欺骗了自己,自己的心灵被感官获得的认知欺骗了。实际上他也感觉到自己有一只蝴蝶是超越感官世界的。

(笛卡尔)

因为空性的灵性心和实有的血肉心本是一体两态,所以庄周才会浑然难辨究竟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就在他浑然难辨自己究竟是谁的时候,蝴蝶和庄周,或者说灵性心和血肉心,或者说空性的能量体和实有的粒子,或者说量子的波相和量子的粒相,所有的这两种状态都在不停的转换着。

波浪线是空性能量体爆炸后飞行的路线,当能量体飞到波峰上的时候,它就显现为粒(物质、血肉心),当它飞到两峰之间的时候,它就显现为波(空性、灵性心)。这就是我们每时每刻两种状态叠加的实相,这两种状态就是血肉(具象)的我们和灵魂(抽象)的我们的同时存在。

如今社会上有很多“灵性商道”的培训班,在教导大家怎样唤醒自己的灵性,让灵性的我来帮助血肉的我发财。这是和庄子一样,就是希望获得蝴蝶那样的自由。但庄子并没有让蝴蝶帮助血肉的庄周发财,所以他的蝴蝶是自由的,而灵性商道让蝴蝶飞到银行去为血肉的我偷钱,这就让蝴蝶背负了沉重的恶业,我们的蝴蝶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苏轼也唤醒了自己的蝴蝶,所以才会在血肉的苏轼感慨月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之后,用灵性苏轼(蝴蝶)的眼睛看到月亮同时也是“千里共婵娟”的大美存在。

海明威也唤醒了自己的蝴蝶,所以才会把血肉的桑提亚哥的倒霉故事,变成《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的审美故事。倒霉的桑提亚哥就是血肉心的,审美的桑提亚哥就是灵性心的。

这里的抱怨月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就是血肉心的意境,而“千里共婵娟”的,就是灵性心的意境。这就是我的“三心二意”中的二意差别。血肉心是小美境界,灵性心是大美境界。小美有真善美、假恶丑的区别;大美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差别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只蝴蝶翩迁飞舞在我们心里,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更没有唤醒它。庄子是朦朦胧胧的感悟到了,于是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庄周梦蝶”,但是庄子并没有悟透其中奥妙。老子也大概的领悟到这个道理,所以在《道德经》里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里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居于波浪运行的物化过程的中间虚线上,就是让自己处于空性的能量体(空性、灵性心)状态中。万物并作,就是波峰上的粒子(物质、血肉心),然后让自己的灵性心在一旁观看它们生灭轮回(吾以观复)。

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潮里,大家都注意到自己有个灵性的我,很多导师在引导大家唤醒灵性的自我。但是目的都很世俗,目的都在于要对血肉的自我好一点。这都是灵性商道的歧途,都是在给自己的蝴蝶加上世俗利益的累赘。不但自己活得累,还要让自己的蝴蝶也背负沉重的包袱。真的是越活越糊涂。

释迦牟尼教导我们,修行佛法回归妙明本觉真心,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唤醒灵性心的阶段,他告诫弟子,不要贪恋灵性心给我们带来的自由力量,也就是神通。因为一旦贪恋了,我们就不能超越它回归妙明本觉真心了。这个问题太大,今天就不说了。

在修行到一定程度时,我们都可以随意进入灵性心,就是灵魂出体,厉害的,可以上天入地,而同时,血肉之躯还在房间里打坐呢。从世俗角度讲,苏轼和海明威那样的唤醒灵性心(蝴蝶)是审美的境界。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超凡入圣的境界。而灵性商道是黄鼠狼子也有的私欲利己的境界。

作为普通人,唤醒自己的灵性心,让它陪伴在血肉自我的身边,我们就能从一切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我们就成为海明威倡导的“永远打不垮的人”。这就是苏轼说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境界。

你想喊醒自己的蝴蝶么?你想让它飞到哪里去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