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其人
史铁生,在21岁的时候瘫痪,38年的轮椅生活,中年又患上了肾病,尿毒症,要隔日透析来维持生命。甚至还自嘲“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史铁生,在颓废后获得了重生,在地毯中不断的拷问自己的灵魂,叩问生存与死亡,苦难与信仰,绝望与希望的意义。《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平淡质朴,意蕴深远。
莫言曾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景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邓晓芒评论“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韩少功讲 “它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里眼宽厚的微笑。”
苦难与信仰
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我,也就是主人公史铁生,残废了双腿,不断的生病。而地坛,是一个沉静古朴的废弃的古园,破败,荒芜,古旧,历尽沧桑。我在地坛里找到了我们的相似之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从这里观望人生,获得力量,摆脱了,肉体的残缺而获得精神上的健全和丰盈。
在满院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他沉浸于独立而漫长的冥思,在生死和命运的轮回间,在苦难与时间的千锤万凿下,在声嘶力竭的哭喊中,却也一次次的拷问自己的灵魂
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
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甚至盼望到死中,去看生
他有无线的未知,我有无限的知欲。它有无限的阻障,我有无限跨越阻障的向往。
他有命定之规限,我是舍命之狂徒
在这篇文章中,他转换为了第二人称,不断地问,生,是为什么?死又是为什么?我为什么活着?我又为什么不想死去?这种人称的转换也将读者带入了思考。这篇文章充满了隽永的哲思,一生多坎坷磨难,在患病瘫痪后一度堕入了生命最幽暗之处,却又凭借着坚强的毅力与乐观的精神,照亮了自己。
所以,当你苦海泛舟,面对疾风恶浪时,你会怎么做?当命运的巴掌猝不及防的向你袭来,是堕落,是自弃还是奋起,反抗,扼住命运的咽喉?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母亲的伟大
在史铁生自暴自弃,喜怒无常的时候,一直都有母亲坚韧而沉重的背影,母亲怕影响到我,偷偷在背地里咳嗽,哪怕疼得说不出话也会偷偷躲到一旁。一直在为我找大夫到处打听偏方,昼夜的守着我。在我去地坛太久没回来时,又会一直的寻我。想让我开心,想推我去北海看花。史铁生母亲无言而尊贵,平凡而伟大。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压住了自己心头的顾虑与不安,无颜替儿子打理好了一切。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史铁生,将深沉的母爱刻于记忆,行于笔端。追忆自责,内疚怀念。直到最后一次的昏迷,她仍然惦念着“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在史铁生扔东西时,他会悄悄的躲出去,听他的动静,回来时眼睛红红的。在史铁生,捶着自己的腿“我可活什么劲”,他也会非常的自责,无奈。
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大的遗憾。好好陪陪老人家,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想想她们的爱,宽容一点,包容一点,相亲相爱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