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800字(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鉴赏分段)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千年以来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后来有人还将这个故事改编为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以及筝曲、琴曲、二胡曲等音乐形式,更是使其传播到海外。

1959年,尚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陈刚和何占豪创作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次年首演,即在国内音乐界造成轰动效应。几十年来,该曲陆续在欧美、日本、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乐团演奏,不仅使《梁祝》的故事传遍世界,而且还使中国的音乐开始在世界享有盛誉。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越剧的曲调为主题曲,综合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精心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全曲共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乐章,分别以”相爱”、”抗婚”、”化蝶”为主奏内容,渐次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书院相会、义结金兰、十八相送、抗婚、楼台会、哭灵、化蝶等感人内容。

“相爱”一章开始,作者先用长笛独奏,吹奏出一个长长的深邃淡雅、清新自然的引子,使人犹如拨开云层,从天上俯瞰人间美景、奇闻,给你展示出一种如诗如梦的幻感世界。紧接着双簧管加入,奏出一段优美迷人的旋律,将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江南旖旎风光,尽现于听众面前。

此时,在竖琴清雅的琴音伴奏下,小提琴独奏出该章的爱情主题:清丽悠扬,柔美动人,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着昔日的故事,叙说着她与梁山伯的真挚纯朴的美好爱情。而且,作者在二次重复这一主题时,创新采用了大提琴与小提琴复调演奏的手法,分别代表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挚情对话,再现出二人求学相遇、草桥洁结拜的感人情景。

聆听着《梁祝》的这段曲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倩影在我的眼前慢慢浮现:他们一起杭城求学,在途中的草桥油然相遇,郎才女貌,互为吸引,谈吐清雅,一见倾心……

梁山伯:想山伯无兄又无弟,亦无妹来亦无姐。有缘千里来相会,得遇仁兄心欢喜,意欲与你两结拜,未知仁兄可愿意?

祝英台:多承仁兄不见弃,金兰结拜为兄弟,从此读书有良伴,小弟哪有不愿意?

梁山伯:请问祝仁兄今年几何?

祝英台:二八。

梁山伯:我今年已是一十七岁。

祝英台:长者为兄,幼者为弟。

梁山伯:如此你我对天一拜。

祝英台:对天一拜。

梁山伯:贤弟请上,受愚兄一拜。

祝英台:小弟我这里也有一拜。

二人拜罢,起身互相邀请,欢天喜地赶往杭城书院而去。

此段华曲过后,小提琴独奏出明快、活泼、戏谑、甜蜜的第二主题曲,十分恰当贴切地描绘出梁祝二人同窗三年的欢乐生活……

少顷琴、笛、管、弦等乐器加入,时单时合,时聚时散,产生出不同的音乐效果。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和代表祝英台的小提琴再次珠联璧合,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着主题曲,并引进管弦乐再次强调。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管乐舒缓,弦乐悠长,琴声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婆娑起舞,小提琴凤立鹤群,风华绝代……

各种乐器天衣无缝,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地再现出二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的同窗之谊……听着这等欢快甜蜜的乐曲,我分明看见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起课堂授课,一起挑灯苦读,一起花间嬉戏,一起月下长谈……两人在朝夕相伴中如影随形,更为情投意合。

相聚总是伴随着分离,快乐之后就是离情依依。此章的末尾部分,作者采用了对比性较大的慢板形式,主题曲缓缓奏出,仿佛梁祝二人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忍痛离去。大小提琴二重联奏,紧密结合难分难离,以如泣如诉的曲调,形象描述了梁祝十八长亭相送之时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景。这段曲调的末尾,甚至由弦乐第一次奏出悲伤的哭调,预言着悲剧结局的即将到来。

听着乐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倩影再次于眼前显现,二人执手相别难舍难分,三年时间凝聚的厚情深意何以了结?祝英台有心将自己许配于梁山伯,可是让一个弱女子如何首先开口啊?

她只好和梁山伯十八里长送,边走边用“牡丹”、“鸳鸯”、“雄鹅雌鹅”、“牛郎织女”、“狗咬红妆”、“井照女影”、“观音做媒”等比喻启发梁山伯,让其明白两人一男一女,醒悟之后向自己求婚……

怎奈梁山伯这只“呆头鹅”,就是死活不解其意,气得祝英台百方使尽,最后只得将自己称为“九妹”,并替“九妹”与梁山伯定下良缘,约他七夕之时,前去家中提亲。

乐曲短停之后,“抗婚”一章轰然开始,铜管、大提琴的低音和着定音鼓、大锣的重音,形成一阵涌天的浊浪,给人一种沉重、粗涩、阴森、恐怖的感觉。浊浪一般的管弦合奏,不协和和弦与连续的下弓、断弓等技法,象征以祝父为代表的封建黑暗暴虐势力,对梁祝美好爱情的无情反对与摧残……

七夕将临,梁山伯就要登门提亲来了。祝英台喜悦难耐地等待着梁山伯的到来。谁知祝父却早已将她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于是小提琴愤然而起,以我国戏曲中的散板节奏和连续的和弦,独奏出祝英台的无比无奈与痛苦,并以强烈的切分和弦音节,与祝父开始了猛烈的抗争与冲突……两个音乐主题的矛盾冲突渐渐尖锐,迅速激化,最后梁祝二人恋情曝光,让祝父始料不及手忙脚乱……此时所有乐器一齐合奏,将乐曲推向“抗婚”的第一个高潮。

高潮之后转入慢板,乐曲进入“楼台相会”。小提琴先以沉痛哀伤的音调,独奏出委婉哀怨的绵绵情意,大提琴只是随之间歇拨奏聆听。然后是大提琴憨厚地倾诉相思之苦,小提琴只在一旁轻轻地随和。大小提琴独奏对答,以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感人情景……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神思昏沉饮食废。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三餐茶饭无滋味。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提起笔来把字忘记。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拿起针来把线忘记。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衣冠不整无心理。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懒对菱花不梳洗。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荣华富贵不足奇。

梁山伯:贤妹妹,我想你,哪日不想到夜里。

祝英台:梁哥哥,我想你,哪夜不想到鸡啼。

梁山伯:你想我来我想你。

祝英台:今世料难成连理……

梁山伯见求亲难成,只能抱恨而归。祝英台含泪依依相送。二人悲愤难抑,万念俱灰,商定“生前不能成婚配,死后也要同坟台”……

慢板之后,音乐突然急转直下,独奏小提琴在乐队急促的十六分音符和戏曲中板、鼓的紧张节奏敲击下,以不可抑制的激情,把乐曲推向了全曲的第二个高潮——哭灵、投坟……

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祝英台得知此讯如雷轰顶,急奔梁家去哭灵。

祝英台:啊,梁兄啊……一见梁兄魂魄消,不由我英台哭嚎啕。楼台一别成永诀,人世无缘同到老。……我叫梁兄兄不应,英台好比箭穿心。你多愁多恨成千古,我形单影只何以生!……

此时,乐曲采用了强烈的音响效果,鲜明的节奏加上急促的速度,同时吸收了京剧导板紧拉慢唱手法,突出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和控诉……

祝英台被逼到了绝境,马家来迎娶完婚了。英台起初死不同意,无奈爹爹苦苦相求,最终只能假装同意,但提出要到梁山伯坟上祭奠一下,然后就去马家完婚。马家和祝父只能妥协了……

在小提琴的碎奏、断奏哀痛欲绝的旋律中,祝英台膝行,哭拜于梁山伯坟前:

啊!梁兄啊!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号地哭哀哀。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啊!不能同生求同死——

小提琴以凄厉的苦音,向苍天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呼喊,突然狂风聚作,焦雷暴雨,轰然一声,坟墓一声,坟墓豁裂,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

一声低沉的大锣骤然响起,顿时管弦齐鸣,将乐曲推向此章的最高潮。

“投坟”之后,“化蝶”一章开始。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乐章复又归于和缓与平静。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地飞舞。

长笛、竖琴美妙的声响又把人们带回了那自由、平等、迷入的梦幻世界。加弱音器的小提琴以齐奏的形式,轻柔地再现奏出梁祝爱情的迷人主题,重新把人带回到乐曲开始时的美好景色中: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表达着人们对梁山伯、祝英台爱情遭遇的深切同情、良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终止了。我仍然沉浸在乐章的浓浓氛围里,心痛着久久难以回到现实中来。每听一次这首乐章,我就这样深深地心痛一次。我的心痛,不仅仅是缘于协奏曲所制造的浓郁的悲剧氛围,更是因为《梁祝》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慨叹唏嘘不已的爱情悲剧!这是音乐的魅力和悲剧的力量,共同制造出的结果啊!

听罢《梁祝》,我不止一次地这样想到:本来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一件多么怡然相悦的美事!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悲剧呢?这样的悲剧不但广泛存在于中国(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还广泛存在于外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拉尼娜);不但存在于人间,甚至还超越了凡界(牛郎织女、白蛇传);就连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这样的悲剧还是一如既往层出不穷地产生着……这到底都是为了什么呢?

想到此处,我长时间地默然而无语。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在心里真诚地祈望《梁祝》那样的爱情悲剧,在生活中能够少一点再少一点;

只能挚诚祝愿那些真心相爱的男女们能够终成眷属,让社会上的爱情少一些世俗,多一些纯真,让世界处处盛开艳丽夺目馨香迷人的爱情之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