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记录:Diana(立平)
《理想国》又名《国家篇》、《共和国》等,文章讲述的并非是抽象的哲学内容,而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形式探讨了哲学、军事、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和诗歌等各个文面问题,并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后世哲学家无不从此书中汲取营养,构建他们自己的学说体系。
甚至有学者指出“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由此可见,《理想国》犹如中国之《论语》,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
本书借苏格拉底之口围绕“什么是正义”、“正义的性质是什么”,以及“正义者有利,还是不正义者更有利”几个主题展开对话辨析。
全书分以下十卷:
一、指出正义与不正义是什么,苏格拉底与众人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我们可深刻地从中体验到“辩证法”的力量和风格,并能学习到苏格拉底是如何运用此“辩证法”一步步揭露对方观点的矛盾之处,进而一步步将其引向真理的大道。
金句:
1.很高兴能和年长的人畅聊,因为年长者就像已经翻越千山万水的老旅客,曾经遇到的坎坷也可能是我们要经历的。
2.正如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我们这样年长的人往往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彼此心事。我们聊得最多的无非是“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吃喝玩乐,或是体验爱情的快乐了”、“这些美好的事物已成过往了”或“儿时的快乐现在去哪找”等等。有些人则埋怨至亲好友的忽视,有些人感慨年老是痛苦的根源。
但依我(塞弗拉)看来,这种说法不对。如果年老是造成种种苦难的成因,那么我和其他老人应该有相同的感受,然而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从我敢断言他们的抱怨并不恰当。
到了老年时代,对于情爱一事已没了兴趣,但能使人清心寡欲,体会到另一番自由随性的快乐感受,这种境界不仅是像从一个暴君那里脱离苦海,更是从无数暴君那里脱离苦海。
以前那些年老者之所以会抱怨连连,其原因不在于年纪,而在于他们的性情。如果一个人的性情是恬静的、心平气和的,那年龄大了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痛苦,要不然,不管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少不了烦恼。
3.财富之所以对人有好处就在于,当一个人有了钱之后,他终其一生,也不至于去诈欺他人。那么在他死的时候,心中是坦然的,就不会因祭神不诚心而感到恐惧、欠债未还清而感到忧虑。凡是通情达理的人,他在钱财上得到的好处固然多,其中最大的好处是问心无愧,没有恐慌和忧虑。‘
二、为了更加容易地发现正义和不正义之间的区别,他们着手建立理想国,论述了理想国中的法律、制度、教育等问题。
金句:
1.正义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同时也能够给人带来利好。
2.人的最大需求,莫过于饮食,没有这些,人就无法生存。其次是人的居所,再次就是衣服,等等。
3.根据心理活动而模仿出的影像,不算是真正的谎言;只有人的心灵受欺骗了,才算是真正的谎言。所有的神都不是幻术家,绝不会改变自身的形象,也不会以各种幻术来欺骗人。
用神的故事来教化人们,大致就如上所说。为了使公民都能够敬神,孝顺父母,友爱朋友,有些古代传说可以从小讲给他们听,有的则不能。
三、继续讨论理想国中的教育,着重于什么样的诗歌和音乐有益于人的教化问题。
金句:
1.凡是有学识的人,就很少会有悲伤哀怨的时候。即使不幸遭遇困境,也能够泰然处之。
凡是负责守卫国家的人,就应该沉稳刚毅,而不应该放声大笑。如果纵情狂笑,就会带来情感上激烈的反应。
2.少年们需要有节制的美德,最重要的节制是服从统治者和控制肉体上的情感欲望。
3.我们应该将关于古代名人吃苦耐劳的故事告诉年轻人,让他们知道要吃苦耐劳而没有怨恨;而不应该让年轻人听到有关古人贪财贿赂的事,绝对不能让用钱财可以贿赂神明等说法流行开来,也不能让人们相信例如传说中大英雄收钱财等虚妄的说法。
4.传说和诗歌所记述的,不外乎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故事。记叙文当中既有作者直接的叙述,也有假托书中人物的叙述。
以《立特》首段做解释。花满在这段中讲述道,克立西祈求哀克孟神释放他女儿,而哀克孟神愤怒地拒绝了他,这实际上是花满自己在讲话,两在后面的一段里用克立西约语气叙述,并极力模仿克立西的语气,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在读到这里时能够像亲耳听到那个老祭司克立西的声音一样。
5.正当的爱,应当符合于真理和秩序,必须出自中庸之道并且有所节制。真正的爱不能接近于荒淫和无节制。
6.音乐上的奢华,使人放纵;生活上的奢华,使人生病。而简朴的音乐,能够产生美德;简单而实在的体育训练,能够有益健康。
7.上天间接地传授体育和音乐于我们,一种是身体上的训练,一种是思想上的训练。这二者对于人来说,应该相互配合,就像琴瑟的弦,轻重缓急搭配恰当。
所以凡是能够调和这二者于一身并且具有完美性格的人,就可以成为真正的音乐家,与那些只能演奏乐器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四、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得出正义者和不正义者会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推出正义的定义。
金句:
1.贫穷是鄙陋低贱的根源,富贵是奢侈的本原,但它们都能使人退化。
2.理性与激情之间,理性是有意识的,它就具有约束全体的权力,而激情是辅助理性,并受其支配。理性与激情在人们接受了相应的教育,并且都知道各自分内的事后,就可以联合控制那个无意识的欲望了。
如果这三者能相互调和,理性执掌统治权,激情和欲望被理性统治,并且激情和欲望都诚意退让,认为这项权力应当归属理性,而决不违背理性。这才是真正有节制的人。
3.正义不在于人的外表,而在于人的内心。什么是正义的人?正义的人不容许他的理性、激情和欲望相互干涉、相互改变职责,他能够修养自身,使三者能够相互调和,而没有冲突的隐患。
4.能够使人坚守正义的知识被称为智慧,而使人与正义背道而驰的知识被称为无知。
5.善德是健康、美和精神的健全,而恶就是残废、疾病之类。行善能养成善德,而行恶带来邪恶。
五、讨论理想国中的妇女和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婚嫁问题,由此进入讨论哲学家为王的主题。
金句:
1.男女婚嫁应该是公共的事情,而不是私人的事情。组建这样一个社会,应当与我们的其他政策没有矛盾,除此之外,就没有比这更好的社会了。
2.一个国家之所以被称为恶,最恶的就在于意见参差,人民的行动不能一致;之所以称为善,最善的就是人民团结,遇到事情能够采取一致行动。凡是人民团结的国家,都可以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六、讨论什么是哲学家,哲学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还提出了两个世界的划分,将人的认识分为四部分。此外,柏拉图还将善的理念作为最高的认识对象,作为人的最高价值依归,更是哲学家所要追求的对象。
金句:
1.知识和意见是不相同的能力,二者势力范围、所关联的事物也必定是不同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错误,意见有时可能会出错。
意见使人有见解,那么究竟是对什么事物的见解呢?意见对象就是知识的对象吗?
2.谁能够遵守国家法律,并且能够维护国家精神的人,谁就应当成为统治者。
3.哲学家的欲望只专注于对智慧的寻求,追求精神的快乐,而不会去追求肉体的快乐。具有哲学家天性的人必然会有节制的美德而不去贪求富贵;而且不会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们的心胸向天地万物之真理敞开,此等胸襟便是以虚无纳万有,与器量狭小之人相反。
4.一个人如果学习起来收效甚微,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乐趣在其中,更不会有这方面的爱好了。一学就忘,最终是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健忘之人他的大脑是空空的,没有什么知识在里面。坚持学习却一无所获,他必定会憎恨自己和他所坚持的学业。因此,良好的记忆力是哲学家心备的能力。
七、讨论人如何认识善的理念,从而成为一位真正的智者和正义者。柏拉图认为应该通过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音律等入门知识,再通过学习辩证法,才能通达对善本身的认识。只有拥有这样知识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只有在这样完美的人统治下的国家才是完美的国家,从而回答了理想国何以实现的问题。
1.算术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学问,因为它既能够有用于哲学,同时又能够有用于军事,军人不懂算术就无法计算军队的合理布局,研习哲学不懂算术就难以超越众人,从而获得对真理和实在的认识。数学能够提升人的理性,使人的理性能够离开变化事物转向抽象数的关注。
2.几何学能够使人看到真理实在,它对于人的身心是大有用处的;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达到对最高深学问的把握。
3.不能强迫孩子学习,他们的教育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使其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八、重新探讨“第五点即讨论理想国中的妇女和儿童的教育问题、婚嫁问题,由此进入讨论哲学家为王的主题。”,以此比较最善政治与最恶政治中的不同,同时也是在回答正义者是不是最幸福的,不正义者是不是最不幸的问题。同时,柏拉图还集中阐述了四种政体以及这些政体下的个人性格。
金句:
1.雄蜂天生没有刺,但人类中的雄蜂则有些有刺,有些没有刺,没有刺的便是那些年老而没有能力的贫苦之人,有刺的是那些犯罪作恶的坏人。
2.在哪里能够看到乞丐,哪里就有盗窃及一切作恶之徒藏匿于人群之中。
九、比较最善和最善政治下的个人生活,得出最正义的人是最幸福的,最不正义的人是最不幸的结论,驳斥了斯拉雪麦格关于不正义者是幸福的、正义者是不幸的论点。
金句:
1.只有在爱智的指引下,各个部分才能各得所宜,各尽其职,那么最高的快乐就自然会到来。
2.在追求财富的路上,一定要走正义的道路,不要被世上虚荣和不义之财所诱惑,也不要多聚集无用的财务,免得自己害了自己。
十、讨论模仿的本质,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诗人和画家是对模仿的模仿,所以难以接近善的理念。继而回到正义者所应有的报酬和不正义者应有的惩罚上,以神话故事回答了正义者获得种种报酬,不正义者获得种种惩罚,并以此作为终极依据。
金句:
1.没有体验过真理的人,对事情的理解经常是处于误解状态,所以他们对快乐与痛苦的误解也就不足为怪了,他们一旦不顺的时候,便觉得痛苦,当从痛苦中出来,处于中间状态时,便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然而,事实上,补足灵魂上的空缺所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那些补足肉体上的空缺所带来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可变的。
2.凡是好名和好利的人,只有在遵循知识和推理的引导下,方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在荣誉上,凡是对人格有完善作用的就去接受,而起到反作用的,则不论是公,还是私,都要一概不理。
从以上内容可得出,《理想国》的涉及的领域之广,主题鲜明,且逻辑森然,步步深入,难怪被堪比中国之《论语》,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我也觉得,理想国就应该像柏拉图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人人平等、其乐融融的美好国。然而,社会的复杂,生活的坎坷,造成了每个人的不同性格,不同阅历,不同的技能与才能,便形成了如柏拉图在这本书里所回答的:
按照常理来说,好人应该是幸福的,坏人应该受到惩罚。但现实中,我们总是看到坏人过得更滋润更自由,而好人却往往在受苦。这是为什么呢?这正常吗?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做一个好人?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并不是因为当一个好人可以升官发财,而是因为我们相信正义本身就是美好的。而金钱和权力,买不到你心中的那份美好。
那么,欲想知晓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请去柏拉图这本《理想国》找寻答案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