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一生淡泊名利,因世道污浊,最终退隐,潜心研究道学。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工匠精神”是在天下正道事业中将心注入、物我两忘的精神。具体来说,在庄子学派笔下独具特色的文学寓言中,“工匠精神”指心和事紧紧融合在一起,心中毫无杂念,专注于所从事的正道事业,不被其他外物干扰,心神饱满、心志不分、久久为功,通过发挥自我的天性和随顺事物的天性,使得器物或事业巧夺天工,达到“以天合天”的境界。

《庄子》一书约十万言,其中有关“工匠精神”的多个寓言故事,散落在若干篇目之中。它们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怀神工鬼斧般高超道艺的工匠形象,揭示了“工匠精神”背后“纯素之道”的深厚意蕴,为后世成功圆满地塑造了一种与天地大道同一的“工匠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泓源泉。

 养志净心,以天合天,器以凝神

《庄子·达生》篇中讲述了一则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鐻”是一种用于悬挂钟鼓的架子,并刻有鸟兽花纹。梓庆所制作的鐻常令见者惊叹为神工鬼斧之作。鲁候于是好奇向梓庆打探达到如此境界的“术”。梓庆恭敬作答说自己只是一名工匠,哪里有什么术?虽然如此,还是有一点,即在制鐻之前从不敢妄耗心神,并一定会净戒心灵,使得内心清静下来,“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通斋)以静心。”梓庆净心的方法分为几个步骤:净心三日,忘怀朝廷的庆赏爵禄,“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净心五日,忘怀世人对巧拙的赞誉和非议,“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净心七日,忘怀自身四肢形体的存在,“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通肢)形体也”。通过以上几个净心步骤,达到内心专一而外物滑乱消释的状态,“其巧专而外骨(通滑)消”。梓庆然后进入山林,以自己的本真天性去观察树木的天性,挑选木材,当看到树木与鐻形相合,犹如完整的鐻呈现在眼前时,就着手取木。这样取木做成的鐻最终得以传神,“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通凝)神者”。

 纯粹不杂,久久为功,不失毫芒

《庄子·知北游》篇中谈到一个为大司马锻制兵器的工匠,年龄虽已八十岁,但是在锻制兵器的过程中却毫无差失。当大司马问询这名老匠人究竟是凭借技巧,还是因为有“道”呢?“子巧与,有道与?”。老匠人婉转地解释说自己是有持守的(“道”),“臣有守也”。老匠人自二十岁就喜好锻制兵器,而不旁视其他事物,对于兵器以外的东西不去察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由于心志没有被兵器以外的事物分散耗用,老匠人的心志才得以专注用于锻制兵器,“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在此基础上,老匠人六十年如一日坚守磨练,久久为功,才能练就“不失豪(通毫)芒”的真功夫。这种“道”,在老匠人看来也是万事万物所共同资取的“道”,“物孰不资焉?”。

心领神会,因其固然,游刃有余

《庄子·养生主》篇中讲述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典故。庖丁解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进刀分解的音声甚至与《桑林》舞中拍,同《经首》曲合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惊叹并赞誉庖丁的“技”艺。庖丁放下牛刀,委婉地解释自己所钟爱的其实是“道”,而不是“技”,“道”超越技艺层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初入解牛行当之时,眼里所见无非都是牛身,经过三年之后,全牛就再也不入眼中,“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而经过多年磨练到为文惠君解牛时,则已完全靠心领神会,而不再凭借眼睛观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顺着牛身上的天然纹理和本来结构,在牛骨的间隙处引刀,以几近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之间,“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如此做到游刃有余,“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这种用刀之法,由于刀很少被牛骨磨损,即便经过十九年,庖丁的刀还依然如崭新般锋利。诚然,庖丁有时也会遇到难解之处,庖丁此时便会格外审慎专注,行动迟缓甚微,“吾见其难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庄子》以上几则寓言所描述的“工匠精神”,都已远超“技”和“术”的工“巧”层面。在庄子学派看来,这是一种“纯素之道”。《庄子.刻意》篇说“纯”是“不亏其神”,“素”是“无所与杂”。“纯素之道”的要旨在于守养心神、凝神聚气,“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养心神、凝神聚气则必须排除杂念干扰,使得精神饱满、源源不断,进而专心致志于正道事业并与时偕行,一方面心中“纯粹而不杂”,另一方面“动而以天行”,顺应天地自然变化规律而行动。反之,如果被正道事业以外的其他事物无休无止地劳形伤神,人的形体和心神则都会耗尽,“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好比体现“天德之象”的水一样,掺入杂质就会不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滞积不流也不能保持清澈,“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锲而不舍地持守与天地大道同一的“纯素之道”,使得形体和精神凝一并达到精通的境界,“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也就是庄子学派笔下“工匠精神”的背后意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