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主张:1、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2.“无所用天下为”的政治主张;3.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庄子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认为,“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可以看出,庄子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那么,宇宙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庄子将宇宙的根源归结为“道”。在他看来,以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所能感知、推测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对性与有限性,生死、是非、得失、善恶、贵贱、荣辱、大小、美丑等,都是人们心中的成见,都是人们因被自己有限的认识能力所蒙蔽而导致的。庄子认识到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以后,引入了“道”这个概念,来消除这种相对性带来的不确定性,认为世间万物不论有何种差别,一旦站到最高的“道”的角度去审视,这种差别都将消失。也就是说,虽然事物之间没有特定的标准可以来衡量彼此,但只要将万物都归结到一个统一的本原,即“道”之中,就没有了任何的差别。简而言之,“道”对于庄子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标尺。
问题来了,道是什么?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我们可以从庄子自己对“道”下的定义中看出,“道”,“有情有信”、“自古以固存”,是客观存在的,;“道”,“无为无形”,是没有意志、形体的虚无存在;“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是超越感性、无法掌控的;“道”,“自本自根”,自己以自己为根源,没有其他根源;“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万物诞生的本原;“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超脱了时空的限制,是绝对、终极的。
再来,“道”创生了天地万物之后,又以何种方式存在?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庄子不仅肯定“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还肯定“道生万物”之后,“道”存在于天地之中。因此,东郭子向他询问“道”存在于何处时,他便直白地说在“蝼蚁”、“稊稗”、“瓦甓”、“屎溺”之中,并告诉东郭子说,因为“道”无处不在,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所以越是取喻于卑下的事物,就越能说明“道”无处不在的道理。
正是因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又无处不在,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万物是同源同根且地位平等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致力于道德实践修养的儒家精神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思想的源泉。
Part one.
庄子一方面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且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因受到了种种不可避免的限制而难以悟“道”,获得“真知”。
首先,为什么人难以悟“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人的认识对象又是无限的。
那么,在这种普遍意义的知识之上,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呢?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庄子认为,“知天”、“知人”,乃至于“知之盛”,都有所待,“真知”才无所待;只有成了“至人”、“神人”、“圣人”、“真人”,方才会有“真知”;而“真人”之所以会有“真知”,则是因为他突破了人的感官局限,具有了超乎常人的认识能力,进而能认识到“知之所不知”这种超越常人感官体验的事物,最后能以豁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问题又来了,我们常人该如何成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庄子借女偊之口,告诉我们说,我们通过“以明”、“见独”和“坐忘”等方式,经过一定的修养之后,便能遗忘天下万物,进而遗忘自身,从而大彻大悟,获得绝对的“真知”,超脱时空与生死的束缚,进入无待状态,成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简而言之,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且无处不在,而人又可以通过“以明”、“见独”和“坐忘”等方式,突破种种不可避免的限制,进而悟“道”,成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
Part two.
回到庄子所生活的战国时代,我们兴许能有一些新的关于庄子的思想的想法。
当时,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政治家们都热衷于发动战争,吞并他国,而思想家们则热衷于大谈理想,向政治家们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但继承了殷商的连续性的世界观的庄子却不这么认为。他很纳闷,为什么大家都放弃了大“道”,都放弃了更广阔的世界,纷纷投身于重建以周文化为基底的精神牢笼中。
庄子认为,我们只有跳出这个精神牢笼,用一个更大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才能收获真正的感动。这有一点点像是正在飞离太阳系的旅行者一号,最后一次回眸地球,并拍下的那张富有意义的照片。在这张漆黑无比的照片里,地球还原成了一颗小小的微粒,一个像素,和其他的星星没有区别。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既是一颗小小的微粒,又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因为它承载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和灵魂,包括了所有的快乐与悲伤,背负了每一个独特的人的独特的故事。我们的悲欢离合,我们的爱恨情仇,我们的热闹与孤单,全都在这上面,我们在意的一切原来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在这一霎那,我们会得到一种感动,会认识到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伟大。这是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庄子从来不教我们如何处理人事,只示范用什么方法可以摆脱人世,进而看见更大的世界。他认为,我们只要改变眼光,改变尺度,便会认识到,我们原来计较、在意的东西,并不值得我们投入这么大的心力,不值得我们耗费全部的时间去关切和应付,让这些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让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解脱,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
这是庄子的用意跟用心,也是他给这个世界,尤其是战国时代的答案。
Part three.
也正是因为这样,庄子的思想注定无法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所映射出的,无疑是一片宁静的光辉。然而,他只能解除困境中的个体人心的困惫,无法真的解决这个时代所出现的问题。成为“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固然是极高的精神境界,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点。同时,人类本身的生物性,也决定了人类终将受情意的驱使,并在万物变化之流中奔走追逐,无法中止,直到形体耗损殆尽。
庄子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对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茫茫人海之中,大家浑浑噩噩,像是乌龟那样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如同耗子一般东奔西窜,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惊惧什么,又为什么而努力,偶尔省悟之时,兴许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似乎有点莫名其妙,但却仅此而已。就算每个人都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那样,“隐机而坐”,进入到“每件事焉似丧其耦”的境况,那个人和社会,岂不全都陷入静止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同时,他的见解建构在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的问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新的战国时代,我们如何继承庄子的思想,并在庄子的基础之上,真正解决问题和困境,成为了最大的问题。这正是我们翻开《庄子》的最重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