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的评价200字(赞美项羽的优美文段)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人物之一,也是历代诗人们吟咏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在诗中,他们从多方面描绘了项羽,表现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四种观点影响比较大。

第一种,是“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种观点,来自唐代最优秀的咏史诗人之一,晚唐杜牧。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咏史诗,更是独辟蹊径,常常带给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他在《题乌江亭》一诗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咏项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极大,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不渡乌江,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倘若他能回到江东,再整旗鼓,回来后与刘邦再决雌雄,胜败尚未可知。

项羽本人用兵如神,深受后世推崇,而乌江自刎,是项羽主观的选择,如果当时他选择渡江,其实不会身死,这就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唏嘘和假设:假如项羽没有自刎,刘邦还能坐稳皇位吗?

杜牧将这种想法说了出来,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第二种,是“中原一败势难回”

这一观点,来自于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他在《乌江亭》一诗中写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给出了和杜牧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虽然项羽用兵如神,但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是向往和平与安定,而不是永无休止的战争,于是,他在开篇便指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兵疲”!

的确,经过了七年(反秦三年,楚汉之争四年。其余详情可直接查看蓝色标记的“头条百科”内容)的混战,士兵们已经疲劳到了极点,没有人愿意再打仗了,和平、安定,才是当时的社会大势,刘邦的统一,只是顺势而为,项羽即便用兵如神,也不可能逆天下大势,垓下一战,项羽败局已定,刘邦实力大增,项羽已经无力回天了。

东山再起,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王安石的观点,对后来影响也很大,自此之后,假设项羽不死,渡江之后能否东山再起,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第三种,是“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肯定了项羽的个人魅力,出自于宋代刘克庄的《项羽》一诗,他认为,项羽能够东山再起,都是假设,但项羽的人格魅力,却永远流传后世,诗曰:

顿无英霸气,尚有妇儿仁。

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

项羽一生英勇霸气,用兵如神,但是垓下一战,四面楚歌,乌江自刎,连自己的虞姬都保不住,韩信曾评价项羽有“妇人之仁”,刘克庄似乎也这么认为,但是,面对绝境和生死,项羽的豪气,一点也没有消减,反而令人敬佩无比!

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这是用了项羽割头赠故人的典故,据《史记》记载,项羽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后,又步行和汉军交战,杀敌百人,身受十几处创伤,项羽自知回天无力,看到汉军中有一个故人,那便是曾经自己的部下后来却投靠了刘邦的吕马童,于是项羽便对吕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和封邑十万户来换我的人头,那我就做个人情送给你吧!于是,项羽横剑,自刎。

项羽此举,豪气冲天,深受后人赞赏,面对叛将,还要成全人家,这种勇气和豪气,的确让人无比钦佩。刘克庄虽然是用“冷眼旁观”的笔调来描述这件事,但是在这表面的掩盖之下,是对项羽的赞佩、敬仰之情!

所以历代吟咏项羽人格魅力的作品,也占了很大篇幅,刘克庄这一首,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

第四种,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一观点,来自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自于她的《夏日绝句》,在李清照的古诗(不包括词)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她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咏项羽诗,已经跳出了项羽本人,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也是对项羽的一种评价,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她赞扬项羽生前是人中豪杰,死后也必定能够成为鬼中英雄,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李清照觉得,人活一世,就应该像项羽一样轰轰烈烈,人们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愿意独自渡过乌江,而是力战而死,让人佩服!这首诗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活就要活得精彩,就要为国建功立业,就算是死也要重于泰山,成为后人纪念的英豪。

据说李清照这么写,第一是讽刺了自己临阵脱逃的丈夫,第二是讽刺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政权。千载之下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其实咏项羽的诗歌和观点,非常之多,其中,影响最大最广的,应该是杜牧的那首,或许也正因为人们太喜欢项羽了,所以总期望有奇迹能够发生,所以才愿意相信“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于我而言:

在政治军事上,我反而觉得王安石说得更对一些,战争不可能是主旋律,当时的社会和人们,苦于战争久矣,急需稳定的发展和休养,既然刘邦已经赢了,百姓们也不愿意再有战争了,兵疲是既成的事实,很难逆转。

从项羽的人格方面讲,其故事自然可歌可泣,令人唏嘘,其人格也有独特的魅力,作为历史中的风流人物,是值得肯定和纪念的。

对项羽,你又有什么看法呢?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