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主要事迹怎么写(优秀毕业生的个人事迹)

王慧德:科研路漫漫,虚怀前行,

上下求索!

他来自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专业

在漫漫科研道路上

虚怀前行,上下求索

他就是王慧德

成果与经历

主要研究方向:

半导体材料及其范德华异质结微纳器件设计、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的优化,如构建FET型、光栅型、PN结型、类PN结型、肖特基结型结构,并应用于光电探测器件、光电调制器件、人工智能神经突触器件。

学术成果:

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Nanoscal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国际TOP期刊论文8篇。Web of Science总引用1056次,H-index 17。

此外,已申请PCT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9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获奖经历:

2021年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

2021年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

2020年深圳大学鹏程奖学金

2019年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

2018年深圳大学优博计划特别资助

2017年深圳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经验分享

科研中的他

很多同学在刚入学时,会因为课程繁重而将生活的重心放在课程当中,很少能够主动参与到科研之中,但往往科研成果又是研究生经历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这个矛盾,王慧徳是这样处理的——他在刚入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研一结束之前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并发表论文。于是,为了解决课业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他只能拼时间。在上完课之后,王慧徳立马赶往实验室投身科研,披星戴月而归对他来说往往是家常便饭。在没课的时候,他更是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但是当他在实验室忙碌了两个月之后,他陷入了迷茫,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此时他明白,是时候应该进行自我调节了,于是“运动”成为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感到有压力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去爬山、打球,亦或是跑跑步,这不仅释放了部分压力,也使他拥有能够应对高强度学习工作的体魄。

发表论文是每一个研究生生涯的重要注脚,王慧德也不例外,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中,他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对于初学者,王慧徳建议可以从综述开始写,他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就是综述。王慧徳认为,写综述可以很好的把握自己所要研究的领域现状,可以在后续的研究更好的找到研究内容,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文献的阅读水平。

关于硕博连读,大家也许会心动,但是又有一定的困惑。王慧徳细心地以自己为例,讲述了硕博连读的过程。在研二刚开始的时候,硕博连读已经开始报名准备阶段,但当时他对于硕博连读还是有一些担心的,于是向导师和师兄师姐们进行请教,经过交谈,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最后坚定选择硕博连读。

最后王慧徳说:“关于硕博连读,大多数人都会纠结,建议大家多请教师兄师姐和导师,有时候他们的一些看法,可能会对你们有很大的帮助。”

生活中的他

研究生阶段,有的小伙伴经济独立,有的小伙伴依靠家里一些补贴。当被问及关于研究生生活的经费时,王慧徳表示他在研究生开始阶段就已经实现经济独立,凭借着深大的奖学金,研究生生活同样也可以丰富多彩。王慧徳平时不会选择一些需要巨大花费的娱乐项目。当被进一步问到会选择什么活动时,他脱口而出的便是爬山。

王慧徳进一步解释道,做科研和爬山的过程是一样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的前行。刚开始爬山时他没有经验,有点追求速度,步伐有点快。但是很快就感觉到特别累,同行的伙伴提醒他可以稳稳的小步的走,后来也就慢慢适应。

其实,我们在做科研的过程,也是跟爬山一样的。需要看准目标坚持永不放弃,才能实现梦想。

当被问及除了爬山,还有什么其他爱好时,王慧徳说:“我比较喜欢去羽毛球馆或者乒乓球馆打球,或者去跑跑步,基本上每周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运动。一方面是为了放松自己,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未来的他

王慧徳选择在深圳大学攻读博士后,而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就业时,他给出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课题组的科研氛围十分好,想在这里多积累一些科研经验,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其次可以为日后进入一些深圳的高校执教做准备,目前许多学校招聘教师岗位的条件限制很多。

最后,对于科研还是充满兴趣,这也是他留下来最重要的原因。

寄语师弟师妹

“科研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坷。我们要将坎坷看作历练,以后的你们,会感激现在所经历的困难。”

来源:深圳大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