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风|专栏|因爱生怨

专栏
姚智清
02
关关雎鸠
空白
作者姚智清,一个喜欢教书、喜欢码字、喜欢弹琴、喜欢画画、喜欢一切有趣事物的大学教师。
因爱生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tà)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子衿》
想念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在《诗经》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是君子对淑女的思念,“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则是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这思念穿透纸背,至今仍然动人。
提起这首《子衿》,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更是随着曹操《短歌行》的引用而广为人知,足见其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眺望等待,思念情人而不得见时的忧伤、焦急、热望的心情。诗分三段,前两段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重章复唱的形式,语言、格式基本相同,只换了几个字,起反复渲染的作用。第三段形式突变,表现出女子热烈的情感。
诗歌一开始,作者便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女子的相思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是指女子的恋人,“衿”是指“衣领”,“青衿”为周代太学生的装束,所以后人也以此来代指读书人。“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此两句情意绵绵,足以打动读者的心。
如果只有前两句,这个女子便是端庄典雅的,不怨不怒,不温不火,像宝姐姐一样举止有度,诗中却偏偏又写了后两句:“就算我不去找你,你难道不知道来个音信?”“就算我不去找你,你难道不会主动跑来?”此语一出,典雅没了,但多了活泼;端庄没了,却平添了情致。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热烈又大胆,这才是民间痴情女子应有的状态,因爱而生怨,虽然无理,却又怨得理直气壮,颇有点儿娇嗔蛮横的意味,很是生动。
有人说诗歌开篇用的是倒叙手法,我倒不愿意这样看。第三段中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明女子是站在城楼上,先说眺望时急切的心情,再点明所处的地点,这也非常符合常理。比如,杜甫的《登高》,也是先写看到的景象,后面才点出是“登台”所见,写法相似,却从未有人说他用的是倒叙手法。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女子登上城楼,思念、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和心上人一样的青色的衣服、佩带,都会让她动情,勾起相思。望而不见,思而不来,因爱生怨,不由得埋怨心上人,你为什么不主动来信,不主动跑来相见,害我这样望穿秋水,忍受相思的煎熬。
这样一首美丽的情诗,《毛诗序》中竟理解成“刺学校废也”,即讽喻乱世里学校的废弛,真不知是从哪儿附会来的。朱熹倒是看明白了,说“此亦淫奔之诗”。“淫奔”二字也很值得商榷,先秦人健健康康的相思之情,在后世理学家眼里却成了“淫奔”,足见儒家道德对人性中自然美好性情的回避与禁锢。
倒是诗中的怨,被钱钟书先生看到了骨子里:“‘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薄责己而厚望于人”是指不反思自己的错误,总是希望别人能付出更多,说白了就是有点儿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这如果在生活中是令人厌的,在爱情中却别有一番情致,完全是一种花式虐人的撒娇,包含着多少爱意,可惜有些男性至今也悟不出来。
THE END
晚报副刊精读
小编静静
WeChat : leyu-wang
E-Mail: 27538477@qq.com
原创声明: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未经授权者,本公号原创内容谢绝任何媒体网站、媒体客户端、商业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修改使用,违者必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个人分享不在此列,欢迎转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