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长安┃砥砺脱贫看此峰——吴起县长城镇小河畔村脱贫攻坚记实

砥砺脱贫看此峰
——吴起县长城镇小河畔村
脱贫攻坚记实

洛河远上,三边之南。
初时当是天设地造,云蒸霞蔚,抑或是西北风千年万年的吹积,给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白于山北麓的吴起县长城镇,赳赳然,形成一块总面积167.7平方公里的梁、涧相间,涧宽梁展的独特地形地貌;尤以高耸山巅之上的回首沧桑一望千年的明长城,与周湾镇中分天下。接三边而通九川,富子民而惠乡村。
小河畔村则位于长城镇南面3公里处边墙水库的末梢,群山环拱,沟壑纵横,现有耕地面积4047亩,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609亩,荒山退耕还林面积12380亩。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玉米、洋芋、荞麦,小杂粮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62户1858人,其中党员57人,贫困户47户138人(重点帮扶户19户66人,一般帮扶户8户28人,兜底户20户44人),2017年贫困村摘帽退出。在长城镇人民政府主管扶贫副镇长冯占伟的亲自带领下,以“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要求,采取“两定三访四看五评”的工作方法,实现“六个精准”、“六个到户”,扎实牢靠推进“六个一批”,分类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河畔村人,披荆斩棘,低砺前行,奋力书写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小河畔村在脱贫攻坚中主要做法及所彰显的工作绩效,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故本文作者愿担待啰嗦累赘之嫌,尚讫有抛砖引玉之作用。其一是加强基层建设,发挥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坚持抓党建、树模范、促生产,在不断完善村委组织机构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作用,依靠“三会一课”、党建云平台、党员小书包等活动载体,学习脱贫致富典型案例,探寻脱贫攻坚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和更新全村党员干部发展观念,使党员干部看的远、认识先、走在前、做示范,特别是在村“三委会”班子建设上,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将真正有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的人推举上来,作为全村的“领头雁”,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扶志扶智,激发群众脱贫致富信心。组织开展了“有新思想,做新时代人”教育活动,通过设置文化宣传墙,开设大讲堂,传导移风易俗,组织贫困户到全县先进村实地参观等活动,加大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建立大户带小户“结对子、学样子” 机制,逐步改变了贫困户思想认识,大大激发了脱贫信念和斗志,为实现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例如代巷组的袁振霞,女,因患有颈部瘤,花费医疗费用几十万元而致贫,2017年4月被纳入精准扶贫户。曾一度对生存生活悲观失望,驻村第一书记裴利将其列入自己的重点帮扶户,除理论教导上的感化,并帮她办起半温棚日光猪舍90平米养猪8头,扶贫补助资金1.8万元,加上异地扶贫搬迁在长城街道分配平房4间,享受“四免一提一降”服务,住院报销“一站式”结算,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合疗和大病保险,并分得生态效益林每年1989元的补偿,长城宁塞红果园合作社果园2亩,互助资金协会免费为他入会。年人均纯收入7038元,不但脱了贫还渐步小康生活,难怪她到处逢人便说共产党好,因为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枝叶关情。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打造长期脱贫产业项目。为持续巩固提升扶贫产业,小河畔村积极协调争取资金,2018年共争取产业扶贫补助资金20.37万元、小额贷款7万余元,投放互助金35万元,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各项产业的顺利发展,创新推出“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流转户+村集体”合作扶贫模式,建立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种植销售和村集体协调管理机制,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宁塞红果业合作社,全镇192户583人以土地入股,本村27户92人按每户2亩土地入股,收益按比倒分红,并留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扶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发展特色养殖项目,通过帮助扶贫户申请小额信用贷款,大力发展肉驴等特色殖业,2018年全村贫困户累计养殖肉驴61条、肉牛10头、羊子281只、生猪112头、鸡兔232只和中蜂27箱,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目标。例如黄涧组人温仲摇,他和妻子都是因病致贫,2018年村上给他产业帮扶,养猪8头、中蜂8箱、玉米25亩、洋芋7亩、豆子10亩,目前产业发展帮扶补助资金9600元,预计收入1.46万元,温仲摇2018年5月竞选为小河畔村村主住,月工资2000元,在外承包小型工程增加收入,妻子刘延琴2017年纳入政府公益岗上班,月工资1580元;加上生态效益林153亩,年收入1989元。两口人每年有五六万元收入,脱贫后的光景亮堂堂,越来越幸福。

春华秋实又一截,追赶超越向未来。
小河畔村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争取县上产业优惠政策,结合贫困户实际,科学规划,指导种植发展相应的产业项目。2018年贫困户种植玉米233亩、土豆102亩、黄芪12亩、小杂粮,种植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人均纯入可达5000元以上。尤其是当我们站在月亮山上,眺望连片400亩宁塞红果业合作社的果园时,想着村民所说“月亮山上埋了个杜总兵”的话来,感概系之,或许这位戍边将军能佑护一方百性的安宁稳定风调雨顺,但真正能使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的是党和人民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小河畔村加快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优化人居环境,启动实施水电路“三提什”工程,维修村组水毁道路50余公里,修建桥涵2座,铺设砂石路6公里,解决了贫困户杨生财、杨志喜两家掉庄户未通电问题,实现全村电力全覆盖,修建水窖91口,户均水窖2口,每口补助7500,彻底解决人畜欣水问题。投300万元,新修改造农田1600亩。实施移民搬迁15户52人。新建爱心超市1个,吸收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新建村垃圾集中回收屋12个 ,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和集中处理,杜绝了垃圾乱倒现象。建成村卫生室1个,医疗设施配备齐全,合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特别是对精准扶贫对象,免除了由个人缴纳的费用,解决了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问题。 这些实实在在惠及百姓的好事,无不让村民感激不尽 温暖如初。采访中,正遇靖边县梁镇的一位在此走亲戚的农民,问及他们哪里精准扶贫工作如何,他说:你们吴起县的工作做的扎实,变化比我们靖边县大哩!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纵观小河畔村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中发生质的变化,我想说,它再也不是多年的山山沟沟,而是一个山有余木、水有余波、家有余财、人有余福的梁梁峁峁。其实不仅是小河畔村,就是整个吴起,整个延安,整个黄土高原,只要选好配齐能给脱贫攻坚搭桥架梁的基层组织,选好配齐忠诚使命敢于担当的乡村干部,种一园苹果树在心里,收获的岂止是苹果?一园拥有着无边绿色的果树,会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它会将自己身体中盎然的绿意,甜蜜和幸福在天空蒸腾为云,在大地上汇流成溪,营造出一个环球同此凉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沧海万斛,余仅取一栗足矣。
白长安,男,陕西吴起人,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延安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及《延安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延河》《长征》《今古传奇》等报刊400余篇,荣获2016年度《今古传奇》全国优秀小说家30强,部分文艺作品获省、市、县期刊征文奖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