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矛盾的变化预示着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中国基本矛盾的变化)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历史阶段的判断?

答: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的物质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从量上看基本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离在质上的满足仍存在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2021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

1、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容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2、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根据这个问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报告。 拟什么题目比较好呢? 在线等!!!
  • 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党的工作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实事求是的重大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始于党的八大。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对当时国情的一个基本判断,也为当时确定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提供了依据。1979年,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36年来我们一贯的表述,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是如此。从那时起,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依据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从党的八大至今60多年,改革开放也近4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论断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世界制造大国,有些领域,例如高铁、航天、钢铁、道路、桥梁、高楼建筑、计算机、通讯、天文观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积累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诸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概括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实际。其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6年的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矛盾论的什么原理

  • 抗战使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这时候原本作为敌对双方的国共两党联起手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这体现了矛盾什么原理?也就是说,什么哲学原理使得国共双方在原本敌对条件下转为了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我觉得这里边既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又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这样分析对吗
  • 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前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根据这个问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报告。 拟什么题目比较好呢? 在线等!!!
  • 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据此确定党的工作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实事求是的重大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始于党的八大。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对当时国情的一个基本判断,也为当时确定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提供了依据。1979年,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36年来我们一贯的表述,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到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是如此。从那时起,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以来,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总结,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依据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从党的八大至今60多年,改革开放也近4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论断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首先,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世界制造大国,有些领域,例如高铁、航天、钢铁、道路、桥梁、高楼建筑、计算机、通讯、天文观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积累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诸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用“落后的社会生产”来概括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实际。其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2016年的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