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文章有哪些(写一个借物喻人的片段)

中考作文题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比如,2020年的中考作文题“希望,就这样生长”“印迹”“美的瞬间”“人生最珍贵的”“迎春的笑脸”“有一种甜”等等,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撷取素材。

“蔬菜”,是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的、吃到的。如果以“蔬菜”为题,应该注意什么?可以怎么构思?

应该注意:文章要有一个明确且有意义的主旨;“蔬菜”只是一个事物,种菜、吃菜只是一件事情,要关注它们背后的东西。

可以这样构思:

从种菜这件事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表达与“选择时机”“付出与收获”“坚持”有关的看法;

写家人种菜,可以突出亲情的可贵,可以写乡土情结;

重点写一种蔬菜,写出它的特点、品性,再由蔬菜写到人,阐发为人处事的方式、工作学习的精神;

从小时候不喜欢吃蔬菜后来慢慢改变了的事情中,得出与生活有关的见解;

吃各种蔬菜,品多味人生……

下面这篇《娃娃菜》是江苏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作品。

娃娃菜

南通市 徐婧铭

在众多红的紫的黄的、长的圆的扁的、寻常的稀罕的蔬菜中,我最爱娃娃菜。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种菜肉嘟嘟的,又敦实可爱,像一个小娃娃。它身形椭圆,和并拢伸直的巴掌一般大小,根部是温润的白色,泛着自然的光泽,仿佛婴儿的脸蛋,让人想去触摸却不忍用力。顶部的菜叶是新生的鹅黄色,叶片脉络分明,一片片,一簇簇,密密层层,紧紧包裹住最最柔嫩的菜心。哇,真像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娃娃!

从小,我就喜欢吃家乡的娃娃菜,奶奶便在菜园子里种了好多。春天,她把菜地整理成一行行浅浅的土沟,再把菜籽均匀地点入沟中,然后用细土轻轻地盖上一层,一粒粒种子便在泥土中安好了家。我跟在她后面,心里默默盘算:这小小的籽真的能长成我最爱的“小娃娃”吗?

时间从指间划过,无数个不经意间,我就会想那远方的菜园子,念叨着:种子该发芽了吧,是不是冒出土了?又长出新的叶片了吧?有没有卷起来呢?

再回乡下,处处已是一片葱茏。远远地,我就看到那片熟悉的土壤里点缀着我心心念念的鹅黄。经过时间的洗礼,娃娃菜终于成熟了!

新鲜的娃娃菜一入口,那朴素清爽的滋味,瞬间把我带到了去年。那味道,对于从城市奔赴前来的我,格外亲切。它口感清淡,不论清炒、煲汤还是水煮都好吃。我最喜欢的便是清水煮娃娃菜。待水烧开后,放入洗净的菜,煮上几分钟,再捞出来,蘸上些许调料。此时,菜已经熟透了,入口绵软,回味清甘。虽浸入了油盐,却不失本色,大有一种坚持自我,保持禀性的真意。

我吃过许多种蔬菜,但没有一种比得上娃娃菜带给我的感觉。

我就觉得人生就好比各类蔬菜,若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带给味蕾的是什么样的体验。同样是娇艳的红色,有的如番茄,酸甜绵软;有的如辣椒,辛辣呛人;还有的如苋菜,爽脆清香……明明是同样的色彩,却偏偏带给人如此不同的滋味,每一种滋味,都是我们亲自品尝所得。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或走,或跑,面对无数项艰难的抉择,但我们必须向前,勇敢去尝试。就像餐桌上摆着一盘盘菜肴,你若不下筷,定不知这盘中何味;而你一旦夹它入口,坚持吃完,细细品味,就会有所体会,有进一步的打算。

还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像不同蔬菜有着不同的口感。娃娃菜是我喜欢的口感。娃娃菜便是我的风格。我喜欢它形态的可爱,口感的质朴,本色之清新,而这,也是我追求的人生本色。人生还在继续,蔬菜仍在发芽,成熟。我在人生之路上执着前行,追求着我想要的人生本色。

当然了,我最爱的娃娃菜会一直伴我左右。

以下是评论。

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我喜欢吃娃娃菜,乡下的奶奶便种了许多,我吃着娃娃菜,感受它蕴含的朴素与真意,感悟到了做事要勇于尝试、为人要保持本色的道理。

文章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语言质朴清新,抒发情感很自然,关键是,能从平常之物、日常小事中探寻到生活的奥秘,真的不错。

只是,这样构思容易形成套路,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就像本文,由吃蔬菜到感悟生活,如果前后两者之间的过渡融合得不好,就会让人感觉突兀,认为作者在牵强附会、刻意拔高,本文做得比较自然合理。

首先,前面有足够的铺垫。文章先写了娃娃菜的形状、色泽,描写得细腻,也很真实;再详细写了奶奶种菜的过程,很生活化,接地气;接着写“我”在城市惦记家乡的娃娃菜,将上下文连通起来;最后,当终于吃到心心念念了好久的娃娃菜时,“我”自然会有感慨,会有感悟。

其次,注重叙议之间的衔接。在要深入写感悟的部分,作者注意了衔接,比如,在写完同一种颜色的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后,作者用“每一种滋味,都是我们亲自品尝所得”来引出下面的感悟;在表达感悟的时候,文章也没有丢开“蔬菜”“娃娃菜”,叙述是议论抒情的基础,作者很明白这点。

如果是写600字的中考作文,后面的两个感悟可以删掉一个,删掉“勇于尝试”那个更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