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起吸脓典故?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大意是:
吴起将军去打仗,有一个士兵得了毒疮,吴起就亲自跪下来为士兵吸脓。士兵的老母知道后就哭了,哭的很伤心,别人就问她,吴将军为你的儿子亲自吸脓,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你哭得这么伤心也不像是极喜而泣啊!
母亲说:吴起将军以前也是这样为他爹吸毒脓的,最后他爹是战死了,现在吴起为我儿子吸毒脓,我儿子估计不久也会战死的,因此我才哭
二、兴师动众吴起,田文高的历史典故?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吴起著有军事著作《吴子》,后世将孙武和他并称“孙吴”。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一、能力超群的吴起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能,就投奔魏国。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军。吴起率领魏军攻打秦国,一举攻占秦国五座城邑。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魏文侯由于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平,深得将士的拥护,就任用他为西河太守,戍守西河地区,防御邻近的秦国和韩国。吴起在西河太守任上,敬业尽责,业绩卓著,声名远播。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二、对话田文
魏文侯去世后,他的儿子魏武侯继承君位。魏武侯即位后,设置国相职位,任用田文作国相。吴起听说魏武侯任用田文作国相,认为自己比田文更胜任国相职务,心里很不高兴。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有一天,吴起去找田文,直截了当地对田文说:“请允许我与无论兄弟们比较一下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可以。”
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乐于效命,敌国不敢图谋,无论兄弟们比我吴起怎样?”
田文说:“不如无论兄弟们。”
吴起说:“治理百官,亲附万民。充实府库,无论兄弟们比我吴起怎样?”
田文说:“不如无论兄弟们。”
吴起说:“扼守西河(今陕西省郃阳县、延川县委主要城市的黄河西岸地区)而秦军不敢向东进犯,韩国、赵国宾服顺从,无论兄弟们比我吴起怎样?”
田文说:“不如无论兄弟们。”
吴起的得意地说:“这三项,无论兄弟们都在我之下,而地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何缘故?”
田文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君主年少,国人疑虑,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在这种时刻,是应该将民族的政事交给无论兄弟们呢?还是交给我呢?”
吴起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应该交给无论兄弟们。”
田文说:“这便是我地位在无论兄弟们之上的缘故。”吴起听了田文的话,认识到田文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内心承认自己的才能不如田文。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三、吴起争功背后的深意
台湾学者柏杨对此评论说:
吴起先生,是战国时代的名将和最杰出的政治家其中一个,性格爽朗,不耍阴谋诡计。当政治的运转有一定的秩序,大众也习性并接受这种秩序时,压根不会发生“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的危机,只有腐烂的政治体系中,才会发生这种政权转移时特有的现象。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吴起与国相田文的一番对话,发人深省。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
在人心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像治国理政这样的大事,天然需要找一个老成持重、令各方都能信服的人来打理;绝不可能让一个两头冒尖的人物出任国相。这就是吴起居下,而田文居上的根本缘故。
战国名将吴起与田文争功,其背后的深意
吴起与天下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六十四次全胜,十二次未分胜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在他的指挥下,魏军从强秦手里夺取了全部西河地区,拓展了几百里的疆土,使魏国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确立了战国初期天下霸主的地位。
三、吴起镇的历史?
吴起镇,位于延安西北部,传说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吴起曾在此屯兵戍边23年因而得名,历史上一直是军事重镇。清代在此设立吴起镇。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了这个陕北重镇,标志着进入了陕甘革命根据地。
四、吴起杀妻拜将典故?
吴起为了当上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齐国人的妻子后率领鲁国军队大败齐军。
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战时思良将,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大败齐军。
五、陕西吴起历史文化?
洛河远上,三边之南,群山环拱中有座县城叫吴起,得名于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相传吴起任西河太守时,在此地屯兵戌边23年,至今留有诸如吴仓堡、走马台、周关、营盘梁等兵味浓重的地名,一任后世人临陈迹而兴叹,借此作那些无凭的猜测。
回首沧桑,一望千年,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历史上的吴起,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自商周时代始,吴起曾经是古老的羌族、鬼方、猃狁、白狄、西戎、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和栖息地。春秋战国时期,吴起属于秦、魏、韩国所辖地。到了西汉时在今天头道川的铁边城镇设归德县,东汉又没参銮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吴起又属于匈奴和羌族的游牧区。隋唐朝因吴起为北洛源头曾设洛源县。宋朝之后,吴起一直隶属陕西省定边、靖边、志丹和甘肃省华池四县所辖。
六、关于吴起镇的历史电影?
《吴起杀妻求将》是由陈皮导演,靓华亨、少新权、黄金爱、曾云仙、名驹扬等人参与主演的一部中国香港剧情片。该片于1955年04月29日上映。
这部影片讲述了战国时期,鲁庄公起用卫人吴起统领三军迎战齐兵。惟起妻田月娴为齐国郡主,鲁人恐起阵上变节。起欲杀妻以明志,又于心不忍,娴为成全丈夫,自刎牺牲的故事。
七、,吴起摆长蛇阵破敌的典故?
阵法操练,是古代治军的重要技巧。
吴起通过一字长蛇阵操练,教给士卒进退的规矩、聚散的法度,使他们熟悉各种信号和口令,在战斗时做到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只有这样,吴起训练出著名的魏武卒才能大破河西,使魏军发挥整体合力打败了秦军。
吴起的阵法操练是将乌合之众训练成军队的有效途径。
八、灵隐寺历史典故?
无论兄弟们好,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人名叫惠休,他在灵隐山上修行时,发现山中有很多灵气,便在此处建寺。据传说,当时有一位神龟来到灵隐寺,带来了一块圆形石头,称为“灵隐石”,并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所化。惠休便将这块石头安放在寺中供奉,成为灵隐寺的宝物其中一个。
灵隐寺在唐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中心其中一个。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灵隐寺中修行,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灵隐寺还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火灾的破坏,但每次都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代,灵隐寺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一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九、泉州历史典故?
胭脂巷,北接涂门街,南至中山南路,为旧时进城必经之路。数百年光阴流淌,走过几许朝代的变革,小巷巷名从元朝的“燕支里”到清代的“胭脂巷”,背后是各种广为流传的典故。
元朝时,大批蒙古人居住在附近,为纪念其祖先发迹地燕支山,蒙古人将此地称为“燕支里”。彼时,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迁居燕支里,苏氏祖闾有井名为“胭脂”,传说井曾经出过粉红色的井水,又说井水可制作质地上乘的胭脂,不少人做起胭脂水粉生意,“胭脂巷”由此得名。
走进小巷,气势恢宏的祖闾苏民居群,四座连排大厝,从巷东到巷南,四宅相连,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北宋著名政治家、科技巨星苏颂的后裔,瓜瓞延绵21世,苏氏后人不因其族常嗅胭脂粉气为荣,而以书香世袭为耀,走出一个个文人雅士。
行至胭脂巷尾,拐个弯,沿着南岳后街徐行几步,门楣上印刻着“和裕税典”字样的典当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周边典当行扎堆的历史;南岳后街中,曾经横跨两条街巷的黄氏古厝古朴而亲切,明代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后人呵护着祖宗的基业,开始第五次翻修;巷尾,寄托民众信仰的南岳宫藏身民居深处……
十、蓬莱历史典故?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仙岛屿,被认为是仙境之地,是神仙们的居所。其典故如下:
蓬莱三仙。相传,唐朝时期,有三位来自蓬莱岛的神仙,分别是李彦、李俨和李厚,他们身穿白衣,手持仙剑,行走于人间,为百姓解决疑难难题,治病救人,被大众称为“蓬莱三仙”。
蓬莱仙境传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仙,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何,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何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