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本文字数6855,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后台回复【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本书作者是平井孝志,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经营学系 国际经营学专业教授、博士(学术型),曾任职于贝恩咨询公司、戴尔、星巴克、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2017年起任现职。
在罗兰贝格就职期 间,在制造业、商贸业多个领域开展咨询服务,对全球性战略、新市场开发、R&D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多种战略的制定及辅助执行都颇有研究。
在经营战略、市场营销、逻辑思维等企业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庆应义塾大学特聘教授。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本书介绍的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深入浅出地教你打破思维定式,直击问题本质,解决商务难题。
01我们为什么无法深度思考
我们总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种现象。对于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思考过了,但还是会得出不合逻辑的答案。
比如:为什么我们想实现的目标总是无法达成?为什么有的人常常和人沟通不畅?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思考只浮于表面,而没有从本质出发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本质是引起问题或现象发生的、隐藏于背后的真正原因。本质的反义词是表面,也可以说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通过这些现象来看清事物的本质,避免陷入思维定式,有效训练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才能直击问题本质做到真正的解决问题,否则只能治标不治本。
本书介绍的深度思考法源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深入浅出地教我们打破思维定式,直击问题本质,解决商务难题。
那么,“系统动力学”是什么呢
它其实是研究人类社会问题背后的模型和动力机制。所有社会现象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动力系统。
麻省理工“系统动力学”这门课就是试图把人类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透过迷惑人的复杂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思考方法就被作者叫做“深度思考法”。
作者说,我们受思维定式的阻碍,才会无法进行深度思考。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列举了9个错误的思维定式,我们来了解一下。
1、初级思维定式
作者把这些思维定式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初级的思维定式,分别是:因果倒置、满足于普通解。
a、因果倒置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这种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是最常见的思维定式。
比如:“A产品销量不佳”→“必须想办法卖掉”。
这种思考方式就是没有思考背后的本质原因。
A产品销量下降,可能是因为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到了比起销量更重视利润的阶段。
也可能是因为必须开发新产品的时期已经到来,A产品面临淘汰,甚至是A产品性能不佳,考虑到售后成本,停止销售才是一个好的选择。
b、满足于普通解
第二个思维定式是指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时,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这其实与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相关。
比如,分析减肥总是失败这个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时,就是“满足于普通解”。“长胖了”→“减少食物的摄入”“做运动吧”
像这样把现象作为原因的普通解答看似对谁都适用,但当事人却只能燃起三分钟热度,想好好努力却不能采取具体的行动付诸实践,又或者不能长久坚持。
但如果,将体重可视化,制定具体行动步骤更加有效果。
比如,每天走1小时路。每天关注自己的体重,注意控制摄入卡路里。
2、陷入两难窘境的严峻定式
为什么说是“两难窘境”呢?因为越是想努力提升思维能力,反而越有思考变得肤浅的风险。
a、依赖框架
依赖框架,这个思维定式是指沿用某个框架进行信息整理并到此为止。使用框架进行信息整理,会隐约觉得自己思考了也理解了,就停止了进一步思考。
比如:商业上经常使用的框架中有一种SWOT模型。S(Strength:优势)与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与T(Threat:威胁)分别组成两轴,构成一个2×2的矩阵。
这是信息整理的有效框架,但仅仅如此的话并无意义。框架终究只是辅助思考的工具,而不是可以导出答案的自动机器。
原本使用框架是为了观察“那会怎样(So what)”“为何会那样(Why so)”,这对深度思考非常重要。
要想理解并活用SWOT,至少需要将自身的特点,即优势和劣势(SW),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OT)相结合,推导出4种策略。
进一步说,理解形成SWOT之前的因果,思考未来又将产生怎样的动力机制,才是最重要的。
b、范围适应
范围适应是指着眼于事物分类以寻找解释的思维定式。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他太爱较真了”→“因为他是理科生嘛”。
这些判断就犯了范围适应的问题,只是一味的随大流的认为理科生都是爱较真,并没有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
c、思考止于关键词
一味的使用一些看起来高度概括的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让自己有感觉已经很明白的错觉,进而停止了深度思考。
d、执着于初步假设
这是能够进行假设思考的人才会有的思维定式。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往往会先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假设,然后再去收集信息论证结果,但当我们得出的事实与当初的假设违背时,要做的是调整当初的假设,而不是重新收集事实去迎合当初的假设。
3、不得其门而入的思维定式
a、忘却思考的初衷
我们会在收集证理信息时,不知不觉的把收集信息当做目的,反而忘记了为什么要收集信息;又或者太沉迷于分析一件事情,为了分析而分析,将当初分析的目的抛在了脑后。
所以,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要一直记住我们的目的,才不会跑偏。
b、偏重过程
也就是说,错把“执行程序”当作思考。
比如,当上司问“你认为顾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时,如果你回答:“我认为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顾客需求”“我会做些准备在下次会议上说明”,便是落入了偏重过程的思维定式。
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只说明了操作过程,对真正应该回答的问题却没有做一点实质性的解答。回答内容空洞、只把脑子用在过程中,并不是真正的思考。
c、失去独立思维
所谓失去独立思维,是指不知不觉中懒于自己思考,而更多地倚赖他人的想法。
比如,当你发表“我觉得客户对A产品失去新鲜感了,所以A产品销量不佳”的看法,上司回复“不是因为这个,是因为竞争对手的B产品抢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如果你这时立即附和“这么说来,其他公司的C产品说不定也卖得不错……”,那么你的思考已经不知所踪了。
这就是陷入了全盘接受对方观点、失去独立思维的状况。没有深入思考,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就会对别人(特别是上司)的话进行附和。
作者认为,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式,让自己不陷入表面性的思考。如果感觉自己正在思考的东西“因果倒置”了,就试着努力寻找其他答案。
意识到自己沉溺于关键词,就试着不用关键词去说明问题。察觉到自己满足于用框架整理,就试着舍弃框架从其他角度切入,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框架。
如果初步假设不能使思考进一步深化,就想想反例,试着否定自己的初步假设。这么做一定会有效果。
从行动上具体改变是克服思维定式的有效手段。人类其实是意志很薄弱的动物,比起通过改变意志去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更容易改变意志。
02深度思考的方法
作者认为深度思考可以增强逻辑思维与假设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不囿于现象,从“本质”(=“模型”ד动力机制”)出发思考问题,与逻辑思维及假设思考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那么,深度思考要如何实施呢?作者教给我们4个步骤,我们来解释一下。
1、建立模型
解读隐于现象背后的模型,是深度思考的开始。那么怎样解读模型呢?简单来说,就是抽取最重要的部分,用简洁明了的图来表述全貌。
建立模型没有特别的规则,但有两个条件:
一,必须包含应该考虑的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否则无法研究现象与动力机制的产生机理。
二,不能横跨多张纸描述模型。
建模是为了了解全貌,把握整体构造,所以应该用一张图来展示。而这是以理解全部要素及其关系为起点的,如果不能在一张图上进行表述,很可能是因为思考还不够浓缩。
比如,“因果循环图”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中建模使用的方法进行简单绘图,以圆形或矩形表示构成要素,辅以箭头标注因果关系。
系统动力学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循环。
a、逐渐增长的正循环
正循环,也称为积极循环,是滚雪球式逐渐增长的循环。正循环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军备竞赛就属于这种循环。
A国进行军备扩充,B国随后也会进行军备扩充,而B国的军备扩充又会导致A国进一步扩充军备。
还有,恋爱关系进入冷淡期时,很容易反感对方某个不经意的行为,这又导致关系进一步冷淡,也属于这种模型。
b、带来平衡的负循环
负循环也被称为平衡循环,即带来平衡的循环。
比如,需求与价格之间、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循环都是这种循环。
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又导致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而需求增加又导致价格上涨。通过这种反复最终抵达平衡点,正是负循环的作用。
了解了模型后,作者还说,需要我们注意建模的几个要点:
1.放入5个构成要素。
在思考组成模型的要素时,保持多方位捕捉的姿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列举出5个应该思考的要素,分别是:“输入源”、“输出点”、“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影响者”。
输入源是指投入模型中的要素,比如在工作中投入的自己的时间及掌握的技能。
输出点是指模型产生的成果,比如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向上司提交的报告等。
竞争关系是指在输入及输出等方面互相竞争的对象,工作中,狭义上是指公司同事,广义上还包括从事同一工作的其他公司的人。
合作关系是指在一起可以互补或协作的对象,比如上司与下属及其他支援部门的关系。广义上还包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支持自己的家人等。
影响者是指间接对模型整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比如社长、人事部长等。影响者可以令变化加速,改变模型的前提。
举个例子:
新加坡航空公司引入双层结构的A380等新型飞机,聘用美丽大方的空姐(输入)保证高品质客舱服务,提供往来于东南亚枢纽,新加坡的航班(输出)。
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了丰富乘客在候机和转机时的时间,配备了多元化商业场所及休闲设施,颇具吸引力(合作关系)。
此外,新加坡本身担负着亚洲枢纽的重任,其政府(影响者)给予了大力支持,也促进了新加坡航空与樟宜机场的紧密合作。
2.考虑层次
建模的第二个要点是思路要“增加厚度”。也就是说,要考虑层次结构。持有分层的意识,可以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比如,你一直坚持某项运动,如果有这项运动的比赛,你多半会想取得好成绩。为了“胜利”这个输出,你要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分析参赛选手,或者与队友演练比赛策略。
赛前你可能会吃意大利面这类能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总之,你所关注的这些正是上文提到的5个要素。
3.注重因果,无视相关
建模时需要注意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事物之间真实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关系。
而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事物有关系,但并不互为因果。
比如,“英语好的职员工作能力强”,看起来两者有关系,那么究竟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呢?也许只是因为职员很努力,所以英语学得好、工作也做得好,这时英语好就与工作能力强没有因果关系。
那么,如何验证所建的模型接近本质呢?最佳方法是改变视角再次思考。
比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就能看到翻转180度的完全不同的世界。也可以旋转90度从第三者的角度出发,这样有助于保持冷静、客观的思维。
不局限于自己的立场,置身于不同人的位置,改变主语再度审视完成的模型,一定能提高模型的质量。
2、解读动力机制
模型产生的动力机制多种多样。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仅仅是某种机制在某一时刻的一张快照。因此想接近本质,得出条理清晰的答案,就必须捕捉到概括性的模式。
“动力机制”这个词原本就包含了时间的概念,不可能脱离时间轴独立存在。
因此可以发现动力机制是由表示时间的横轴与表示关键指标的纵轴构成的图形。关键指标中最重要的就是输出,所以沿着时间轴展示输出的模式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
a、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存量与流量的不同决定了动力机制的不同。关于存量与流量,最易于理解的例子是浴池里的蓄水。通过管道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是流量,在浴池里蓄积的水是存量。
举个例子:
汽车销售为例。如果是刚开始普及汽车的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是每年首次购车的人数,即流量的多少。
而发达国家的市场非常成熟(极端地说,该有车的人都有),只有置换的需求,因此考虑现在应该上市多少台车,也就是基于存量的思考才是重要的。
在探究动力机制时,需要像这样有意识地分辨自己思考的是存量还是流量。
b、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非线性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在说明非线性之前,先讲解一下“线性”思维。
线性是指“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提高”,“向北”→“变冷”这样的关系,也称为比例关系。“非线性”则是上述关系不成立时的表述。
比如,“年龄增加”→“身高增长”这个关系一旦过了生长发育期就不成立了,这就是所谓的非线性。
c、探究作用和反作用
作用是指最初的行为,反作用与之相对,是指周围的反馈。
比如,很多人都有过“努力减肥”→“反弹后体重更重”的经历。职场中作用与反作用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对待同事冷漠”→“被同事冷漠对待”,“认可对方”→“自己也被认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作用与反作用。
d、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思考
动力机制的解读不应局限于一次性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思考,必须像将棋(日本象棋)和围棋一样,每一步都要预先解读其后多步。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
a、探究拐点
在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理清思考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b、探究相变
关键点总像海市蜃楼般难以捉摸,事物的“相”会忽然发生变化。此时,沿着时间轴展现的动力机制已然是不连续的状态。
自然界中最易于理解的“相”的改变就是水。冰与水的本质都是H2O,性质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H2O从水的“相”变成了冰的“相”。这种相的变化被称为“相变”。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发生明显相变的例子。比如很不爱学习的小孩忽然鼓足干劲开始努力学习,困难重重的新客户开发的工作忽然得以顺利开展。
c、锁定本源动力
从层次的角度分析,如果动力机制的“相”发生了剧变,很可能是位于深处的层次引起了这种变化。
一般来说,越是深处的层次,对事物的影响越是潜移默化,最终成为引发根本性相变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可以被称为本源动力。
比如,女朋友因为你们拌了几句嘴而提出分手时,分手的真正原因一定不是这次吵架,多半是因为她想到了长久以来在心里累积的对你的不满、性格不合等。
对于动力机制的验证,作者认为可以通过编写故事,探索因果的尽头进行验证。
3、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作者认为改变模型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我们可以寻找改变模型的支点。作者让我们从5个要点出发。
a、正确理解前提条件
深度思考的重要出发点是要着眼于模型,正确理解当前的课题及问题。针对当前困扰自己的问题,一定要大胆质疑这是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行措施,要质疑其目的究竟是什么。针对眼前出现的问题,要质疑其究竟是由何种模型及动力机制引发的。
b、原因不一定接近结果
保持不囿于眼前表象的姿态。系统动力学中有“原因不一定在时间或者空间上与结果接近”的思考方法。
举个例子:
“销售额下降”→“努力提升销售额”的思维就属于因果倒置,因为“销售额下降”可能不是销售而是人事的问题,也可能与现任领导无关,而是上任领导遗留下来的问题。
c、将思考范围扩展到受影响的方方面面
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努力把思考范围扩展到一切有可能对问题造成影响的边边角角。“思考涉及的范围”=“影响存在的范围”,这两者范围一致是最理想的。
d、提升视角
暂时放下眼前的问题,提升视角。必须解决的问题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时难免有所混淆。
比如,很多人为高考冲刺学习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成了为解决难题而努力,这恐怕不是原本的目的吧。真正的目的应该是适应高考这一规则,成功考上理想的大学。
e、想一想“该如何思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思考过不少问题,但是往往判断轴都不明确。我们很少思考解决什么、什么是与最终的问题解决相关的,以及只要明确什么就可以做出最后的判断。
比如,进军新的行业时,我们会想要了解市场规模、具体目标客户,当然还要了解自己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产品的区别。
4、行动,从实践中获得反馈
在行动这一步,就是不断重复前面的三步。只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迭代就一定没有问题。
书中有两个具体案例大家可以结合案例看一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来说一下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一共有六个:
a、从报纸杂志的报道标题开始联想;
b、增加“思考的雏形;
c、让思维可视化;
d、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碰撞;
e、磨炼历史观;
f、解决无解的问题。
最后的话:
最后一部分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在这里我就不深入的解释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书籍。
或者看一下思维,我把这部分内容总结到了思维导图里面。
后台回复【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