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么特产小吃(上海有什么特产送人)
因为疫情上海最近连上n次热搜。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临时解封出门第一件事是抢咖啡。
殊不知上海人嗜咖啡成瘾,这里不仅是全世界咖啡馆最多的城市(超过了意大利米兰),而且连三甲医院都有提供咖啡的休憩点。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测核酸排队还要拿着红酒杯。
殊不知排队就像喝红酒一样,早已是上海人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上到奢侈品,下到葱油饼,只要想买就起码得排它几个小时。
还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在公交车站露营。
殊不知这也是上海人的日常习惯。
听着黑胶喝咖啡。
桌椅都是露营装备,车站就是简易帐篷。
虽说大部分上海人的朋友圈其实都在焦虑抢菜,但是这的确也呈现出了他们的某种生活习惯。
用网友@Gaga的话说就是:“上海人民周末活动除了切咖啡和噶闹忙排队,就是搭帐篷了。”
最近的疫情可能影响了前两者,却没有影响后者。
小区被封我就在绿化带搭帐篷。
居家隔离我就在家里搭帐篷。
即便没有搭帐篷的装备,我也要创造条件野个餐(全国刮起的野餐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室内阳光不足我就去阳台铺餐垫。
室内没有草坪我就借画册里的绿色下饭。
也难怪会有人调侃道,别说疫情了,就算世界末日来了上海人都能在诺亚方舟上野餐/露营。
如果你在疫情之前去过上海,就会知道沪上到处都是小蒙古。
“上海人民应该是对搭帐篷有什么执念,周一路边的草坪都能看到帐篷。”
“服了,滨江绿地下午五点多满满的车,路边也停满了,这么多人跟我像一块去了企图晚上错峰露营。”
“公园里的搭的帐篷比上海的楼盘都要密集。”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全国唯一一个搭帐篷要预约的城市,甚至比在医院挂号还要卷。
凌晨十二点放号的不在少数。
公园公众号的主要功能就是预约帐篷。
跟出门买菜都要化妆一样,上海人在露营这件事上也讲究仪式感。
装备的第一要求就是贵。
在上海人眼里,买贵的装备那就是露营,买便宜的那叫出门捡破烂儿。
第二要求就是齐全。
原因同理上一条。
除此之外,上海女孩还有审美的要求。
野餐的餐垫,食物的托盘,穿搭的衣服,甚至是食物和饮料,追求的主要不是实用,而是欧洲电影的氛围感。
法棍永远不会缺席。
滨江绿地还有默认不能玩“空手道”的要求。
没带个狗(或者滑板)你都不好意思去的。
甚至有的时候狗比人还多。
但是跟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唯独在露营这件事上,上海人是严于律己,宽以待环境的。
他们既不挑地方。
办公楼下可以搭帐篷。
商场门口可以搭帐篷。
马路边还可以搭帐篷。
他们也不挑天气。
大多数人只在阳光最明媚,温度最适宜的春天露营,而上海人一年四季都在露营。
阴天如此。
冬天更是如此(甚至还要过夜)。
他们更不挑有没有人陪。
就算是一个人,也能不怕麻烦的跑到深山老林里煮碗面吃。
就算实在条件不允许,他们绝不会就此躺平。
你见过地上长草的咖啡馆吗?
上海有。
你见过脚底下都是土的餐厅吗?
上海有。
电子篝火绝绝子。
有人说,这是因为上海人的布尔乔亚情结。
就像14世纪末法国菲比斯伯爵写的《狩猎之书》里面详尽地记载了当时欧洲贵族在外进餐的细节一样,露营是专属贵族的一种象征。
但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进程越快,野餐文化就越盛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