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本文字数5520,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后台回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本书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世界管理学大师、哈佛商学院知名教授,2011年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是根据他本人在哈佛商学院发表的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演讲整理而成,这场演讲被誉为“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重要的一堂课”。
当时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詹姆斯·奥沃斯和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的凯伦·迪伦,恰好聆听了这场演讲,深受触动,并与之共同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企业管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阐述人生规划问题。
书中指出:我们一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而是内心深处的满足;搞清楚什么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如何评价自己人生的关键。
01找到真正热爱的事业
乔布斯曾说: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
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小时候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那个时候似乎都有可能,比如,作家、科学家、运动员等等。但随时岁数的增长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梦想丢了,很少有人真的从事从小“梦想”的职业。
当我们脱口说出梦想职业的时候,我们真正了解它们背后的意义吗?
作者说对于这个问题,就是要进行“战略”规划,并且认为企业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个人同样应该有个人的战略目标。
要找到一份你真正热爱并且能够从中感受到幸福的事业,需要从三点开始。
1、“重点”原则
“重点”就是你做决策时的核心标准,即职业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真正激励你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可能最普遍的,就是经济或物质激励。作者认为,物质激励只在一些场合起作用,而不可能包打天下。
比如,一些高学历人才没有选择高报酬的工作,反而选择在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工作。
再比如,很多名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支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没有高收入,却有很强的工作满足感。这些人生选择都无法用物质动机来解释。
作者认为,物质激励可能只是我们从事某项工作的一个基础因素。除基础因素之外,真正的动力因素应该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也就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个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动机。
收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把收入作为求职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那么这份工作充其量只是你的谋生手段,不可能成为你毕业追求的事业。
那么,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的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赫茨伯格研究中的“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因为工作本身的因素让你感觉做了对工作有意义的贡献。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
只有找到你真正热爱的工作,你才会在工作中找到幸福。
2、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如何把握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
所谓“周密战略”,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周密计划,也可以说是预期机遇;而所谓“应急战略”,则是面对意外出现的机遇临时采取的措施。
战略不是对一些联系不紧密的事情进行分析,即不是在一次高级管理层会议上,根据当时能获得的最好数据及其分析来决定的,而是一个情况多样、难以控制的连续过程。
要找到一份既能给你动力,又能满足基础因素的职业是非常困难的,很少有人大学一毕业就找到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很少有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
我们的人生规划总是处在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相互交错和调整的状态,当应急战略被证明有效,就会快速上升为周密战略。
比如,作者在大一时的梦想是成为华尔街日报社的编辑,这是他的周密战略。可是在他申请这家报社暑期职位失败以后,恰巧得到了一个去咨询公司实习的机会。
这家公司承诺了一些令人诱惑的待遇,于是他决定暂时接受这份工作,这是他的应急战略。在他创业失败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选择重回校园,并且因此找到了自己钟爱的职业。
作者距离他的周密战略渐行渐远,而应急战略却一再占据优势,并且最终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所以说,在人生道路上,及时灵活地调整战略,其实是一件合理,而且也非常有必要的选择。
想寻找事业中真正起作用的方法,帮你清楚地预见未来,简直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还会很糟糕,因为它有可能会使你关上心门,把偶然机遇拒之门外。
当你仍在为事业考虑时,应该让生活范围大大拓宽,应该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为各种机会做试验,从而为找到支点做好准备,然后继续调整战略,直到找到既能满足基础因素,又能给你动力的事业为止。
3、你所实施的战略与你的最终目标是否一致
换句话说,你努力实现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作者认为,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资源配置是最关键的。
很多人无法成功,是因为他们不肯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或者他们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在了错误的事情上。
他们总是优先做那些能立即带来回报的事,例如升职、加薪、发奖金,而不愿把时间花在长期的工作上,或是几十年都看不到回报的事情上,比如养育孩子成才。
如果一个人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事业上,在他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妻子和他闹离婚,孩子和他不亲近,这种资源配置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作者认为,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常常无法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倾向,我们总是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能快速获得成就感的事情上,却忽略了那些对于长远发展有利的项目。
举个例子:
美国尽管所有人都知道,现有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福利政策弊病重重,却没有哪个众议院议员提出解决方案。
因为一旦有人提出减少福利,就等于把那些能够在高福利政策中得到好处的选民全都得罪了,因为一个提议被赶下台的代价是他们谁都不愿意承受的。
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
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
那么,找到了热爱的事业,要如何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呢?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促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作者认为,有效的企业目标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未来的“画像”,是管理者和员工在脑海中勾勒出来的企业将被建设成的样子。
二是员工对“画像”的认同感,只有当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工作理想取得一致时,他们才会主动投入工作,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三是衡量标尺,一个成功的企业通常都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让员工清晰评价自己工作的标尺。
这样员工可以对照这个标尺,时刻提醒自己沿着企业目标前进。一个企业确定怎样的目标并不是出自偶然,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思考和规划。
人生规划也是如此,那些领导社会改革运动的人都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机会和挑战。
在作者看来,实现未来“画像”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到底想要成为谁?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画像”中的自己并不是你想成为的人,就必须停下脚步,重新考虑和选择,否则就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一旦确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付出100%的坚持,能否为了成为这样的人而付出全部牺牲和努力。
生活中的诱惑无处不在。很多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比如,考试为了得到高分作弊。这无非是想让成功来得更容易些,“只犯一次错”的代价看起来总是很低的。
作者引用了边际成本的概念。也就是凡事一开始成本是很高的,但随着数量增加和进程拉长,成本会越来越低。
比如,苹果手机生产第一台的时候成本非常高昂,但是生产到第100万台的时候,成本就很低了。
作者说,这个思维的陷阱就在于,让人看不到“仅此一次”行为所要付出的真正代价。
很多人觉得只受一次贿根本没什么关系,可问题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开始纵容自己犯错,心中的价值观、道德观都会坍塌,一次犯错本质上就等于多次犯错。
所以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的毁灭不是瞬间造就的,而是多个“仅此一次”累积的结果。
举个例子:
尼克·里森是一名26岁的交易员,他因为积累了13亿美元的债务并使英国的巴林商业银行最终倒闭而名声大噪。
在谈及他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时,他用生动的语言告诉我们,是“仅此一次”的边际思维让他最终走上不归路的。
事后看来,一切均始于一个相对来说非常小的错误。他不愿去承认这个错误,相反,利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错误账户去掩盖错误。
这使他在欺骗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为掩盖损失下了一系列的赌注,但是它们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他需要以谎言去掩盖谎言。
为了掩盖亏损,他伪造文件,误导审计师编制虚假报表。最终,他走到了终点,从位于新加坡的家中飞往德国时,在机场被捕。
作者提醒我们,坚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破例一次“没有不良后果”所带来的窃喜将会诱惑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最终踏入深渊。
所以,避免人生中出现道德让步带来的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坚决不让它开始,跨过底线的第一步就是使你走上后悔道路的那一步。避免自己后悔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那就是当你第一次面临选择时,不要跨出第一步。
02如何经营好家庭
工作和事业给我们带来的是即时成就感,而家人给我们带来的则是长久的幸福感。作者说,我们和配偶、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样也需要投资和经营。
1、投资时间
要维持与家人之间长久的亲密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投资时间。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企业管理中的“好钱”和“坏钱”理论,把它们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行得通。
如果你只花了很少的钱,就发现自己投资方向是错误的,并且及时调整方向,这种情况下所投入的就是“好钱”。如果你把所有钱都投进去以后,才发现最初的策略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这就是“坏钱”。
作者认为,我们要花时间多陪伴家人,否则将永远没有机会投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我们快乐的真正源泉。不要忽视世界上你最在乎的人,要在你对这种关系有需求前就进行投资。
2、了解爱人的需要
作者认为,明确爱人的需求,是与爱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应该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我们的一生都在从事着一份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当别人的配偶。
很多人可能以为,做一个好丈夫就是要养家糊口,做一个好妻子就是要照顾好家庭。
作者认为,这种理解不能说全错,但起码是非常肤浅。当丈夫看到妻子不开心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觉得妻子大概太累了,我应该帮她干点家务。可事实上,妻子想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拥抱。
许多建立在无私奉献基础上的婚姻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只给对方自己想给的,却从不考虑对方想要什么。
3、培养孩子
作者认为,戴尔曾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笔记本生产厂商之一,后来因为频繁地外包失去了核心竞争能力。
归根结底,资源、应用流程以及组织行为优先顺序?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的三大能力。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应用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当中。
因此,作者认为,对于孩子来说,资源指的是他们从别处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应用流程指的是他们的思考方式。
他们通过上课听老师讲课,观察父母、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比如,一个孩子记住了父母的教导,要尊老爱幼,于是当他看到老人摔倒的时候,就主动上前把老人扶了起来。
比如,同样年龄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觉得,考高分是最快乐的事,而另一个孩子却觉得,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写生才是最快乐的事,那么这两个孩子在分配业余时间上肯定会不一致。
很多家长,忙于事业,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外包出去,这是错误的做法。一味关注孩子获取的资源,却忽视了对他们应用流程能力的培养,而这对他们今后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呢?
1、言传身教
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很深的烙印,逐渐形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果家长一边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一边却对自己的父母不闻不问,这样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2、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他独自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解决
家长出于疼爱孩子的考虑,为他们提供各种“现成”,久而久之,孩子的应用流程能力就会消退甚至丧失。
3、不逼迫孩子学习某种知识,而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家长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扼杀他们的天性。
4、家庭文化
文化是帮助我们缩小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有力工具之一,我们需要理解它如何对家庭产生影响,并且做好塑造它的准备。
作者认为,培养孩子的能力才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帮助孩子增长知识远远没有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来得重要,当看到有人偷窃,孩子会怎么认为呢?这涉及孩子心中的价值标尺,这是从家庭教育中孕育来的。
比如,教导孩子摆脱懒惰和无礼的行为,告诉他们你因为他们努力解决某个问题而感到骄傲,这实际上都是在塑造家庭文化。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家庭文化同样决定家庭成员的价值取向。
家庭文化一旦形成,孩子们不再需要做每件事之前都来征求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希望他们怎样做,怎样做符合这个家庭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渗透的过程,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家长们不要小瞧它,家庭文化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后的话:
事业重要,但是家庭更重要。不要忽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多投入些时间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真正的幸福由自己选择。
后台回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幼儿园教师(《做个快乐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 老人与海英文读书笔记(英语类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 四年级观后感作文400字(四年级读书笔记大全)
- 月人生的成语有哪些(人生成语大全4字)
- 西游记读书笔记15篇(读书笔记免费摘抄)
- 四年级读书笔记30篇(读书笔记免费摘抄)
- 《家》读书笔记(15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 人生就那么几十年说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下一句怎么说)
- 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是什么意思(聚散本是人生常态)
- 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意思?(六个字道尽人生真谛)
- 人生苦短是什么意思?苦是什么意思,短又是什么意思?(人生苦短后半句)
- 向往什么意思(人生何兮是什么意思)
- 人生亦如此是什么意思(我亦怎么解释)
- 人生开挂什么意思(人生像开了挂一样是什么意思)
- 圆通快递查不到物流信息能收到货吗(YT开头的圆通快递查不到)
- 人生若只如初见下一句接什么好(人生若只如初见相逢何必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