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馆-读书笔记】自欺欺人
? ? ?一个人的言论,就代表他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来讲,言语是表达到外面的思想。
? ? ? 禅宗的公案里,有四个字形容那些一天到晚不怎么讲话的人,就是“其声如雷”,虽然嘴巴没有讲话,但是他一天到晚自己在跟自己在心里对话,打雷一样,声音大得不得了。他在心里头,自问自答,自己发脾气,自己开玩笑,自己后悔,人只要有生命就有思想,思想是心里头的言语,言语一旦说出来,顺着言语的味道也就能窥见一个人内心的模样,故有云“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
? ? ?聪明人总喜欢看别人,察言观色,身体语言,前言后语,无不分析的入木三分,但是人却不喜欢看自己,觉得所有的技能都是为了从“我”出发,为我所用,既然为我所用,又何必看自己?犹记得陶渊明笔下有言“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人这一生大多都是在自欺,欺人,被人欺。每一个欺骗别人的人,都是先从欺骗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 ? ? 你可曾欺骗过自己?
? ? ? ?自古以来,我们的很多审美都很有意思,比如园林,设计上总要曲经幽远,廊腰缦回,绕了一圈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文章,总要旁征博引,弯弯绕绕,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后一语点题;谈话,总要试探口风,引申比拟,话中有话,让听者揣摩,从不一语道破……这种方式的副作用就是:我们都很含蓄,不好意思直抒胸臆,总要把自己的那点意思遮遮掩掩,要把自己的人性披上“文雅”“规矩”“道德仁义”“爱”的外衣,在人情世故中曲曲绕绕,耗费精力,一句话在心中要迂回加工很多次才能说出口,这其中枉费了多少心血,消磨了多少精力。古书虽然价值连城,但放在书案上久了,也是要发霉的,读书的人可能会吸走霉气,中了“书毒”,传统的好东西,也有它的副作用,看不到副作用,就会中了“书毒”。
? ? 为什么自古的王道推崇“仁君”?因为这填补了人性卑劣的一面,你要百姓臣服你,你就要“仁”,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好的都给别人,最差的留给自己,正因为老百姓没有这样的胸怀气度,所以只能是老百姓,但是百姓的人性是自私的,谁要做君,就用仁来填补这个自私,老子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对百姓,“俭”是要求自己,“不敢为天下先”是要把好的让出去给百姓。
唐 李隆基书写
? ? 你可曾看到过自己的本性?
? ? 作为家长的你,有多少次是打着“爱”“家长威严”的旗号,把自己的情绪倾倒给了自己的孩子,你一边伤害着他,还一边觉得自己是为了他好,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谈谈话,看看孩子的内心,也许作为家长的你,会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