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指哪些国家和地区(中东指哪些国家?)

中东指哪些国家和地区

中东是一片永远不会缺少爆炸性新闻和历史事件的热土,因为脚下黑色黄金——石油的存在,20世纪以来中东一直都是列强们的竞技场。

常年不断的战争和国际政治的博弈,连带着中东各个国家都经常性的在国际性媒体上抛头露面,比如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等。

可有一个国家同样位于中东,而且紧靠着非常重要的霍尔木兹海峡,但是这么多年来却鲜少有人关注,这个国家就是阿曼苏丹国

这么多年来,阿曼低调得仿佛不像一个中东国家,任凭周围再怎么打得热火朝天,都仿佛和它没一丝一毫的关系,只是这样埋头发展,然后让所有人吃惊。

阿曼的历史

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尖角,陆地上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及也门相邻。

阿曼北端有一块飞地穆珊达姆角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全国面积3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大部分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

阿曼虽然西部有漫长的陆地边界,但是因为鲁卜哈利沙漠的存在,所以在历史上阿曼往西的交通可以说是被隔绝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曼可以说是海岛国家,因此自古以来这里都是重视商贸,也是远近闻名的商贸中心。

不过正因为地理位置突出,阿曼也很早就遭到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16世纪初,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洋就占领了大片阿曼沿海地区,后来的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成为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海域的重要贸易据点。

过了一百多年,阿曼人终于赶走了葡萄牙人夺回了马斯喀特,但因为内战的爆发,让波斯人渔翁得利占据了阿曼沿海。

直到1744年,赛义德家族赶走波斯人并建立了阿布·赛义德王朝,现代阿曼的雏形也由此形成。

赛义德王朝的几代苏丹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甚至将扩张领土到达了非洲,拿下了东非重要岛屿桑给巴尔,并在东非沿岸建立了一系列的根据地。

但好景不长,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西方的蒸汽船频繁往返于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击垮了阿曼人的在印度洋水域的传统航运贸易,就跟历史上所有封建国家遇上西方先进生产力一样,阿曼迅速衰落。

而这个时候,正是英国确立全球帝国的时期,阿曼又面临内忧外患等一系列难题下,权衡利弊之后,只能选择进入英国的殖民体系,以换得英帝国对它的保护。

不过到了二战结束后,世界反殖民的大趋势已经形成,阿曼国内也发出了要摆脱英帝国统治的声音。

可是因为国内各利益团体的取向不同,对于未来国家方向意见不一,所以在争取独立之前,阿曼内部先爆发了一场混乱的内战。

而跟今天的叙利亚一样,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背后都有大国的影子:赛义德家族有英国支持主张继续实行君主制;

内陆的伊巴迪叶派找来沙特撑腰,要求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南方的佐法尔解放阵线则有苏联、中国的援助,希望废除君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惨烈的内战持续了二十年,直到1975年才告结束,而笑到最后的正是赛义德家族。

赢得最终胜利阿曼苏丹卡布斯·赛义德趁着胜利之势,大幅扩张苏丹权力,将大量的贵族吸收进内阁之中。

并颁布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内阁成员全由苏丹任命,而苏丹无需与任何政府机构协商而颁布法令,有权否决内阁的任何决定。

也因为这些规定,阿曼至今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绝对君主制国家,而卡布斯也一直掌握着国家大权直到2020年逝世。

灵活的外交

在阿曼内战的末期,英国也对无休止的海外战争感到厌倦,于1973年撤走了在阿曼的最后的驻军,这让阿曼从此独立。

而独立后的阿曼依旧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这是历史经验的结果——因为显而易见,没有西方的支持,赛义德家族是赢不了内战的。

所以,当美国取代英国开始填补中东的权力真空的时候,阿曼表现得非常配合,比其他阿拉伯国家要积极得多。

1980年,阿曼与美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与美国签署安全合作协议的海湾国家。

同时也是第一个与美国签署军事协议的海湾国家。

两伊战争期间,阿曼为美英提供后勤基地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阿曼又成为美英的重要军事基地。

阿曼对美国各种政策的配合,也包括了和以色列建立关系,1993年阿曼就和以色列开始正式的外交往来。

1995年,更是允许以色列政府在首都马斯喀特建立贸易代表处,这在清一色坚决抵制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里,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虽然其他阿拉伯人对阿曼的“灵活”多有怨言,但这样做的的确确为阿曼争取到了非常宽松的外部环境。

所以即便卡布斯·赛义德是一个典型中世纪的专制君主,向来鼓吹民主的美国人也完全装作看不到。

除了与美国关系密切,阿曼在地区事务中奉行中立政策,不希望得罪任何一个区域强国。

像是两伊战争期间,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支持伊拉克,但阿曼却依然保持和伊朗的关系。而在海湾战争期间,虽然阿曼给美国提供军事基地,但同时也和伊拉克保留沟通管道。

但是,卡布斯也知道,一个友好的外部环境能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定,但可保不了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内战让阿曼百业凋敝,阿曼还需要找到经济发展的道路。

阿曼发展

说起海湾国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石油、土豪、有钱之类的词语,但令人意外的是,阿曼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和这些词沾不上边。

阿曼发现石油在海湾国家中是最晚的,迟至1963年才发现了境内的第一口油田,而这个时候中国的大庆油田都已经开始正式投入生产了。

而对阿曼来说,即便发现了油田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战争严重伤害国内经济,也降低了外国投资意愿。

而等到1975年内战完全结束,阿曼还是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在海湾地区排名垫底,全国上上下下现代工业企业的数量,两只手也能数得过来。

所以,1970年继位的卡布斯知道,阿曼没有条件闭门造车,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于是在阿曼政府致力于推行开放政策,鼓励私人的经济参与和国外投资,与国际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让阿曼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状态。

同时石油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为阿曼政府推行现代化改革提供了底气。

政府开始大量投资建设现代工业企业,比如:1975年,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兴建马特拉面粉厂,在奈兹瓦和鲁斯塔格投资兴建椰枣加工厂,1977年兴建阿曼水泥公司、莱苏特水泥公司。

政府的行动也带动了人民办厂置业的热情,大量的小企业在全国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到了1996年,阿曼已经有工业企业1400家,其中雇佣劳动力不足10人的中小企业1100家,整个工业吸纳劳动力2.6万人。

而支撑工业劳动力增多的一是环境,二是教育,毕竟只有接受了现代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产。

卡布斯·赛义德从继位开始就非常重视教育。

在他当政的第一年,阿曼政府立刻兴建13所小学,而对于阿拉伯国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3所还是女子小学,阿曼今后也一直对女性接受教育持开放的态度。

1972年,政府继续兴建4所初中,包括3所男子初中和1所女子初中。1973年兴建第一所男子高中,1974年兴建第一所女子高中。

1986年,建成苏丹卡布斯大学,包括教育与宗教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商业与经济学院。1993年,苏丹卡布斯大学的学生达到3600人,其中女性占65%。

阿曼政府将大量石油收入投向教育领域,把三分之一的公共开支都投进了教育,并规定国民从学前教育到大学一律享受免费教育。

同时还鼓励私人投资办学,作为对国家公立学校的补充。

到了2005年,阿曼公立学校有1038所、私立学校142所、普通教育学校 608所以及特殊教育学校3所。

阿曼长期的扫盲教育最终得来的回报,1997年,阿曼成年人识字率为67%,这个数据在中国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于40年前全国只有3所学校的阿曼来说,这个成绩弥足珍贵。

和教育一样得到重视的还有医疗,1970年以前,阿曼的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

当时,仅在马斯喀特有2家小医院,区区12张病床。接受过现代医学训练的医生,全国只有13位,算上护士加起来还不到100人。

但医护数量少,疾病可一定都不少,国内霍乱、伤寒、肺病、天花等等疾病到处肆虐,阿曼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同时期阿曼人平均要比中国人少活10年。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国民,自然什么发展都谈不上。

所以,1970年卡布斯上台后,就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政府的重点项目之一。

而在卡布斯执政期间,国家公共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政府更是花大价钱在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截至2005年底,阿曼国内共有49所医院,4500多个病床,13个转诊医院,124个康复中心和12家综合诊所,人均寿命则提高到74岁。

阿曼国民享有的全面、高效的免费医疗保障体系同样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年度报告指出,阿曼的医疗卫生水平取得巨大进步,在提供最佳的全面医疗护理上位居世界第八。

苏丹与民主

海湾战争后,中东各国的原有体制都出现了松动,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卡布斯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

在战争之前,阿曼有一个类似于民主国家议会的协商会议,但所有成员不是民选而是都由苏丹指定,协商会议也没有立法权,协商的内容只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的问题。

到了1993年,协商会议成员增至80人,任期3年,最重要的改变是其中部分成员改为选举产生,虽然协商会议主席还是苏丹任命,但两名副主席和专门委员会主席已经通过协商会议成员选举产生了。

同时会议不再对外保密,而是在电视上公开进行。协商会议可以讨论所有立法活动,有关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立法草案在呈交苏丹前,都要通过协商委员会审议。

而且妇女获得了参加协商会议的竞选资格,这在海湾国家是绝无仅有的。新的协商会议行使有限的权力,标志着普通民众开始了初步的政治参与。

卡布斯对一定的民主参与开了绿灯,他说:“首先,我们希望阿曼国民能够为民主事业作出贡献,让所有公民都参与到国家建设和决策中去。我们保证所有合法公民,无论男女,都有选举权。”

不过这“需要循序渐进”,因为“目前的时代决定了这一情势”。

1996年11月,阿曼通过《国家基本法》,这也是阿曼的第一部宪法。基本法强调男女在教育、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层面所享有的权利。

基本法规定从2002年11月起,每个年满21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2000年,阿曼举行了首次协商会议选举,包括数名女性在内的约600人参与竞选。

在推进民主化改革的同时,卡布斯还非常注重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他经常深入到阿曼社会底层了解国民的生活,这就是卡布斯的“亲民之旅。”

每年亲民之旅长达数个星期的时间,苏丹会到各地视察民情,让民众都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并提出建议。

卡布斯的亲民之旅通常从首都马斯喀特出发,途径阿曼各个地区,在佐法尔省萨拉拉结束。

在大臣和顾问们的陪同下,卡布斯每走访一个城市,都要和当地居民进行互动交流。他接见当地政府官员和领导人,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种问题。

亲民之旅的效果非常好,普通老百姓对苏丹充满好奇,也希望能和卡布斯近距离交谈,直接对国家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这种互动中,平民和卡布斯的关系便逐渐拉近。

所以,亲民之旅成为了阿曼国民热切期盼的活动,阿曼人都以见到卡布斯为荣,更加拥戴卡布斯。

卡布斯则这么评价亲民之旅的意义:“我们要亲自来看看你们的生活,商讨和倾听你们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

另外,卡布斯鼓励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并身体力行,十分重视妇女参与政治事务。

阿曼是第一个任命妇女担任驻外大使的阿拉伯国家,并吸收多名女性进入内阁,其中不乏重要职务,比如首席检察官这样的职位,2005年,卡布斯任命的驻美大使也是一位女性。

不可讳言,卡布斯的统治不乏一些帝王心术的表现,民主化的改革也从未影响到自己作为苏丹的绝对权威。

但也必须承认,也正是卡布斯在内政外交上的灵活开放,使得阿曼从一穷二白变成了现在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000美元的高收入经济体。

所以从阿曼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知道,国家发展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符合历史潮流和本国国情,才是最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纯粹随性的悠远情怀——阿曼苏丹国;骆昌芹;青春期健康;2020(05);

与中东指哪些国家?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