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柳生魁

西散南国文学
审核|魏来安
编辑|徐永良
图片|网络
重庆印象
作者|柳生魁
初遇重庆,仿佛跟心仪的人进行的一场约会,令人激动不已!
乘坐着大巴,或者步行,像一条鱼儿一样畅游了几天后,我爱上了重庆这座美丽的城市。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片山
去过很多的城市,走过的都是平坦宽阔的马路。重庆的城市道路跟别处是迥然不同的。除了一些地方的马路宽阔之外,很多的马路都显得局促狭窄,并且是很多的坡路,时而上坡,时而下坡。这样的道路是跟城市建筑依山而建密不可分的。“山城”重庆,是闻名天下的。在重庆,你会看到,山下是高楼,山腰有建筑,即使在高高的山顶上,依然有几十层的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看惯了平地上建起的雄伟建筑,初见重庆的高楼大厦,真的难以想象出这么多鳞次栉比的雄伟建筑是怎样修建起来。通过观察了解,我才知道,这跟重庆的地势和地质特点有关。
不能不赞叹,重庆,是名副其实的“山城”。这座城市,就是依山而建或建在山上的。山在城下,城在山上。山是一座城,城是一片山。山,用它宽厚的脊背撑起了一座从古至今不断发展的城市;城,容纳着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生民坐落在一片山上。
夜晚的重庆,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山城”。华灯初上,山城就是一个灯火璀璨、流光溢彩的世界。站在宾馆的窗边,或者行走重庆的街头,或者漫步江边,都会看到周围全都是灯光。这些灯光从千家万户的窗户里透出来,从街头的广告牌上映出来,从亮化的建筑物上射出来,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倒映上来。这时候,眼中的山城就是另一种景象,山是灯光闪烁的城,城是五颜六色的山。灯光从水面一直亮到空中,引颈仰望,夜空里的星星和山顶高楼上的灯光交相辉映,竟让人难以区分是灯光还是星星。此刻,山与城融在一起,城与山浑然成为一体。
山水相依雾笼城
如果说,山是美丽重庆的身躯,那么水就是滋养美丽重庆的乳汁。
重庆的山,跟很多地方比起来,不算高大巍峨。茂密植被覆盖下的石岩,是它坚不可摧的骨骼。
长江和嘉陵江奔流不息,它们像两条大动脉,环绕重庆流过。有了江水的哺育和滋润,重庆就像一个清纯女子,身体的每一块肌肤上都充满着水分,水灵灵的,美丽可人。
山依着水,水恋着山。滔滔江水在宽阔的两岸之间穿过,江面上的水汽升腾起来,在山间氤氲,在城市的上空弥漫开来,似云,又似雾。天阴或者下雨的时候,整个重庆全城都被雾气笼罩着。这时的重庆,就像一个面罩轻纱的害羞女子,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上午的山城还是雾的世界,只有到中午或者下午,气温升高,雾才会慢慢地退去。人们就可以看见太阳那灿烂的笑脸,能感受到阳光普照下的那份温暖。
下午四点左右,天气晴朗,我们在朝天门13号码头参观,几艘巨大的客轮停泊在平静的港湾里,客轮上的编号和汉字都清晰可见。一番留影后,移步至“朝天门”。登上城楼,但见嘉陵江在这里汇入长江,烟波浩渺。远处的江面上,弥漫着水汽;对岸的山,山上的树木,沉浸在一片朦胧的水汽里,又是一个雾的世界。回首来时码头上,一片清明;再看眼前朝天门,云山雾罩。自然的神奇,山水的杰作,不禁让人叹为观止!
巴山渝水育文明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好是到这个地方的博物馆走走看看。每到一个地方,我总会去参观那里的博物馆,到了重庆,我也没有例外。
走进“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三峡阴晴雨缺、三峡魂魄豪情、三峡风云际会、三峡水利工程、三峡百万移民、三峡文物抢救等有关自然造化、人间奇迹、壮丽画卷的画像、雕塑、展板、三维动画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对三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
作为三峡西起点的重庆,另一个展厅专设展区,命名为“远古巴渝”。文明重庆的历史画卷在这里渐渐展开,让我们更多、更好的了解了重庆的前世今生。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代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
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奴、宾、共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这里的农业起步较晚,峡江地区的山地农业和渔猎并存的经济形态,一直持续到青铜器时代。巴人面临强敌和自然环境的挑战,抗争和奋斗一直伴随着他们。青铜文化中,兵器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巴人尚武善舞,早在商代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就以“歌舞以凌殷”著名。汉高祖定三秦,仍以巴人之师做前锋,并命宫廷学习其歌舞,称之为“巴渝舞”。此舞历经多次演变,使用到隋,成为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宫廷武舞。巴渝舞在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伴奏下,节奏感强,气势逼人,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有:“金鼓迭起,铿锵铛磬,洞心骇耳”的句子。
巴文化是重庆地区进入文明时期的第一个文化,是重庆地域文化之根。巴国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原文化逐渐融合了巴文化,并使之成为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时间的长河里,史前记忆无可避免的存在盲点;人类的情怀里,血脉的涌动从来都不会停滞。巴山渝地的古文化遗存,不仅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也引起了现代人强烈的文化共鸣。 忠肝义胆红岩魂
对于重庆,稍有中国现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它还叫“陪都”。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民政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是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
相信每个游客和我一样,来到了重庆,就一定要对“红岩精神”做了注脚的几个景点游览一番。
从宋庆龄故居陈列馆到周公馆,从桂园到红岩,从白公馆到渣滓洞,一路上,我沿着先辈们、先烈们的足迹,追寻着他们所走过的路,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些令人向往而又难忘的地方。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宋庆龄故居陈列馆(保卫中国同盟旧址),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41年被日机炸毁后,于1942年重建。同年,保卫中国同盟委员会在这里重建。在宋庆龄先生的领导下,“保盟”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介绍中国抗战的的形势和需要,呼吁国际援助,组织募捐、义卖、义演活动,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战期间,宋庆龄利用自身特殊的身份和崇高的声望,积极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在国共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曾家岩50号,是1939年2月,邓颖超以周恩来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用为周恩来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关在城内的办公点,对外称“周公馆”.在这座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的建筑内,周恩来开展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等工作。也在这里,周恩来经常会见柳亚子、张澜、黄炎培、沈钧儒等各界知名人士。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这里曾会晤蒋介石;1946年5月,南方局移驻南京,这里,成了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和公开的四川省委机关驻地。
桂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将军的公馆。张治中迁入居住时,亲手种下桂花树,由于其父名“桂徵”,故将此院命名为“桂园”。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特地将小院让出,作为毛泽东办公会客场所。毛泽东、周恩来在此会见各方人士,这里也是国共谈判的场所之一。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双代表在这里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布展于陈列馆内,采用了珍贵的南方局革命斗争历史文物图片资料1000余件,运用伟人蜡像、艺术场景、大型声光沙盘模型、多媒体影视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反映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南部中国地区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1939年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白公馆作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被移往附近的渣滓洞。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人犯”又迁回白公馆关押。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都曾被囚于此。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里发生的一切仿佛都在昨天。静默的建筑,还以原来的姿态站立在那里。建筑中的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器物、一尊尊雕塑、一块块展板,无声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在这里,在重庆,在中国,正是有像这么多数不清的,有忠肝义胆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才有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改变和发展。“红岩魂”就是“中华魂”,“红岩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以万分崇敬的心情向先辈们和先烈们致敬! 舌尖最恋火锅味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一股诱人的麻辣香味总会飘到我们的鼻翼,然后触动我们的味蕾,叫人口内生津。那便是闻名天下的重庆火锅的味道。
重庆人吃火锅,是受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潮湿的生活环境影响,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历来讲究吃、研究吃的国度。正是因为不同地域影响下有不同的饮食文化,重庆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火锅文化”。
作为北方人的我们,受到“火锅文化”的影响,也吃火锅。在以前,火锅底料和重庆截然不同,下锅菜大多以猪、牛、羊肉为主,辅以蔬菜。近十几年来,交通便利,交流加快,加之重庆火锅走出本土,连锁加盟,五湖四海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重庆火锅的味道。但是,到了重庆,当你吃了地道的火锅之后,你就会知道,我们平时吃到的火锅,已经是带有本地口味的,变了味道“走了样”的重庆火锅。
穿行于摩肩接踵的“磁器口”明清古巷内,各种重庆传统工艺都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其中包括传统美食,也有现场捣切辣椒的。那切碎的辣椒色泽光鲜,微辣却香气扑鼻。重庆火锅的底料就是采用这样的辣椒,配以其它原料制作而成。在重庆,当你走进火锅店吃火锅,看见锅内的汤里漂浮着一层辣椒红,下菜后吃起来却是香而不太辣,还带着一点麻味,这才是正宗的重庆味道。
位于重庆渝中区的重庆壮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米氏火鱼”,应该是重庆火锅产业中的佼佼者和领跑者。据总经理陈锐介绍,他们已经在全国各地有近三十个连锁店,“火鱼”是在原来重庆火锅上的继承和创新,既继承了传统重庆火锅的特点,也根据时下流行的烧烤,把两者结合起来,变成火锅中以鱼为主要食材,辅以蔬菜,火锅外为铁板,做铁板烧烤,可以烤肉,烤面点等。火锅鱼和铁板烧烤合二为一,迎合了很多食客的口味,成了重庆的一处网红打卡之地。吃着美味,听着讲解,我们无不对陈经理的别出心裁赞口不绝,同时,那火锅鲜美的味道永远地留在了记忆深处。
吃了好几天火锅,似乎还是没有吃够。对于我这个“吃货”而言,那重庆火锅的味道,是我的舌尖永远地思念和眷恋。
带着深深的依恋,我离开了重庆,跟这座美丽的城市作别。几天来,美丽山城的倩影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我是爱上这座城了!因为歌乐山是她挺拔的身躯,嘉陵江和长江是她的双乳,火锅是她炽烈的嘴唇,巴渝文化是她的内涵,红岩是她的灵魂!
作 者 简 介柳生魁,甘肃省永登县人,永登县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南国作家学会会员、理事,《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齐鲁文学》签约作者。散文、诗歌发表于《西散原创》《西部散文选刊》《鸭绿江》《青年文学家》《散文诗世界》《齐鲁文学》《南国文学》《东方散文》《天府散文》《读者美刊》《南国红豆诗刊》《祁连文学杂志》等纸刊和公众平台。散文《永驻灵魂深处的板胡声》入选《鸿烈—2019西散原创年度优秀作品精选》,散文《榆树的文字》荣获《中国散文网》举办的“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散文《深秋的白土咀》荣获“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金笔奖。
投稿邮箱
西散南国文学社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南国散文》投稿邮箱:2155074933@qq.com
《南国红豆诗刊》投稿邮箱:528784663@qq.com西散南国文学社签约作家
杜明月 龚铃洲黄祥银王亚欣赵达
徐非也 葛张尚洁 张译丹 郭榕亭
王志娇 史忠华张小利 张忆苏 杨飞
朱钟昕 刘瑞敏黄晓梦 刘胜彪 许江
张靖
(名单持续添加中……)
西散南国文学编委
总顾问:刘志成
特约学术委员:李汉荣 杨年华
顾问:林膑 董守和 成再耕 邓复华 依凝 丁铭春 王征祥 周耀华 熊建华
刊物艺术总监:龙怡珍
微刊艺术总监:陈超 曾寿
艺术顾问:王远笑 罗强英 胡瑞忠 左上勋 邓英
名誉社长: 孟甬 陈锐
社长: 卢小夫
副社长: 李景
执行主编 :若兰
常务副主编:妙妙
副主编:孟丽华 肖龙 段鹏尧 魏来安 陆悦
编辑部主任:黄传安
编辑部副主任:滕新晶 叶彩虹 王亚欣
审核部副主任:刘瑞敏 陆悦 魏来安
推广部主任:吴人民
推广部副主任:杨雯兰 赵永富
策划部主任:冯永谦 许江 吴开岭
财务部主任:李惠
编委:杨青 次央 問問 胡文举 傅沐辉 秦辉 小黑 龙玉波 袁非 独孤白黄苇 卫云 吴秀珍 陈立国于春生 彭道德 夏桐柏
单位支持:
一、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二、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
三、CCTV我爱你中华网络电视频道《放飞梦想》栏目
四、中国现代作家协会
五、北京写作学会
六、辽源市东辽作家协会
七、白城市镇赉作家协会
纸媒支持:
《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文学》《中国现代文化报》《白鹤原》
网站支持:
CCTV我爱你中华网络电视频道、中国创新文学网、《人民日报》人民号、搜狐、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百家号、一点资讯、《中国现代文化报》、315消费文化网、中国现代文化网等。
编辑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商务厅13层
邮编:850000
《西部散文选刊》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67/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213
敬请关注南国文学
版面设计:問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