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石壕吏教案一等奖,石壕吏教案全国一等奖?
优质回答: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的情怀?何以见得?
杜甫著名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何以见得?
(原创)杜甫的巜新安史》、《石壕吏》、《潼关吏》是著名的三吏,这首《石壕吏》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是杜甫从兴安去潼关经过石壕村,看到村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石壕村在河南省陕县(现在叫什么县不清楚)东七十里。作者描写了途经石壕村夜晚投宿住在这个村里,所看到的情景。
这首诗首先点明了怎么看到这个情景的,是因为”暮投石壕村”。看到什么呢?”有吏夜捉人”。
接着作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老翁踰墙走”,老头子越过围墙逃走了,老婆婆走出门来应付抓人的官吏。这个官吏”一何怒”,发出愤怒的声音,老婆婆悲哀地哭诉:”三个儿子都去邺城当了兵,有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书信说,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在战场中战死,我们还活着的人是凑合着过日子,生活也是艰难无望的,死了的已经永远死去了,不可复活。家中沒有什么人了,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孙子的妈妈倒是沒有去当兵,但是出门沒有一条完整的裙子。我这个老婆婆气力虽然衰竭,愿意跟着你们,到河阳去服役,我去了还能够给部队战士当炊事员”。
老婆婆说完后,在这更深人静时,只听到抽泣的声音。到天亮时老妪跟老翁告别后就走了。
通过杜甫这首《石壕吏》,作者用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县吏深夜抓丁的残暴。一家三个儿子都被征去当兵,其中两个已经战死,老头子看见抓兵的来了闻风而逃,老婆婆便被抓走。通过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官吏抓人的凶恶和残暴的刻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战争残酷到抓兵不论男女老少的程度。
这首诗表现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作者对战乱中的人民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说是”爱”也未尝不可!同时,作者对”安史之乱”也深恶痛绝。从侧面也希望国家不再动乱,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思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其他网友观点
题主问的是具体到《石壕吏》这篇五言诗中作者杜甫抒发的情感,那么我认为它主要体现的是——爱民的情感。
人民和国家不是对立的,人民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在安史之乱那个“国将不国”的特殊历史阶段,代表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国”实在已经算不上什么“国”了。
下面我谈一下理由,就先从《石壕吏》所属的三吏三别组诗开始吧!
三吏三别组诗的总体特点。
三吏三别都作于安史之乱中的公元759年。从洛阳到他正任职的华州(公元758年被肃宗派到华州作司功参军)的路上,他一路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满目都是老翁老妪、征夫怨妇扭曲痛苦的面容。杜甫把自己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化作三吏三别组诗,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六首诗既描写了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排解的痛苦。
国家受外族的侵略,不反抗不能救国家的危难,要反抗就需要人民参军抗敌。但是统治阶级的无度役使,使人民在饱受外族凌辱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己国家的内部摧残,可谓雪上添霜,不得聊生。
三吏三别中其它诗和《石壕吏》的不同。
他爱国,他拥护朝廷。但正是这个朝廷,和平时剥削人民,国难时不仅救不了人民,还四处搜刮物资,泯灭人性的奴役人民。所以,在《石壕吏》中他已经做不到再为统治阶级遮遮掩掩了,实实在在的揭露和痛斥了出来。
我们来看《新安吏》中的这一段: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前面杜甫描写的新安因为人少,成年丁壮不够数,就征用了一批孩子。但是我们引用的这一小节,就是杜甫在为这件事的残酷开脱:屯军只在很近的洛阳,工作不是很重,王师对于士兵很体恤,大将军郭子仪就像父兄一样友善……
在《新婚别》中,新婚的妻子痛苦的别离丈夫时,还不忘勉励他:“毋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他想的很周到,他极爱人民又爱国家,他要为双方说话。
同样的情况在《石壕吏》之外的几篇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就不去一一举例了。
总体上,他总是在综合的考量眼前的一切。努力平衡着人民和国家利益在此时体现出矛盾。
然而,《石壕吏》终于失去了这个平衡……
《石壕吏》不再为统治阶级找任何开脱的理由。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石壕吏》,中国人几乎人尽能诵。如果能你可以,咱们就开始背诵吧: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在亲眼目睹了官府差吏的残酷和老妇一家凄惨的现状后,杜甫终于什么也没有辩解。对于统治阶级,他实在是无语了。
诚然,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但是,《石壕吏》却比较特殊,它通过对于客观现实的忠实记录,强烈的表明了自己对于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于统治阶级残忍役使人民的失望。这一次,他没再为统治阶级找理由,只表明了爱民的情感……
其他网友观点
《石壕吏》是杜甫为官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诗赋。中心思想是同情当朝的民众,不堪官府的徭役,揭露了官府压榨劳动人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独与老翁别”……从这些形象的词句中,看出杜甫眼中发生了夜晚抓人的场景,说明连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妇人,也不放过,抓去做了苦力。深刻揭露了官府的残暴和无情。
总之,杜甫是体恤民情的,鞭策官府的暴政,满怀同情的声援劳动人民,提醒官府体察民情,本身也是爱国行为。
其他网友观点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其他网友观点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了他忧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杜甫生长于大唐,亲眼目睹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全过程,经历了安史之乱所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石壕吏》所描写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百姓的遭遇。在诗中,他以深刻犀利的笔触,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无情的欺压。
杜甫虽然痛恨统治阶级的昏庸和残暴,但他依然为了大唐的安定和繁荣恪尽职守。杜甫的这种精神,是旧时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精神操守。
一,《石壕吏》原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石壕吏》,是杜甫以被贬之身践行爱国之实,表达爱民之心的双重表现。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赶赴华州,《石壕吏》是他《三吏》中的一首,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书写的写实性诗作。
杜甫作《石壕吏》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他因国家的灾难而奔波劳顿,他为百姓的灾难所痛心疾首。在诗中,他即没有抒发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夹杂任何的议论评判,以写实性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安史之乱所带给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
杜甫即为国忧,更为民忧,他忧国于大厦将倾,忧民于难以为生。为国、为民、为家,他带着被贬的愤恨,依然义无反顾,孤身历险,晓行夜宿,只为恪尽职守;他目睹亲闻百姓的灾难却无能为力,只能以手中之笔,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再现百姓水深火热般的地狱生活。这无疑是对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所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无情鞭挞。
在诸多的诗评中,人们所忽略的重要一点是,杜甫以被贬之身,依然在为国效力,“暮投石壕村”;他目睹百姓的灾难,更加义无反顾,“天明登前程”。所以说,《石壕吏》是杜甫践行爱国之实,表达爱民之心的双重体现。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中的其中一首。
在《石壕吏》中,诗人表现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史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
诗中的老妇,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尽管她为了平叛已经献出了自己两个儿子的生命,但到头来,连她自己也不能幸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翁“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而老婆婆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走,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抓走,儿媳泣不成声。诗人在沉默中表达了对暴政的无声控诉。寄托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杜甫在《石壕吏》所表现的情怀,既是忧国,也是爱民。
诗人在谴责统治者乱拉兵的同时,又怀着痛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他在《新婚别》中写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忧国与爱民,看似非常矛盾,但又无法分开。
“民为邦本”。老百姓不得安宁,民不聊生;国家也就岌岌危哉。
可国家在岌岌可危之时,老百姓也有舍家卫国的义务责任。
忧国,因为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有可安康。
爱民,因为只有民心所向,国家才能强大。
作为诗人,对于国遇叛军的危难之时,没有美化现实,如实地揭露了现实中老百姓的苦难,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体现了作者的爱民情怀。
同时,没有百姓去参军英勇平息叛乱,国家便会变得支离破碎。
没有国哪有家呀?
所以诗人杜甫在《石壕吏》所表现的情怀,既是忧国,也是爱民。
杜甫的一生留下了1400多首诗,其中很多诗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的真实面貌,因而被称为“诗史”,又因为这些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因此人们尊杜甫为“诗圣”。
其他网友观点
题主问的是具体到《石壕吏》这篇五言诗中作者杜甫抒发的情感,那么我认为它主要体现的是——爱民的情感。
人民和国家不是对立的,人民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在安史之乱那个“国将不国”的特殊历史阶段,代表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国”实在已经算不上什么“国”了。
下面我谈一下理由,就先从《石壕吏》所属的三吏三别组诗开始吧!
三吏三别组诗的总体特点。
三吏三别都作于安史之乱中的公元759年。从洛阳到他正任职的华州(公元758年被肃宗派到华州作司功参军)的路上,他一路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满目都是老翁老妪、征夫怨妇扭曲痛苦的面容。杜甫把自己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化作三吏三别组诗,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六首诗既描写了人民的苦难,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法排解的痛苦。
国家受外族的侵略,不反抗不能救国家的危难,要反抗就需要人民参军抗敌。但是统治阶级的无度役使,使人民在饱受外族凌辱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己国家的内部摧残,可谓雪上添霜,不得聊生。
三吏三别中其它诗和《石壕吏》的不同。
他爱国,他拥护朝廷。但正是这个朝廷,和平时剥削人民,国难时不仅救不了人民,还四处搜刮物资,泯灭人性的奴役人民。所以,在《石壕吏》中他已经做不到再为统治阶级遮遮掩掩了,实实在在的揭露和痛斥了出来。
我们来看《新安吏》中的这一段: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前面杜甫描写的新安因为人少,成年丁壮不够数,就征用了一批孩子。但是我们引用的这一小节,就是杜甫在为这件事的残酷开脱:屯军只在很近的洛阳,工作不是很重,王师对于士兵很体恤,大将军郭子仪就像父兄一样友善……
在《新婚别》中,新婚的妻子痛苦的别离丈夫时,还不忘勉励他:“毋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他想的很周到,他极爱人民又爱国家,他要为双方说话。
同样的情况在《石壕吏》之外的几篇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就不去一一举例了。
总体上,他总是在综合的考量眼前的一切。努力平衡着人民和国家利益在此时体现出矛盾。
然而,《石壕吏》终于失去了这个平衡……
《石壕吏》不再为统治阶级找任何开脱的理由。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石壕吏》,中国人几乎人尽能诵。如果能你可以,咱们就开始背诵吧: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在亲眼目睹了官府差吏的残酷和老妇一家凄惨的现状后,杜甫终于什么也没有辩解。对于统治阶级,他实在是无语了。
诚然,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但是,《石壕吏》却比较特殊,它通过对于客观现实的忠实记录,强烈的表明了自己对于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于统治阶级残忍役使人民的失望。这一次,他没再为统治阶级找理由,只表明了爱民的情感……
其他网友观点
《石壕吏》是杜甫为官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诗赋。中心思想是同情当朝的民众,不堪官府的徭役,揭露了官府压榨劳动人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独与老翁别”……从这些形象的词句中,看出杜甫眼中发生了夜晚抓人的场景,说明连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妇人,也不放过,抓去做了苦力。深刻揭露了官府的残暴和无情。
总之,杜甫是体恤民情的,鞭策官府的暴政,满怀同情的声援劳动人民,提醒官府体察民情,本身也是爱国行为。
其他网友观点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其他网友观点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了他忧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杜甫生长于大唐,亲眼目睹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全过程,经历了安史之乱所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石壕吏》所描写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百姓的遭遇。在诗中,他以深刻犀利的笔触,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无情的欺压。
杜甫虽然痛恨统治阶级的昏庸和残暴,但他依然为了大唐的安定和繁荣恪尽职守。杜甫的这种精神,是旧时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精神操守。
一,《石壕吏》原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石壕吏》,是杜甫以被贬之身践行爱国之实,表达爱民之心的双重表现。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离开洛阳,经新安,石壕,潼关赶赴华州,《石壕吏》是他《三吏》中的一首,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书写的写实性诗作。
杜甫作《石壕吏》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他因国家的灾难而奔波劳顿,他为百姓的灾难所痛心疾首。在诗中,他即没有抒发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夹杂任何的议论评判,以写实性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安史之乱所带给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
杜甫即为国忧,更为民忧,他忧国于大厦将倾,忧民于难以为生。为国、为民、为家,他带着被贬的愤恨,依然义无反顾,孤身历险,晓行夜宿,只为恪尽职守;他目睹亲闻百姓的灾难却无能为力,只能以手中之笔,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再现百姓水深火热般的地狱生活。这无疑是对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所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无情鞭挞。
在诸多的诗评中,人们所忽略的重要一点是,杜甫以被贬之身,依然在为国效力,“暮投石壕村”;他目睹百姓的灾难,更加义无反顾,“天明登前程”。所以说,《石壕吏》是杜甫践行爱国之实,表达爱民之心的双重体现。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中的其中一首。
在《石壕吏》中,诗人表现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史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
诗中的老妇,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尽管她为了平叛已经献出了自己两个儿子的生命,但到头来,连她自己也不能幸免。“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老翁“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而老婆婆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走,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抓走,儿媳泣不成声。诗人在沉默中表达了对暴政的无声控诉。寄托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杜甫在《石壕吏》所表现的情怀,既是忧国,也是爱民。
诗人在谴责统治者乱拉兵的同时,又怀着痛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他在《新婚别》中写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忧国与爱民,看似非常矛盾,但又无法分开。
“民为邦本”。老百姓不得安宁,民不聊生;国家也就岌岌危哉。
可国家在岌岌可危之时,老百姓也有舍家卫国的义务责任。
忧国,因为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有可安康。
爱民,因为只有民心所向,国家才能强大。
作为诗人,对于国遇叛军的危难之时,没有美化现实,如实地揭露了现实中老百姓的苦难,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体现了作者的爱民情怀。
同时,没有百姓去参军英勇平息叛乱,国家便会变得支离破碎。
没有国哪有家呀?
所以诗人杜甫在《石壕吏》所表现的情怀,既是忧国,也是爱民。
杜甫的一生留下了1400多首诗,其中很多诗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的真实面貌,因而被称为“诗史”,又因为这些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因此人们尊杜甫为“诗圣”。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爱国和爱民有时候互相对立,有时候又互相统一,我们很难说得清在这首诗中杜甫到底是对谁爱的更多一点。
历来的语文教材中都喜欢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
“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当教材里面说着这些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冷冷冰冰的话语时,我们应该进行一点反思。比如,在那样的环境下,杜甫真的是完完全全地同情人民、痛斥国家么?
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从历史背景、杜甫思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
01当国家面临灾难时,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
杜甫写作《石壕吏》的时候,为公元759年左右。
这一年春天,大名鼎鼎的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各自率领部队将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最喜欢的次子安庆绪围攻在邺城。实际上,安庆绪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开始就陷入围困之中,一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史思明带领人马杀到,他才算喘了一口气。
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唐军内部指挥不统一,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只能退守洛阳,而朝廷则紧急征兵。
这便是杜甫写作《石壕吏》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而它的大背景当然就是被誉为“唐王朝之癌”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前后后有八年之久,简直就是社会发展的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对当时的情景记述为: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危急,民不聊生,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呢?
即便是平日里看起来潇洒不闻身外事的大诗人们在战乱中也不能幸免。
例如我们印象里那个心平气和、恬然物外,写着优美宁静的山水田园诗的王维在安史之乱中也受了灾。
长安陷落以后,叛军想要让他当自己这边的官,王维装病不从,结果还是没有能挡过去,只能委身叛军。后来平定叛乱,他还差点因此被治了罪。《旧唐书》当中对此事就有记载: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
由此观之,当民族国家都到了危急时刻,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在这种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完完全全地转向了国家和外敌之间,这就好比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样。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这种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为了作战,不得不紧急征兵。为了打赢战争,不得不征更多的兵,甚至于连未到征兵年龄的人也得带走。杜甫的《新安吏》当中不就记述了这种情况么?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够轻易地将征兵的无奈之举说成是“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呢?并且,记述这一切的杜甫难道不明白这种迫不得已的行为吗?
02杜甫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并非与生俱来
上面我们谈到了《石壕吏》写作的具体背景,也分析了征兵实是无奈之举。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面对这一切的杜甫,真的是看不到国家危急,只能够看到人民苦难吗?
谈到对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这其实也并非是杜甫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有北京户口的名门望族出身。他的祖上有一位很有名的人物叫杜审言(实际上就是杜甫的祖父),当官写诗都不错,对杜甫的影响很深刻。这样出身良好的杜甫,想要让他从一开始就领略民生疾苦,还真是一个难办的事儿。
别看我们今天常常将李白杜甫对立起来讲述,在青年时期,杜甫可是和李白一样,漫游、干谒这些时髦的事儿一样都没有落下。因此早年的杜甫可看不到什么民生疾苦的大问题,他也就是一个激情澎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人而已。
后来,他回忆自己的生活时这样记叙: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但是杜甫毕竟要苦一点,科举没有考中,辗转之后也不过只是当了一个小官,连养家糊口都很困难。当他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落到社会的底层时,都不会再如从前一般乐观积极。如果说以前看到的尽是社会上的真善美,那么这个时候的人所看到的更多则是社会的假恶丑。
杜甫就是这样,他也不能免于俗。因此,在这一时期,他怀着愤世嫉俗的心情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反映了唐朝府兵制的不合理之处以及上层社会的穷凶极奢。
《丽人行》节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但是,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掉到了社会的最底层的时候,其实总有更低的地方等着你。
之前的杜甫就算再贫困,但他仍旧是一个官员,与普通的平民百姓仍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安史之乱却将这种距离彻底地打破了。因此,原本站在半山腰的杜甫一路掉呀掉,终于掉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
也就是在这一期间,杜甫才真正地意识到受苦受难的人们何其之多,而自己又是何等的渺小。因此,他用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寄托了对于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之所以谈这么多,是为了证明一点:杜甫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但当他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之时,他早已经历过官场的黑暗和无奈。
他懂得官场的规矩,看到了朝廷的腐败,现在,他还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痛苦的人民们。但是,难道就因为人民的痛苦而否定了国家么?
03“三吏三别”,爱国与爱民,杜甫其实也很矛盾
上面我们谈完了杜甫的个人经历。他这种一路往下坠的生命历程,注定了他将会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但实际上,杜甫并没有因为苦难的人民而否认了国家的大义。
我们都知道“三吏三别”这是并称的一组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因感于社会动乱、人民痛苦而写下的。因此,我们将这几首诗连起来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杜甫的心情。我们以表现最为明显的《新安吏》来作为例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首诗同样描写的是征兵的场景。
杜甫先是听到喧闹的声音,然后询问新安吏:“难道新安县这么小。都抽调不出壮丁了吗?”
新安吏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他:“昨天晚上下达的府贴,没有壮丁就依次选调中男。”
这对话的意思几乎就是,打仗实在是没有成年男子了,只好将未成年的小子们也送上战场。
紧接着,杜甫描绘了凄惨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同情和痛苦。但他最后是怎么说的呢?最后他勉励被征调的中男说,收起眼泪,我们的军队在前方,去吧,那些将领们也很爱护士兵,不要害怕。
这首诗很能表达杜甫面对这种情况的矛盾心理:
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让他不忍直视这惨状;
对于战争期间的无奈征兵他也感到痛苦和无可奈何;
但毕竟是为了国家,他只能劝说他们努力参战。
爱人民,当然;爱国家,同样——但当这二者产生矛盾的时候,杜甫又能怎么办呢?他只能默默地吞咽自己的痛苦和不忍,将自己矛盾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记述在诗文里。
相同的思想情感在另外几首诗当中都有体现,比如一面感伤前车之鉴,一面勉励战士们的《潼关吏》;新婚就要分离,但却要强忍痛苦鼓励丈夫参军的《新婚别》;一面忧愤苦痛,一面决然抛弃所居奔赴前线的《垂老别》。
这六首诗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作者的矛盾心理。
恰如《唐宋诗醇》里解读的:
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若。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
这是因为杜甫看见了、明白了人民的疾苦,但是他无可奈何。并且在内心更深处,他知道这一切的牺牲都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时正处于家国存亡之际。
诗人身上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相互交织,因此才谱就了这不朽的“三吏三别”。
总而言之,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诗人到底是爱民还是更爱国呢?要我说,便是二者兼有之。因为天下危急的局面决定了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爱国是必须的;而杜甫长期以来的思想沉淀则让他深深理解人民的痛苦,爱民是必然的。又从“三吏三别”中的其他诗来分析,其实爱民又爱国的思想一直矛盾和交织在杜甫的诗文当中。因此,在《石壕吏》这篇诗歌里,爱民与爱国,本身就是统一的。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汉语和文学知识,请关注我吧!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石壕吏教案全国一等奖.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