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田,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邱爽
Plug and Play Venture 农业投资人
学校:美国|康奈尔大学
坐标:上海
行业:农业

记者|华培馨
文|华培馨
四年农业求学,四年种地卖菜,这个农业投资人有点不一样。深入农田,向下扎根,向上开花,邱爽的故事展示了女性的另一种可能。
从被迫选择到主动热爱:那些和农业说不完的故事
“农业专业其实挺小众的。”提起为何会选择农业,邱爽坦诚地说,“我当时是在国内参加高考,因为是在山西的小城市,所以没有机会接触太多不同的专业,以至于填专业的时候整个人是处于模糊的状态。我的分数正好可以上中国农业大学,在这个学校农学是最好的,所以就报了。”和农业的接触源于偶然,邱爽也没想到这会成为未来自己最热爱的事业。
大二的时候,邱爽成功向学校申请转学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这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喜欢上农学。“那时候我觉得课程很有意思。我们会在草地上捕虫子捉蝴蝶做标本,会去学校农场里播种收割,去苹果园比较新品种,有的时候也会解剖一下花朵,去树林里面观察一些树的形态。这些课程给了我很多机会去接近自然,感激自然。”
提起在校园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她还不假思索地分享了学校的花园实践。“当时我的教授提到了学校植物园的一个校内实习,主要是管理花园,我就一口气答应下来。在花园里我要去除草,去种花养花,偶尔组织志愿者活动,保证日常管理。我记得我当时种了很多,有小的灌木,小叶黄杨,月季,山茶花,玫瑰……对了,花园里当时有一棵橡树,我的毕业照就是在这颗树上拍的。”
叙述的过程中,邱爽如数家珍,满是幸福,她把这一段时光纳入她成年以后比较重要的经历之一。那个花园对她来说是伊甸园一样的存在。“可能在现实中也没有那么美好,但是每每回忆起来,想到曾经有这么一个花园,可以在橡树底下安静地刨刨土,也是极度放松以及接地气的一件事情,真的是特别美好的一段时间。”从高考填志愿的被动到现在享受这个专业带给她的乐趣,邱爽这才真正自发地走上了农业这条道路。
本科毕业后她选择在美国工作一年。在这一年里,她卖过菜,做过超市里的生鲜采购,她自己也笑说:“这种工作一般留学生不太会选。但我觉得农业本身是个比较有意思的行业,所以想深度体会一下。”那段时间,她一边工作,一边申请研究生。每天早上3、4点起床,5点之前就到公司上班。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让邱爽感到充实,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农业和食品行业的目标。之后,她顺利申请到了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说到求学,一路走来,中国农业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都有一种朴素的“接地气”特质。
“其实我自己在走这条路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参考的,没有一条既定的职业规划能告诉我学习农业后,除了种地之外还能去做什么。所以才走起来这么曲折,在美国做过十几份工作,跟农业食品相关的事什么都干。”邱爽觉得自己时时刻刻处于既迷茫又充满理想化的状态。她也时常会问自己“还能在这个行业里做些什么?”
她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 “解民生之多艰”,这句话影响了很多学生,包括她自己。“一开始接触农业的时候就给了我一种巨大的使命感,你要在这个行业探索,而且这个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哪怕是种地,你也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每一个人种地。”
希望我的特殊能让这个行业有一点点的不同
关于职业,邱爽有着自己的想法。农业深耕四年的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她在康奈尔学习的是农业经济,通过校友引荐,最终误打误撞的成为了一名农业食品投资人。早期的天使投资对她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基于对行业的了解认知,也在硅谷快速的扎根。
她任职的Plug and Play Venture 前身始于 1998 年的硅谷斯坦福大学路 165 号。在这栋被称为“硅谷最幸运的小楼”的建筑里,Plug and Play 的创始人先后投资孵化了 Logitech、Google 和 PayPal 等如今人尽皆知的互联网巨头。在过去的12年里,他们建立了地球上最大的创新平台,将初创企业、投资者和蓝筹股公司聚集在一起。
“我们最核心的优势其实是在于资源的对接,我们和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有合作关系。每年通过PNP全球的network做的项目搜集,建立了体量很大的创新数据库,并为初创企业和上市公司间拉起一座桥梁,快速打通对话的平台。”邱爽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的快速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农业投资人,在去年完成了对三家创业公司的投资,达到了不错的成绩。
“做投资的人其实在硅谷特别多,但是,做农业投资,并且像我这样真正种过地接触过农民的人,是非常少的,或者说真的找不到另一个。所以我在做一些投资案例的时候受到很多创始人的鼓励。其实农业本身是在性别上面是非常不友好的,包括我在超市工作的时候,不仅因为是亚裔而且因为自己的性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我觉得最开心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而去开启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因为我的标签或因为我是女性而成为劣势。真正好的过程是,大家会认为有你的存在让这个行业变得不太一样。因为你的热情,对行业的热爱,增加了一些这个行业的多样性。”
邱爽的成长和蜕变都是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过去没有人能够给她分享自己的经验,所以现在的邱爽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故事告诉更多想要从事农业的年轻人。也许“亚裔”“女性”等标签让她在这个行业里受到关注,但这些“关注”在她看来多多少少是带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更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标签下的她真正热爱着农田和这个行业。她希望有一天“亚裔”“女性”这些标签不再特殊,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愿意吃苦,脚踏实地,真正地扎根农田。她希望从她开始,由1到 ∞。
翻译英文原版书,分享关于食品的那些事
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的邱爽工作之余还精心翻译了一本英文原版书——《Food citizenship》。这是食品与农业行业泰斗级的哈佛教授Ray Goldberg的作品。提起和这本书的缘分,邱爽说这是2019年时她的mentor推荐她读的。
她一边读一边觉得这个书里面有很多小的智慧:“因为它是一个访谈录,特别好读。打开那个书以后,就像听故事一样,而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听故事。这本书里每一章都是针对食品农业所面临的挑战而采访的人和故事。后来我买了好多本送给朋友们,他们中原本一些并不关注食品行业的人也跑来跟我探讨,问我一些行业问题。这本书是可以引起对话和讨论的。我想如果这本书是中文版的,它说不定可以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加入这个讨论中。”
这本书从农民工讲到食品安全和健康,又讲到食品供应链挤压等等问题,不仅故事有趣,而且内容背后的观点值得人们反思。她提及了书中内容时讲到一个片段“饮食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体验,人们对于吃这件事情上,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你的口味和别人不一样,你的饮食文化和别人的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是食品话题又是一个非常公共的议题,比如说什么样的食品被允许放在货架上,什么样的食品会诱发更多的人肥胖或者是糖尿病,农业食品行业应该被如何监管,等等。人人都应该参与到对食品的讨论中去,因为只有你参与了之后,你才能在这个社会话题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去做一定的抗衡。深刻思考自己与食品,与自然的关系,这本书就是很好的窗口和媒介。”
抱着这样的想法,邱爽开始尝试翻译这本书。她联系到这本书的原作者进行内容方面的交流,她自己去找了出版社,希望能够帮助她将这本书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前前后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预计年底的时候就可以正式出版。
关于未来,邱爽说她希望能够写一本关于中国农业食品变革的书。她会去采访,去和很多相关行业的人沟通。她也希望能够在书中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一些值得被看见的有价值的关于农业的故事。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邱爽打破了我们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固有观念,一批如她一样的知识型农业人才正在书写着农业的崭新篇章。
注: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本公众号的采访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撰写,采访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关于MG(戳文字即可阅读)诞生▕成长▕原型热门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魔鬼投资人”付宁: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35斗”卿熙雯:科技赋能中国未来农业
这是「MG学长」采访的第151位海归
距离完成目标还有849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