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见,这本书我一定打五星!

写公号这些年,前前后后介绍过几百本书。我知道这些文字并不能产生多大效果,但每次听到有人因为我的推荐而结识了某本好书,心里还是高兴的。
不过,近来我也常常感到灰心,有些书好是很好,但却不容易引起大众注意。按新媒体理论,选题第一,既不刺激读者,又不渲染情绪的内容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这多少让人有点低迷。但有时候碰到好书,哪怕小众得很,还是要嚎一嗓子,因为这书本身就有价值。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本书——陈嘉映先生的《哲学·科学·常识》。
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科学与常识的书,它没有那么切身,可以帮你解决具体的问题,也不是文学、艺术,可以给你审美的乐趣。
但是,这本书如果看进去,则会很有一种思维的快感。读它就像潜泳,与浅滩嬉戏相比,别有一种视野和乐趣。
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问:人类靠什么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回答:科学。我们靠科学解释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
没有人会回答“神话”,虽然那也是人类解释这个世界的方式,但是早已被抛弃。
那么,哲学呢?
这种曾经统摄一切的学问,是如何被科学篡夺了地位?哲学果真已经无力解释这个世界了吗?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哲学还能做什么?
这本书要回答的,就是上面这些问题。
在本书的前半部分,陈嘉映勾勒出一幅人类求知历程的图谱。
在遥远的初民时代,人类就尝试理解世界。那个时候,人类通过感应思维来推理,万物有灵,巫术、神话、传说,都是这一尝试的结果。
大概在公元前800年左右,人类进入理知时代。人开始拥有理性态度。并试图构建各种理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性和理论并不是一回事,理性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解释,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五行阴阳是理论,牛顿的定理也是理论。
在通常意义上,理智和理性是非理论的,甚至是反理论的。孔子就不事理论,诸子百家也都不事理论,但是他们运用理性,质疑、思考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一般讲到理性态度,注重经验,允许争论、纠错;而一般说道理论,高头讲章,闳大不经,唯我独尊。然而,希腊人把理性的态度引进了理论探究,以怀疑、论证、求证来营建理论,产生了以希腊-西方的哲学-科学传统。
这是一种罕见的、奇特的结合。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西方世界兴起了基督教,而希腊哲学被冷藏,直到文艺复兴,欧洲人才从伊斯兰世界找回了老祖宗的东西。
然后,就是科学革命了。一系列杰出的科学家,渐渐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系。这个新体系和亚里士多德的旧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新体系是由数学及数理性逻辑联系起来的,而不是直接诉诸自然理解的连贯性。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然哲学仍然是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理解的,但现代科学则借助于技术性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世界。
一般来说,自然哲学依赖经验,经验依赖事实,是我们的自然理解的形式化;而实证科学越来越依赖于通过仪器观察到的事实,依赖于可通过实验产生出来的事实,是依照设计好的方案对世界进行探索。
科学取得了成功,不仅可以解释世界,甚至可以进行预测,在许多领域内,哲学节节败退,科学占领了高低。
如今,“哲学”的含义已大有不同,在希腊,哲学是个笼统的概念,所有学问都包罗在哲学名下。而今天,只有一些大学里设有哲学系。
事到如今,哲学还有什么用呢?我想,这可能是陈嘉映,以及任何一个当代学哲学的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吧。
陈嘉映在本书的结尾,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科学虽然成功地建立了普适理论,但它并不能解决人们的所有困惑。因为它用的是另一套语言,那套技术性概念的语言不同与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
今天,科学昌明,我们早已接受了物理学为我们提供的物质世界画面,但我们仍然在经验世界,仍然运用常识思考,仍然用自然语言“陈述”世界,有些经验、有些陈述、仍然让我们感到困惑。
哲学,带领我们反思这些经验和这些陈述,以期揭示自然理解之中错综复杂的联系,克服常识的片段零星。哲学之知的确不是今人通常所称的知识。但它使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怎样理解世界的,从而探究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更多文章
豆瓣9.6,这部剧我入坑了!太萌了
看了这本书,我再也不乱买了!
新鲜出炉!2020年度「十大好书」!
– 感谢关注 -魏小河(读书、电影、生活)微博 |@魏小河B站 | 魏小河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