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谁??
文|代连华
对于爱好体育的人来说,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可以说是满怀期待的。无论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以举办奥运会为荣。而且,都会早早就做准备。
奥运盛会,可以说是全世界都为之振奋并共同期待的节日。战争也好,纷争也好,种族也好,都不会阻止奥运盛会的举办。
那么,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奥林匹克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也就是公元前776年开始,只是那时的运动,还只是局限于赛马、投标枪等等,多与生活技能有关。
后来,因为战争和地震的因素,古希腊奥运停摆,再也没有人提起。
1863年,在巴黎乌迪诺大街20号一户贵族家庭里,出生了一个小男孩,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的名字叫皮埃尔.弗雷迪.顾拜旦。
没有谁能想到,重新将奥运会这个事情提上议程并推动产生,继尔被世界认可并开始举办的奥运会,就是这个名叫顾拜旦的法国人。
小时候的顾拜旦,接受的是良好的教育。父亲擅长画水彩画,长期为宗教绘画。而他的母亲也出身贵族,是诺曼底大公的后裔。
可以说,顾拜旦的家庭是妥妥的贵族,家境很好。顾拜旦享受着美好的贵族生活,同时教育也是最好的。
顾拜旦的家是一座古堡,离巴黎大约二十五公里路程,古堡的四周环绕着庄稼、森林和牧场。
每年学校放假,顾拜旦都会回到古堡生活,在这里他学会了许多运动项目,网球、击剑、拳击、划船、骑自己车等等。这些爱好让他受益终生,也为他创办奥运会打下基础。
家境的优越让他得到良好发展,而家庭的熏陶对他的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他的父亲,因为父亲善画,无形之中也影响到了顾拜旦。所以,顾拜旦的绘画技术也很好,这为他日后绘画奥运五环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但在当时,顾拜旦还没有这个意识,而是一场战争让他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而这正是顾拜旦成长的岁月,而且法国战败,更是让每个法国人都觉得耻辱。
顾拜旦也不例外,无论从家族考虑,还是他本人的意愿,都促使他报考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官学校。
但是,战争给予顾拜旦的阴影,让他对战争很厌恶,从而也厌恶与战争有关的一切。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刻,他又改变了主意。
在顾拜旦的回忆中他写道:在我几乎跨进军校的大门时,我作了长时间的冷静思考,我突然作出了另一种决定。我希望我的名字要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
正是在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下,顾拜旦没有进入军校,而是开始学习历史、哲学等等。
为了深造,顾拜旦曾经去英国留学,在那里接触了英国教育和体育发展的现状,从而对法国的体育教育太落后而忧虑。
当时,法国的体育还停留在“老鹰抓小鸡”的状态,顾拜旦萌生了改变法国体育现状的想法,他想引进英国的新式体育教育进入法国学校。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顾拜旦主动从事学校教育工作。在他的认知里,他认为,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能,也升华道德;体育能使年轻人克制原始的欲望,充实精神;通过体育竟赛,青年人更懂得了追求和超越极限、敢于冒险等等,这他的口号,也是他毕生想在实现的梦想。
但是顾拜旦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重重阻碍。
有人说他是英国走狗,也有人说他白日做梦,顾拜旦陷入了孤立无援中。
危机也许就是转机,对于顾拜旦来说,虽然遇到困难,但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首先是,19世纪上半叶,有一股复兴奥林匹克运动风气,从北方吹来,以一些大学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倡导下,北欧国家和英国,开始模仿奥运会的形式,举办一些小型的运动会。
这是一个进步的体现。
其次,有些考古工作者,在1875至1881年,挖掘出一些奥林匹克遗址,这对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顾拜旦看到了希望。
在顾拜旦的回忆录中,可以读到他当时的心境:古代奥运会可以体现各城邦的共同性与和平理想,为什么不用现代形式复兴奥运会,使它成为世界性的运动会,定期将各国青年聚集起来,让他们在比赛中相互了解,从而促进人们的友好相处以达到世界和平。
从此,在顾拜旦的心中,创办奥运会的念头更加强烈。
欲速则不达,顾拜旦也明白这个道理,有想法还是需要慢慢实施的。
1885年,顾拜旦在巴黎举办了有外国人参加的运动会。
1887年,顾拜旦创立“法国跑步协会联盟”。
在此期间,顾拜旦又不辞辛苦地拜访欧洲一些国家,考察各国的体育状况。
1890年,顾拜旦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站上遗址前的顾拜旦感慨不已。重新创办奥运会的念头,更加强烈。
经过种种努力,事情终于推进。1894年6月,顾拜旦和美国人威廉.奥伯伦以及其它国家主要人员,共同发起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
运上选出奥运会主席,秘密长等等,并确定了一些规章,比如每4年举办一次等等。
但是,更大的困难还是出现了。想举办第一届奥运会却没有资金,顾拜旦四处游说。
让别人掏钱,自然不是好事,可以想象,顾拜旦的压力有多大,但是压力越大,
反而更激发了顾拜旦的斗志。
经过多方斡旋,有位商人愿意资助,当时的希腊国王也出手支持,首届奥运会得以如期举行。
1896年4月6日至15日,共有14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自行车以及体操、游泳等等的比赛。
历史也将永远记住,在这届奥运会中,来自马洛斯村的牧羊人,顶着窒息的热浪,在2小时58分50秒的时间里,完成40多公里的马拉松。
而这一切成绩,以及各项体育技能得以让世人观看,来自于顾拜旦的努力。
随后,《奥运会宣言》以及《奥林匹克宪章》的制定,终于让奥林匹克精神植入每个热爱体育的人心中。
顾拜旦为之奋斗、努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奥运会最终以团结、和平、友谊为宗旨,从此奥运会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每当奥运会五环旗升起,人们都会记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
顾拜旦的名字和奥运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jpg”/>
网友提问:
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
优质回答:
古奥运会的创始人是谁?
首先可以先关注小编一波~
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伊菲图斯。
奥林匹克火炬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上天盗取火种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的英雄,古代奥运会采取点燃圣火的仪式。 我们顺便了解一下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 Αγ?νε?;法语:Jeux olympiques;英语: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分为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奥会)、夏季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冬季残疾人奥运会、夏季青年奥运会(青奥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奥运会标志及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其中,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五环相连代表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会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奥林匹克会旗于1913年由顾拜旦亲自设计,长3米,宽2米。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升起。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正式采用。奥林匹克会旗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两环。该圣歌在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演唱,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20世纪50年代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次奥运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撒马拉斯颂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他曾经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这或许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阐释:”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just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struggle.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conquered but to have fought well.”(“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