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300字(心得体会)

摘要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现实基础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为”特性以及新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发展,为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现实条件。从指导方针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为了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研究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凝聚各民族团结的力量,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奋斗。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大做文章,制造民族对立,蓄意破坏民族地区稳定局面,以此遏制我国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是抵御和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现实的共同体存在决定了共同体意识的产生。新时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奋斗,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融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各民族同心协力、团结一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越强,各民族就越团结,相互帮助的力量就越大。因此,迫切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引领、团结、动员各族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之中。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面临着国内外两方面的挑战。国内方面而言,一是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在与他族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隔阂,缺乏有效的沟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孤立感,降低了对社会的信任。二是社会中仍存在一定的大汉族主义倾向,阻碍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团结。三是境内分裂分子受西方敌对势力蛊惑,制造民族差异,宣扬民族分裂的反动言论,危害国家统一安全。国外方面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极大影响了青少年价值观,西方敌对势力经常在我国挑起各种事端,搞民族分裂主义,干涉我国内政,不断制造民族矛盾,炮制“藏独”“新疆人权问题”来制衡我国的发展。现实危机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稳脚跟。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激发起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树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意识,自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全国各族人民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项任务”[1]。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根基,由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情感表达体系和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5],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结底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经历了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过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了意识“自为”特征,符合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规律。新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的加速流动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为”性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自在”意味着“潜在的”尚未展开的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大地上,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整体是一个被动应付、缓慢苏醒的阶段。“自为”与“自在”相对,意味着“展开”“分化”的状态,在该阶段概念内部矛盾和对立要素开始区别、分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外来侵略刺激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化。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6]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惊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矛盾空前激化。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抗争中觉醒和凝聚。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了强起来的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为”特征再进一步,从治疗民族伤痛,被动应对性阶段进入到重拾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主动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了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步伐。党中央正是抓住新时代共同体意识“自为”性主动特征,发挥意识形态的能动性,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让各族人民意识到现代化的目标符合自身利益,指导、推动、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二)新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充分发展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这一时代,我国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流变,各地区和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资源、资金、技术、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

人流方面,2012-2017年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参与持续增强,由2012年的5.5%升至2017年的7.5%[8]。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为1.2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到10%;2010年流动人口为2.21亿人;2020年流动人口为3.76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26.6%[9]。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按照以上数据粗略估计,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超过3000万人,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少数民族融入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各民族交流交往日益加深,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加强。少数民族是否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关系到社会繁荣稳定、长治久安。在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使其诉求得到倾听,权益得到保障,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流动人口对城市、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联系起来,树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意识。

物流方面,自2013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以来,截至202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10]。其中,据《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上年增长3.1%,其中高铁营业里程2.9万公里以上。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36.0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3.7公里/万平方公里[11]。物流的迅速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打破了同外界联系的壁垒,便于引入资金、技术、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经济交融程度不断加深,民族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获得感不断增强,形成大大小小的经济共同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不断加深。不断扩大的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信息流方面,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与此同时,我国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接近3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0%左右,贫困地区网络覆盖目标提前超额完成,贫困地区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贫困村通光纤比例提高到98%,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12]。在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持下,一些边远地区还没通路,就先有了网络信号。互联网技术已经惠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新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不断更新的传播媒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民族工作要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牢牢把握网络领域的话语权,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脉相承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1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为指导,贯穿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是顺乎自然地产生和发展的,是由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民族平等,是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在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各民族虽已结成紧密相连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但要正确把握其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指出,“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因此在现实的民族事务工作中,要始终把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在近代以来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发展成为“自为的民族实体”。自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而形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以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一切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4]的历史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历史认同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民族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其历史使命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决定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各族人民废除民族压迫制度,真正实现民族解放和平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各族人民不断奋进,共创美好未来,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作用,强化党对各民族的政治领导力和号召力。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拓宽民族地区利益诉求通道,引导各族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不断增强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引导各族人民坚定政治立场,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习惯和政治追求。其次,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民族事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事务、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在处理民族事务中的作用,“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 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14]。要以法治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增进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的法律意识,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执行者,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热爱各族群众、有能力有担当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使其成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坚实的后盾。鼓励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融入到各族百姓生活之中,发挥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著名学者费孝通1990年提出的,被视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准则的“十六字箴言”。新时期我们要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族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在坚持“美美与共”的原则下增进民族共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美其美”指的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因为不同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内涵,本民族文化需要继承好、发展好。“美人之美”指的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要尊重文化差异,学会去欣赏、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美美与共”指的是虽然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但是处于同一个共同体(如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之中的各民族文化有着共同认可、共通共融、共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正因为有某些共同的情感、价值观才会彼此接触、交流和融合。文化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各民族的文化创作中包含着被共同接受的情感价值标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味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各民族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15]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为自己民族的灿烂文明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包容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先进文化强大生机。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复兴,是每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16]。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同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已被提上日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这里的“共同”不是指均等、完全一样的富裕程度,而是强调贫富差距缩减,各个群体之间普遍受益、互惠互利的富裕。

民族地区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民族地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政治使命,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政策支持、经济投入、人才选派等多方面举措帮助少数民族地区顺利脱贫,如期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教育、交通、医疗卫生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力弱,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如果这种差距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引发民族矛盾、区域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祖国强大。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才能不断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是空洞的文字强调,而是要实质性地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境遇,让新时代的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各族人民在环境条件改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相连的深刻联系,自觉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要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生产生活住房医疗教育条件,增强少数民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党和政府、东部发达地区对脱贫后的民族地区加强持续的援助和建设,铸牢社会主义大家庭意识,增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使对民族地区的援助更有耐心、信心和决心,各民族携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