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阴岭秀,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祖咏,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进士,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与王维友善,其诗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
今天复习祖咏《终南望馀雪》,原文如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的大意是:从长安城南望,终南山北坡一片清丽,景色秀美。终南山高耸入云,阳光照耀下,皑皑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山顶上的树林表面被夕阳微光染红。黄昏笼罩了整个长安,城里又增添了阵阵寒气。
据记载,这是一首应试诗。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馀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应试题目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了完整意涵,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就是不改,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想想也真是有性格。
祖咏这首《终南望馀雪》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通过望中所见和望中所感,表达了祖咏自身的凌云壮志。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
后世诗评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通过学习这首诗,不禁深深体会到,作诗也罢,做学问也罢,既要有严谨的精神,又不能拘泥于形式,尤其不能死守清规戒律,必须因地制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jpg”/>
网友提问:
终南阴岭秀,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朝诗人祖咏的应试诗《终南望余雪》为什么被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优质回答:
有人问,诗歌的巅峰为什么会在唐朝?这首诗就是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不会信,但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应试诗,就跟现在的高考作文一样。考试要考,划重点,自然诗歌在唐朝就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咯。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考生祖咏,是个有个性的同学,那年的科举,作文题目是《终南望余雪》,写作要求是“作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
祖咏同学认真地审完题,望向远方,似乎身体已经飞到了终南山脚,经历了一个冬的积雪还没有融化,祖咏同学眼前,看到了一幅画,于是,他提起笔,在画上写下了四句诗,然后交卷了。未按要求写作,自然拿不到好成绩,但这并不妨碍这首诗成为佳作。
大约1000年以后,清朝有个叫王士禛的人,写了一本书《渔洋诗话》,书中评价这首诗,说他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是有史以来咏雪最佳之作。
终南阴岭秀:首句写望,望到了“阴岭”的“秀”,诗人所在地是长安,终南山在长安城以南,望到的自然是山北,北为阴,所以叫阴岭。必须是向阴嘛,如果向阳,怎么可能有积雪呢!
积雪浮云端:这句诗就是“秀”的具体内容,说积雪是漂浮在云端的。雪当然不可能真的飘在云端了,这句诗是说啊,终南山阴岭高耸入云,远远望去,雪就像飘在云端一样。
林表明霁色:这句诗进一步说明了雪在云端的动态。“霁色”,指的是雨过天晴后的阳光。原来,是阳光给“林表”染上了一层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入云的积雪就给人“浮”的错觉。
城中增暮寒:这句是望后所感。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化雪之时。望着终南山上的积雪,让诗人想到了化雪时候的寒冷,加之此时已经日暮,含义更增。
祖咏在考场中,灵魂早已飞到了终南山下,他把眼前的雪景变成了一幅画,又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大概是因为祖咏跟王维是好友,彼此影响所致吧!
诗到这里就已经完美了,又何必非要被做题要求束缚,去画蛇添脚呢?
其他网友观点
祖咏是唐代诗人,虽然在年轻时就有诗名,但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他只能算是一颗很少被人注意的小星。他常被后人谈论到,是因为一次破格录取的科举考试。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的冬天,祖咏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次考试的题目叫《终南望余雪》,按照唐朝进士考试的惯例,举子们要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
考生们都在冥思苦想,祖咏抬起头,雄伟绵延的终南山似乎就在眼前,它离长安城是那么近。此时此刻,他坐在还算温暖的场屋里,想到终南山那还没有融化的积雪,不禁感到一股来自内心的寒冷,而城里城外那些贫寒交迫的百姓又会如何呢?想到这里,他抓起笔,一首诗一挥而就。写完,他就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试官大人,我现在可以出场了吗?”
考官很是惊讶:“这么快就写完了?把你的考卷拿来我看!”祖咏就把他的考卷呈了上去: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考官看了一眼试卷,就更加惊讶了:“噫,你怎么才写了四句?你不知道吗,按规定得写六韵十二句呀!”祖咏向前施了一礼,认真而坚决地说到:“大人所言不差!但小生觉得已经把题目中的意义写完了,再写就是多余的了!”考官听了,细看祖咏的诗作,再三吟咏体味,觉得这首诗含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一位诗人所应具备的也是极难具备的素质,不由地含笑点了点头。
后来,祖咏凭借这首不合规格的诗考中了进士。他这种敢于冒险打破常规的精神,而主考也能够破格录取人才,在古代都是极为难得的,所以被后人传为美谈。
清代大诗人王士稹把他的这首咏雪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以及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咏雪的“最佳”之作。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意境清幽,能够给人以清新之美,确是优秀之作。
其他网友观点
未若“未若柳絮因分起”。
古人也有凑热闹不嫌事大的标题党,经常搞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点评,论起诗词点评最专业、最权威、最具说服力、最有欣赏性的当属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钟嵘的《诗品》以及严羽的《沧浪诗话》。至于王士禛的《渔洋诗话》和他们比起来就连“唯马首是瞻”的资格都没有。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里把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就是古达凑热闹不嫌事大的标题党,不要当真。
王士禛和钱谦益之流都是清朝汉人官迷心窍的典型代表。同时代的袁枚称王士禛的诗作“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又能加宫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风格。” ,“然稍放纵,不加检点,便蓬头垢面,风姿全无。”
今天的文人也没有给王士禛什么好脸色,钱钟书就说王士禛的诗善于掩饰天赋之不足。在《谈艺录》中评王渔洋:“一鳞半爪,不是真龙”,又说“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
祖咏当年应试的时候就是看图说话写的这首《终南望余雪》,结果是榜上无名的,可见也没有多么的惊艳。我只能说诗的确好,离“最佳”还有距离。就是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不及,甚至未若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分起”。
不过王士祯送给蒲松龄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倒是为《聊斋志异》增色不少。
其他网友观点
唐朝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一首科场应试诗。清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里,把祖咏的这首应试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题终南望余雪,即望终南山上的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阴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由长安望终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阴岭。
秀丽的终南山北岭,峰顶的积雪就像飘浮在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树林上空。明,闪耀光亮,这里指积雪反光。霁色,雪后初晴的景色。霁,配音指雨停了,《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后凡雨雪停、云雾散,皆曰霁。
雪后放晴,残雪反射日光,照明了树林的上空,日暮的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据元辛文房《唐诗纪事》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写的试帖诗,按照规定,要写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结果,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了。
有人问他,怎么只写了四句?
他说:“意尽。”
就是说,这四句诗已经把意思表达完满了,再接下去,只会画蛇添足。
应试诗,首先要切题,这首诗诗题《终南望余雪》,题眼就在一个“余”字,余雪,就是残雪。
终南阴岭秀,这一句首先点了诗题中的地点,阴岭二字,看似随口而来,却别有匠心,从长安望终南,看到的自然是阴岭(此岭),而也正因为是阴岭,所以峰顶的积雪化得更慢,故有残雪。首句道出余雪之因。
积雪浮云端,积雪在云端之上,言山之高伟,这一句从上一句秀字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望余雪之意。
这两句点完题意,接下来,诗的重点就在“余雪”这个题眼上了。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残雪反射的寒光在树林的上空闪耀,让人有一种寒光凛凛的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残雪正在融化,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更加寒冷。
霁色添明,暮寒加剧,分别从视觉上和感觉上写残雪的凛凛寒色,中有残雪之魂在。
这首诗,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写得缥渺森秀,不愧是咏雪的最佳之作。
答者:谢小楼
其他网友观点
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学过了许多描写雪景的诗作,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欧阳修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等等。那么为什么这些诗没有被称为咏雪”最佳”,而独《终南望余雪》能在”最佳”处占得一席之位呢?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首先,我们从诗歌本身来分析: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只有在”阴岭”,才会有”馀雪”。”阴”字用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当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里的真实含义是: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正所谓着一”浮”字,而境界全出。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惑,因为没有见到阳光啊,这就要看第三句了,第三句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就是雨雪初晴后阳光为山野披上的色彩。终南山距离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在晴天时候,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的《望山》诗云:”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最后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
其次,让我们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看看:《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在考官要求他重写时,作者依然坚定自己的看法,境界已出,再加不免有画蛇添足之感。
在中国古代,科举是关乎一辈子的事情,很多人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理念默默奋斗,祖咏能为了保持诗的完整性,可以”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这是他人格的胜利。
最后,让我们结合作者祖咏来谈这首诗: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由此可知。
开元九年,他赴长安参加考试却没有考中,考中者进尚书省,落第者自省门散去。祖咏离开尚书省时写下了《尚书省门吟》: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开元十一年底,祖咏第二次进京赴试,途游华山作《观华岳》诗:”西入秦关口,南瞻驿路连。彩云生阙下,松树到祠边。作镇当官道,雄都俯大川。莲峰径上处,仿佛有神仙。”诗中可见祖咏再次赴试前的自信、豪放,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气概。
开元十二年正月,《终南望余雪》是他中进士前的一次虽不成功却饮誉千载的尝试。唐人的试帖诗(即考试答卷)十之八九不传于今,祖咏这首小诗却独能传诵千载,正说明了后人对他这种勇气和潇洒的肯定。
因此,这首小诗,是作者才能的展现,人格的魅力,以及大唐盛世之音的传世,所以,说它是咏雪的”最佳”之作,这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