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修辞(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翻译)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修辞?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

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翻译.jpg”/>

网友提问: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修辞?

怎么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优质回答:

这两句出自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大意是描写一个晚春的早上,天气寒凉及淡烟流水画屏幽深的寂寞。见飞花飘落,而引发无限春愁以及对于恋人的无限相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句话引用白居易的悼亡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似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大意是白居易老婆死了,日日思念,夜夜梦见自己的老婆。那梦中倩影象花一样美好,但绝对不是花。象雾一样轻盈迷幻,但绝对不是雾。她每天夜半来到我的梦中,天明又走了。来时象春梦一样短暂,去时象朝云消失得无影无踪。“朝云”即是巫山神女,“朝为云幕为雨”。这首词在百度汉语和百度百科等其它网络都说是千古迷诗,其实是理解不到位。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唐宋流行赏花,赏花就得惜花,见落花无有不下泪者。如“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腊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所以“自在飞花轻似梦”看似平淡,实际上深含对落花的惋惜以及对过去美好岁月的追忆和对于恋人的相思。再加上无边丝雨,更象细细的愁丝。后句的“宝帘闲挂小银钩”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是宝帘低垂四门紧闭的空寂与无奈。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深含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恋人的无限相思和独处的寂寞与空虚。

图片来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回答问题,仅供参考。

怎样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结合整首词,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作解答和品读。

春景清寒,伤春幽幽,剪不断的愁绪、说不清的伤怀——这是您问题的答案,也是全篇主旨

解读一二句诗词的含义,必须结合全篇,否则会出现理解不透彻或断章取义的情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宋代文学家秦观之手,整首词如下:

《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

宋 秦观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上半阙:春季的的寒凉侵入小楼,早晨阴沉不晴似深秋;画屏烟雾清淡、流水清静,也带着一丝凉意和清幽。

初春的清晨,孤身独处的女子,体感春寒、看看冰冷的画屏,冷清的环境让她心中孤独、闲愁顿生。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漠漠”意为冷漠、“无赖”意为挥之不去,加深了女子觉冷春如深秋萧瑟的感受,无聊、寂寞、清冷。

下半阙:女子看向窗外,感到飘飞的柳絮如梦幻,漫落的细雨如愁思;转眼望,帷帘也孤零闲挂在银钩上。

往事历历在目,思念不断闪现,飘渺、不断,无边无尽。再看一眼孤钩、闲帘,更觉心中孤苦、凄凉。

全篇,寂、凉、孤、寒的画面和格调,漠、阴、清、闲等词语,衬托、表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凄清和幽长、剪不断、难排解的忧愁。

这两句词,恰恰反映秦观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幽远、深彻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少年聪慧,饱读诗书,虽早年丧父,但志向不改。

他崇拜苏轼,29岁去徐州专程拜谒,曾写到:“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可见苏轼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真个苏轼的铁杆粉丝。

他与苏轼同游江苏各地时,得到了苏轼的教诲、传授和勉励。

同时,秦观也学柳永,而苏轼也继承和发扬了柳永的诗词艺术。三个人同属婉约一脉,但秦观的词作没有柳永、苏轼的凄厉、放任、豪狂,而是低婉、柔美,形成了自己用词精致、结构舒朗、意象紧密、意境悠远,淡雅、清丽、含蓄、幽远的艺术风格。

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郴州旅舍》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

秦观的诗词,没有大声的呐喊,也没有痛苦的哀嚎,有的是含蓄、幽怨、隐忍,思深且长,意远且重。

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仕途有些坎坷,青年时期屡试不中,找不到方向,直到36岁才中进士,又多次受到排挤、打压、贬罚,一生抑郁不得志。

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诗词文赋书法才能突出,是婉约派的词宗,宋代文学史上的大家。

@九思堂笔记 感谢关注和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投诉必删。)

其他网友观点

放下只在一念之间

其他网友观点

人生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孤独半生,只为在这里与你相逢,你可懂?你可懂?我不是风流,我珍惜世间所有美好,我不是贪心,我在乎所有至情至性的好友

其他网友观点

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中曾云,“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故而,“清丽婉约,辞情相称”成为秦观之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则是秦观伤感婉约词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表面上看,以闺阁女子口吻所书写的伤春之词,实际上寄予了词人的生命之悲。这种将身世之感,融入男女之情的写法,历来是秦观写词的重要特色。因而要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深刻内涵,必须要把握其生平背景与写作特色。

“问汝平生功业,杭州郴州雷州”,秦观在新旧党争中屡遭贬谪

作为北宋“婉约派一代词宗”,秦观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秦观年少时,苏轼赞他“有屈、宋才”,王安石称他“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因而在宋哲宗绍圣元年以前,秦观可谓意气风发。只不过时运不济,秦观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

宋哲宗继位以后,与恩师苏轼同为旧党的秦观,被新党排挤倾轧,连遭罢黜。对于苏轼来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其一生宦海沉浮的精妙写照。而秦观则是先后被贬杭州、处州、郴州、横州以及雷州等地,饱尝身世流离之苦。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秦观传达出天下文士的不遇之感

秦观历来擅长描写男欢女爱与伤春悲秋的婉约之词,经历了宦海沉浮的动荡人生之后,即“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抑郁难解之意。因而秦观的词,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哀怨凄厉之意,充满对悲剧人生的反思与追问。

被王国维誉为“有我之境”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即是秦观贬谪途中在郴州旅舍所作,在抒发羁旅之愁的同时传达出封建文人的怀才不遇之悲。同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也是以男女相思寄予人生悲苦,抒发不遇之感。

理解了秦观“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创作特点,结合《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这首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具有以下深意:

意境上,抓住飞花与丝雨的轻盈纤细特点,传达出朦胧缱绻之美

秦观之词,尤其擅长以白描手法抓住自然意象的轻柔纤细特点来集中书写,从而营造出深婉幽邈的意境。在这首词中,上联即抓住“轻寒“、“晓阴”、“淡烟流水”等自然意象迷离幽静的特点,奠定全词百无聊赖而寂寞难耐的情感基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则是承接上阕自然意象里传达出的闲愁与寂寞,将这种幽深难言的细微感受进一步写意化。秦观选取了轻盈的飞花与细密的雨丝,来传达闺中女子内心的闲愁如许,给人以朦胧缱绻之感。

同时,用“自在”与“无边”加以点缀,在意境上更显绵延悠远。落花随风飘逝,本是自然规律使然,秦观却以“自在”怨之,以此突显闲愁之无处排遣,乃“无理而妙”也。而细雨如丝,无边无际,徒增迷离飘渺之美,意境更为幽渺淡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不仅抓住了自然意象上的柔婉凄清之意,而且流露着词人内心的凄厉哀婉之情。以轻柔微细之笔触,传达缱绻缠绵与朦胧幽远之意境,此句是秦观的代表诗句,可与“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相媲美。

手法上,化具体为抽象,营造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有我之境

古人写景传情,大都采用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尤其描摹这种难以捉摸的愁思之时,多采用具体可感的自然意象与具象实物来传达。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而秦观反其道而行之,化具体为抽象,将随风飘扬的飞花比作轻盈的梦境,把绵延不绝的丝雨比作细密的愁思。在这种新奇的比喻与化用下,本就迷离的细雨飞花,更显朦胧与梦幻。飞红万点,恰似清梦寥寥;细雨如丝,正如愁肠百转。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云,“以我观物,而物皆著我之色彩”。“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虽是以虚无缥缈的梦幻与愁思来比喻飞花细雨,但实则是词人移情于景的写照。因而飞花与细雨,传达的还是词人内心无法言说的愁思。

这种感受,正如秦观在另一首词《千秋岁·水边沙外》中所书写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将难以捉摸而又无法言表的愁思,寄予在自然景象飞花与细雨之中,同时又以清梦加以交织,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

哲理上,以柔婉曲折的笔调和含蓄蕴藉的情致,书写出生命的虚无之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看似寥寥数语,却传达出词人诗词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生命寂寥之感与生活虚无之感。这种感触,不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肆意,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而只是对轻花似梦与细雨如愁的敏锐体悟。

这种淡淡的闲愁,与词的上阕里“漠漠轻寒”与“晓阴无赖”所传达出的细微感受相一致。秦观以柔婉曲折的笔调,在对自然意象的敏锐洞察与细致描绘中,将自己宦海沉浮中所感受到的寂寥、落寞、不平乃至虚无,诗意地表达出来。

这种敏感的生命体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的文人墨客都会感受到的无力之感。它细如雨丝,轻如梦幻,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人的内心,让人欲罢不能,无穷无尽。纵使“宝帘闲挂小银钩”,也难以摆脱秦观平生宦海沉浮的生命之悲。

如此虚无而寂寥的生命感触,“问汝平生功业,杭州郴州雷州”的秦观会有,怀才不遇的封建文人会有,卑微如蚁的普通人也不曾逃脱。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求而不得的不平之意,当我独上高楼的时候,也会有“无边丝雨细如愁”的虚无。

总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以柔婉纤细的笔触,新奇独特的比喻,传达出词人秦观哀婉绵邈的生命体悟,是其清丽婉约词风的重要代表。它虽不似“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深悲沉恨,却自有“淡烟流水”的深婉幽缈之美。

正如“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秦观之词,将自己屡遭贬谪的生命之悲,融入了一生的创作之中。这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创作手法,无愧于冯煦在《蒿庵论词》中“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的高度评价。

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