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古诗翻译(石灰吟古诗正确原文)

石灰吟古诗,石灰吟古诗翻译?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锤(chuí )凿(záo)焚(fén )间(jiān)

2、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石灰吟:赞颂石灰。

锤:锤打。

凿:开凿。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4、请用自己话说一说这首诗。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回答问题。

(1)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三、四两句描写了不怕牺牲为国尽忠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2)《石灰吟》这首诗抓住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来写的。“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更突出石灰不怕击打。“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粉,“全不怕”突出石灰甘愿经受磨炼,奉献自己的品质。

(3)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石灰吟古诗正确原文.jpg”/>

网友提问:

石灰吟古诗,石灰吟古诗带拼音?

《石灰吟》是爱国诗吗?

优质回答:

石灰吟应该不是爱国诗,是表达自己心志的诗。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他网友观点

《石灰吟》是明朝重臣于谦的作品。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江浙人士。《石灰吟》是其年少时托物言志的著名七绝:千锤百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以采石烧灰为题,表达了自己一生要光明磊落,正气不阿,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哪怕牺牲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在人间留下自己的清白名声。这是于谦敢于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初心。

于谦一生为政清廉,体怃百姓,不忘初心。面对朱高煦的反叛,于谦义正词严,骂得朱高煦抬不起头,伏地认罪。在抵御瓦剌大军的入侵中,英勇抗敌,迫使瓦剌退兵议和,使边境得以安宁。天顺元年,于谦遭诬陷遇害。尔后冤情终得洗清,还了清白。

于谦一生忧国忘身,口不言功,《明史》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冠以民族雄称号,与岳飞齐名。

《石灰吟》虽不是一首爱国诗,但它是于谦年少时借物立志的初心,是他一生忠心爱国的思想基础,说是一首爱国诗也是情有可缘的。

其他网友观点

答:这就是一首爱国诗。诗人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志向高远。非常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在16岁时看到石灰窑的的焚烧过程所写了这一首诗。托物言志,从表面上看是赞美、咏颂石灰,实际上借石灰这个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和为国尽忠粉身碎骨全不怕的高尚情怀,给人启迪和力量。事实证明,于谦也是这样做的,他身先士卒,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他忧国忧民,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风挡雨,但为国忘身,号令明审,政达令行。成为一个明朝重臣、民族英雄。也是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其他网友观点

《石灰吟》可以当做一首爱国诗来读。但如果仅仅把它看做是一首爱国诗,则有失偏颇。

《石灰吟》被《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收录。作者于谦,明代大臣,曾任兵部侍郎、尚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全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传这首诗是作者十二岁时所作。一天,于谦在一座石灰窑前看人煅烧石灰。从深山开采出来青黑色的山石, 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石灰。有感而发,便作了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有一版本写作“千锤万击出深山”,石灰石是经过千锤万凿从大山深处开采出来的。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烈火焚烧若等闲”,把烈火焚烧当做是很平常的事。是写石灰石面对烈火的煅烧,泰然处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上借物喻人。做人就要做一个不怕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坚守清白的人!

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同僚讥笑他,他笑着举起两袖风趣的说:“带有清风!”从此“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便流传下来。于谦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受外族入侵。但明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死后,锦衣卫抄家时,发现家中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只有一件蟒袍和一把长剑,还是皇上赏赐的。官至极品,却如此清贫!锦衣卫们纷纷落泪。后来明宪宗为他平反昭雪,将他的故宅改为“忠节祠”!可以说于谦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这首诗应该看作是他生平磊落的襟怀和崇高人格的写照。爱国精神是他人格的升华。

其他网友观点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混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首明代诗人于谦的传世名作去,把石灰由坚硬的石头经过千万次捶打和燃燃烈火的高温焚烧,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豪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给人间。由此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不是典型的爱国主义诗词。但需要指出的是,该诗的作者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与石灰吟古诗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