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哪九门,老九门哪九门有什么本领?
文/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
一、“内九外七皇城四”
说起老北京的城门,民间早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代以来,为适应军事防御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北京经过历代皇朝不断修葺完善,逐步形成了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四方围合,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
内城九门
“内城”基本就在北京地铁2号线环城沿线之上,若以正阳门(前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迹的话,则分别是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这“九门”。
外城七门
根据史料寻迹,明代的“外城”,指的是北起正阳门(前门)东西沿线、南到永定门东西沿线、东到广渠门南北沿线、西到广安门南北沿线这个区域,环城开有七座城门,若以崇文门东侧的东便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踪,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这“七门”。
皇城四门
“皇城四”指的就是:原在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上的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皇城还有位于天安门左前方的东三座门,又称长安左门,建筑规制与中华门相似。明清时期,科举殿试后在此门外发榜,因此又称“青龙门”或“龙门”。新中国成立后扩建长安街,于1952年拆除;西三座门又称长安右门,位于天安门右前方,建筑规制与大明门相似。相传明清时期处决死刑犯,即在此门内的西千步廊旁判决,因此又被称为“白虎门”或“虎门”,1952年拆除。
宫城(紫禁城)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是当年历代皇帝临朝执政的地方,其建筑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集尽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精华,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皇权至高无上之威严。而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都形成于民国时期,相对历史较短。
下面小编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仅就老北京内城的“九门”略作简要介绍。
二、老北京城的九门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为九门之首,位于内城南垣正中,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经此贯通而过。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原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正统元年(1436年)将位于南城垣正中的丽正门改称正阳门。正阳门在内城九门中是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其城楼建在13.2米高的砖砌城台上,楼高27.76米,城楼宽41米,深21米。为加强京都防御,正统四年(1439年),内城各城门外添建箭楼和瓮城。
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瓮城内建有观音庙和关帝庙。在瓮城东西设有两座闸楼并开券门,门内有千斤闸。平时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百姓出入均需绕行西闸楼下券门。
庚子之乱正阳门曾被毁于战火,现在的正阳门为民国三年(1914年)恢复重建的。
明朝在北京建都后,历代皇帝前往天坛“祭天”以求风调雨顺或到先农坛侍弄那“一亩三分地”以示尊崇农耕时,都打此门出进,因此民间称正阳门为专走“龙车”之门。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就是在正阳门箭楼。“大前门”香烟的图案就是威风凛凛的正阳门箭楼。
宣武门
元代称顺承门,位于内城南垣正阳门西侧。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城楼并建瓮城和箭楼、闸楼,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
宣武门城楼宽32.6米;进深23米;楼连台高33米。瓮城外角为圆角,瓮城东侧墙开门洞一个,其上有硬山闸楼。瓮城内有关帝庙一座。
早年间,北京处决死刑犯的刑场就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一带,每逢处决犯人之时都要经过宣武门押往菜市口刑场行刑。相传在宣武门城门洞上端刻有“后悔迟”三字以警示世人。
阜成门
元代称平则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城楼时加筑瓮城、箭楼、闸楼后,改名“阜成门”。阜成门城楼宽31.2米;进深16米;连台高31.70米。瓮城外角为圆角,其北侧墙辟券门,上建闸楼;瓮城内东北角建有关帝庙。
京西门头沟是产煤之地,京城使用的煤炭由此进入京城最为便利,成为煤炭车辆进出京城的主要通道。相传当年曾借“梅”与“煤”谐音,在阜成门城楼北侧镶有一块刻有“梅花”的汉白玉石,以此暗喻梅花盛开之季,也是煤炭业主们的财运兴旺之时。
西直门
元代称和义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缮后改名为“西直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西直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城楼宽32米进深15.6米,楼连台高32.75米,城楼开间虽与东直门相同,但其尺度略大于东直门。
西直门瓮城呈正方形,南墙开有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城内建有关帝庙座。除正阳门外,西直门在内城其他几座城门中,建筑规模较大。
京城西郊历来是山清水秀、土肥地丰之地,特别是玉泉山的泉水更是以清澈甘甜、口味纯正而著称,为皇宫内院的帝王嫔妃所青睐。西直门不仅是帝王陆路前往圆明园、颐和园的必经之处,更成为皇宫内院运送玉泉之水的重要通道,因此,西直门亦称“水车”之门。
德胜门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元大都北垣西侧的“健德门”改称为“德胜门”,另于北垣南五里处新筑土城垣,为城市防御的第二道防线。洪武四年(1371年)改建北平城垣,始废旧北垣及“德胜门”。将原为二道防线的新城垣加宽加高,西侧门仍称“德胜门”。
正统元年至四年修建瓮城、城楼、箭楼、闸楼等。德胜门城楼宽31.5米;进深16.8米;楼连台通高36米。瓮城北端呈圆弧状之长方形,瓮城东侧墙上辟券顶建闸楼。瓮城内箭楼下正中建有真武庙一座。
德胜门是京都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叫德胜门,除含有“以德取胜”之意外,更有“出师得胜”、“马到成功”的寓意,故此门素有“军门”之称。
相传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德胜祈雪”。
德胜门瓮城内还有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乾隆帝六十二岁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安定门
元代称安贞门,位于内城北垣东侧。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安贞门”改称“安定门”。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建北平城垣时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东侧门称“安定门”。
明正统四年(1439年)修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安定门城楼形制略同于朝阳门。城楼宽31米;进深16.05米;楼连台高33.13米。箭楼形制亦与崇文门略同。
在内城九门中,有七座门的瓮城内皆建筑关帝庙,而德胜门和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相传历代皇朝出兵平叛或抵御外侵得胜凯旋,大多都进安定门班师回朝,故此门取其“天下太平”、“社稷安定”之意。
东直门
元代称崇仁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东直门始建于洪武年间。其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建筑规制略小,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改称“东直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城楼时加筑瓮城、箭楼、闸楼。东直门城楼31.5米,进深15.3米,连楼台高有34米,其瓮城与西直门相似。
明清年间,北京城内无论是皇家修建宫殿楼宇,还是民间所需木材,大多都由东直门运进京城,且多数木材加工作坊都集中在东直门一带,因此民间提起东直门素有“木门”之称。
朝阳门
元代称齐化门,位于内城东垣南侧。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并改称“朝阳门”。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城楼宽31.35米,进深19.2米;连台高32米。
朝阳门为京城东至通州大运河的主要通道。明初,粮食、木材等货物再不能直接漕运进京,只得由通州大运河码头经陆路转运至京城,而朝阳门则是沟通京城与通州漕运码头的必经之路。
相传当年在瓮城门洞曾刻有谷穗一束,俗称“朝阳谷穗”。至今,在朝阳门内还有以“禄米仓”、“海运仓”命名的街巷,可见当年仓储景象之兴旺。
崇文门
元代称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之意,位于北京内城南垣东侧。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原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城门也随之南移,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修并加筑瓮城、箭楼、闸楼,改名“崇文门”。城楼宽39.1米,进深24.3米;楼连台通高35.2米。瓮城外角为圆角,西墙开门洞一个,上有硬山闸楼,瓮城内有关帝庙一座。
北京在早年间,烧锅酿酒的作坊大多集中在京城南郊和通州一带,民间早有南路烧酒和东路烧酒的区分,而多数贩酒商客的酒车都要经崇文门进京,因此民间留下崇文们走“酒车”的说法。
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老九门哪九门介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