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花哨,回归本质

第一期《作文周报》(总4)评讲
评讲
1
读完胡曦文的稿件,有些疑惑,唯美的开头、结尾,真切的感受,读后感需要的词句都恰到好处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这是一个刚升入五年级的孩子写的吗?复制几句粘贴到百度上,很惊喜,是原创,是孩子自己的感受。每个班里都有作文不需要教的孩子,胡曦文,你就是那个我等了好久的孩子吗?
对文章内容的介绍如果再简洁些会更好。
2
侯懿同的稿件不需要“鉴定”,真情实感。因为去年侯懿同的爸爸和我还是同事,经常和我一块步行回家,经常交流耳机的品牌、音质,也因为耳机“烧”掉了一点钱,更重要的是,侯懿同的爸爸高大、英俊、威武,很多老师说他和我很相似(哈哈)。
特别喜欢侯懿同文章里的“相依为命”,这个有点“悲悯”的词用在这儿,做妈妈的应该很幸福吧,侯懿同长大了应该是一枚人见人爱的暖男,你看他感受力超细腻:“妈妈回过头,抬手迅速抹去脸上的水珠,对我露出暖暖的笑。””我又钻进雨衣,贴紧妈妈温暖的后背,暗下决心:“爸爸不在家,我要快点长大……”
妈妈把雨衣让给“我”的题材被写滥了,但这一段还是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和去年洪铭智写的《妈妈的挡风被》有一比哦。
侯懿同,再大的风雨,你妈妈也会觉得和她无关,因为身边有你这个小暖男的陪伴。
3
夏硕的文章里写了我很多好话,很高兴!世界上哪有不喜欢夸奖的人啊!虽然不是夏硕妈妈口中的那么神奇,正在努力中。
开头用妈妈的“叨叨”很特别,很吸引人,其实又是特别普通,听到什么就写什么。让读者也听见自己听到的声音,就是这么简单。尤老师很特别,怎么表现?怎么让读者感受到?夏硕没有喊口号,没有“啊、呀”样的呐喊,还是听到什么写什么。一个敢“乱改”课文、不按常理出牌的老师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几处环境描写极好地映衬了人物的心情,夏硕身上有作家的潜力啊。
4
王江的文章里用到了三句古诗,为作业多发愁: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业快做完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作业错误多被爸爸批评,认真重做后得到爸爸的表扬:卷地风来忽吹散。
每个孩子都在读诗背诗,大部分的孩子是为了做会试卷上的填空题,多考两分;王江却把诗用得如此巧妙,她读诗背诗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诗意。
5
砸金蛋很少有砸到一等奖的,邓力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怎么表现这种心情?
“哦哦哦,天哪!一等奖!竟然是一等奖!唯一的一等奖居然被我抽到了!等等,难道我就是那个“幸运儿”?哈哈哈……”
“走出面包店,月更明,风更爽。”
“哦哦哦”和“一等奖”“哈哈哈”反复出现,再加上句末的反问,最后一段的明月、清风,你感受到了吗?
6
刘思齐的手里似乎有一台摄像机,要不怎么会把当时的场面还原得那么细致和逼真呢?
能把提示语使用好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难度很大,一句精彩的提示语可以救活一篇一篇文章,一句精彩的提示语也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一句精彩的提示语后面是敏锐的观察了。刘思齐的文章里,精彩的提示语频频出现:
“看看尤老师,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刚到走廊站定,尤老师瞄了我们一眼,大声宣布”
“拔凉的心瞬间有了温度,满血复活。薛驭文也长长松了一口气。”
“我们刚站定,那句炸雷般的话就冲进耳朵里”
“尤老师高大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只留下被’优待‘了的我们。”
带上“摄像机”写作文,想写不好都难。
(待续……)
顺便说一句,今天手机屏幕上铺天盖地的教师节祝福短信刷爆了屏,发红包的却没有一个。
老师的地位和境遇就是这么尴尬。
不能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