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五四青年节寄语
编者按: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五四青年节寄语》系列。在这个系列中,我们诚邀老记者给年青一代记者写寄语,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勇于攀登,争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写好中国故事
张继民
记者,唯有深入基层,勤于写作,实事求是,不惧艰险,特别敬业,忠于祖国,才能写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五四青年节”之际,与年轻记者们共勉。■
张继民
新华社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小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踏访南极、北极、南沙群岛、雅鲁藏布大峡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区、横断山脉、秦岭腹地等。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先后获得“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一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者之一。有八大积极系列报道引发中南海关注。出版了《探险家札记》《探险警示录》等20余部著作。
抗疫建设,当仁不让!
高新庆
阶段胜利,青年激昂。
怀揣梦想,志在远方。
扣问苍天,宇可有疆?
时空隧道,探索洪荒。
量子通讯,携5G时尚,
未来世界,中华逞强。
科技争锋,风流倜傥。
可上九天,揽月平常。
可下五洋,捉鳖徜徉。
富国强兵,航母护航。
空天一体,锋指敌亡。
扶贫攻坚,决胜在望。
生态中国,血脉贲张。
二零二五,制造上挡。
鲲鹏展翅,水击大洋。
命运与共,人类共享。
舍我其谁?青年担纲!
2020年4月26日深夜于北京
高新庆
男,1941年出生,江西彭泽县瀼溪镇人。人民日報社资深高级记者。中共党员,毕业于江西大学新闻系,1965年毕业即分配到人民日報社政文部军事组。8月報到,10月即随高炮部队秘密派往越南前线,随高炮部队行动,当见习记者,经历过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1966年四五月间被召回報社。1981年奉命去江西筹建人民日報江西记者站,任首席记者,列席江西省委常委会,享受与新华社江西分社社长同等政治待遇;1987年被人民日報编委会任命为人民日報机动记者组组长(享受正局待遇),列席编委会。1988年1月评为高级记者(正教级)。曾担任过人民日報社党的十三大報道组组长,多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记者组长。是编、采、评全能性记者。他的配套式新闻,即新闻、通讯、评论,同时在一版、一版头条见報,产生集中、轰动效应。他的配套新闻,多次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他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为改革开放鼓与呼,他执笔的不少社论、评论、通讯、述评,为改革开放起到积极推动、鼓舞、示范作用,很多省委、省政府发文学习、推广。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学,甚至大学语文课本,有的获得全国好新闻一二等奖。1991年广电部部出版社出版他第一部综合集――《飞天梦》;2011年,东方出版社出版高新庆第一部诗词选集――《沧海珠泪集》。2013年应邀写《彭泽新赋》,一改旧赋文风,注入时代精神和时代抱负、人民向往和关注,予赋以新音新声,受到网络、媒体广泛关注。高新庆同志,还主编过企业報,担任过一些杂志的高级顾问、名誉总编等。
“险远”之地,有待年轻”逆行者”
温 宪
青年与青春紧密相联,青春一定很像春天。大洋彼岸的华盛顿有一潮汐湖,湖边一圈樱花树,每年春天总要烂漫个十几天。那几年,从潮汐湖畔第一朵樱花绽放到最终落英满地,我总要前往看上几回,慨叹其过程太像“人生苦短”的青春。很多年来,王安石的这一段话伴随着我看世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不趁着青春之季,做一名敢于前往“险远”之地,以记录“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逆行者”?■
温 宪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91年8月至1998年1月,两度出任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记者、人民日报驻南非首任记者。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2018-2020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在非洲担任驻外记者期间,温宪走遍乌干达以南所有非洲大陆国家。他曾深入内战中的莫桑比克、安哥拉、扎伊尔(现刚果“金”)采访;他曾全程踏访坦赞铁路;在曾关押过曼德拉近20年的罗本岛监狱、在非洲大陆惟一核电站、在世界最深的金矿矿井、在治安局势凶险的索韦托等黑人城镇,他都是第一个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当曼德拉宣布南非即将与中国建交时,他是在现场捕捉到这一重大独家新闻的惟一来自中国大陆的新闻记者。他的足迹还遍及美国50个州。在弗格森镇、巴尔的摩等地出现骚乱时,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他独家专访了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还曾三次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专访或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等诸多政要、学者和专家。温宪多次被评为“优秀驻外记者”。温宪撰著了《特朗普评传》《闯荡南非》《黑人骄子曼德拉》《我是非洲人-姆贝基传》,主编《洞悉世界的眼睛》、《历史的脚步》、《万里走边关》、《行走与静思》等专著,与人合著《怎样做驻外记者》等。
与青年记者共勉
许 林
把新闻的要义说出来,把目击的事实说清楚,把专业的语言说通俗,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
把采访写作过程中的误差缩减到最小程度。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心里永远装着读者。
真实客观公正,既是新闻人的起点,又是新闻人的终点。我们的新闻理想是真实客观公正,新闻人一生一世都为之奋斗与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许林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视觉中国编辑部原高级编审。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人民日报精品奖、优秀图书奖、新浪网专栏奖、人民网单篇文章100万+ 阅读量获得者。2001-2015年连续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为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阅评人和答辩委员参加阅评和答辩会。期间共为19位硕士、4位博士阅评论文与参加答辩。1997-2019年,在多家报社、北京城市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培训班等单位,讲授新闻摄影、图片编辑、视觉传播和新闻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