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发了个母亲节微博,表示生孩子比考试、工作更辛苦。
有女权博主出来点她:生完孩子好疲惫哦,但是孩子还是随父姓!
马上点燃了一堆人的战斗之火,骂PAPI酱是婚驴,(驴子意味着蠢,埋头苦干)给独立女性丢脸,既然说过不怎么和公婆来往,为什么不争取冠姓权?如果不要冠姓权,她老公就该给她两千万。
不知道两千万是怎么来的?PAPI酱给她老公两千万聘礼?还是她老公花过她两千万?或是她们觉得一个孩子正好值两千万?有时候觉得某些女权营销号算盘珠拨得啪啪的,能不能用钱衡量的都先提钱:生个孩子给多少钱?做家务给多少钱?跟男方姓给多少钱?
不当会计、育儿嫂、钟点工也是可惜了,想不通自然界有什么动物配得上这么 精的头脑,看这个女权博主又发了很多条,其中一条号召女人要有狼性,听起来跟996老板似的,另一种巫蛊之术。这样自然聚拢了一堆眼放金光的粉丝,再对这些粉丝卖货,买的终归没有卖的精。
不能再说女权了,很敏感,也说不清,想说说冠姓权。
以前采访孟非,发现他和他哥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他父母并没有离婚。他出生于七十年代初,说明随母姓可能不是很常见,但也不是不可为之的事。确实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跟随母姓是很罕见。
但在那时,夫妻关系比较恩爱的会有一些折衷办法,我有个同事把她父母、姥姥的姓合成了她的名字,幸好这三个人的姓都很好听,不然就会出现秦牛正威这种让子女很想撞墙的名字,不过秦牛妹妹很坦然,她解释了自己名字是堂堂正正的意思,我觉得也很好,只要当事人喜欢。
像秦牛这么大的孩子,父母姓氏皆有的四字名字不少见,当然会有人说那还不是父亲的姓放前面,有本事怎么不把母姓放前面?罗马不是一天盖成的,现实就是跟母姓,姥爷姥姥会觉得锦上添花,爷爷奶奶那边要大费周折,新手父母嫌麻烦就放弃了,就像以前推行火葬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上来就把人塞炉子里。如果有这个执念可以在婚前提出来,不跟女方姓就不结婚,或者跟了女方姓女方可以负担婚礼费用,丁克可以婚前商量,冠姓也可以。
《乡村爱情》有一段是讲刘能想把刘英两个闺女中小的那个自己带着养,亲家赵四勉强同意了,刘能进一步提出改姓,赵四不答应,后面的剧情我没追,但你看在大家以为较落后的东北农村,岳父家也能提出这个要求,至于应不应允,是有商量余地的。
而且大家真的太自信了,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很多人并没有使用身份证上的姓名。拿娱乐圈来说,你以为池子姓池,毛不易姓毛,其实他俩都姓王。他俩成名了,也不会有人说老王家的孩子真有出息,因为知道他们姓王的亲戚邻居照样称呼他们为池子和毛不易。
之前说过选秀里恨不能有一半选手是艺名,上官喜爱叫马宝尔,乃万叫赵辉,安崎叫陈雅馨,林凡叫詹栩姿。。。。她们的父母也是查字典找大师精心起的名字吧,又怎样呢?还不是连名带姓都改了。如果父母当年为了冠姓权打一架甚至离了婚会不会想穿越回去,爱叫啥叫啥,反正孩子也是要改名的。
不但艺人,普通人也一样,我们写稿的会用笔名,更多人用网名,并且这将成为趋势,不少人会故意把网名起的像真名。就连古人,改姓是大逆不道的舆论环境下,青年也会给自己起表字、号、别称,同龄人中间叫得犹为起劲。青少年终归是嫌弃父母的,包括父母给的名字。
名字只有在叫的时候才有它的作用,只是静静躺在身份证上,那就只有在确定身份时有意义。以后的人只会越来越淡化父母给予的姓名,而在成年后随心所欲起自己喜欢的名字,父母也无可奈何。
只有一种情况我觉得父母可以争取一下,那就是其中一方的姓非常美且稀少,比如复姓,比如姓舒姓叶,拥有这样的姓让人陡然有一种美感,但也只是建议,孩子就算叫了叶良辰也可以把这名字变成笑话。
有很多比姓名重要的事值得女权去争取,同等的继承权、教育权、在法条里得到同样的待遇等等,一味的暴力化并不明智,有重点有策略是不是更有效一些?
很多狙PAPI酱的人自己都声称永远不结婚不生孩子,那就先主张自己的权利吧!PAPI酱也没要求别人替她夺权,又不是等贵贱均贫富,宣扬价值观之前先尊重一下个体自由好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