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编辑》专栏
编者按
近来一些媒体小编来信,想看看编辑专栏的手法和故事。这个想法很好。确实,编专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很多的功夫。今天我们刊登的这篇文章对这个话题做了介绍,现与大家分享。
我这样编《新闻故事》专栏姜春勇
2004年,我主持创办了一个名为《新闻故事》的栏目。总结起来有不少体会。
一、定位很重要,首先要做这件事。
开办之初,我就把这个专栏定位于“百姓悲欢,人文关怀”,提出“让道德公民成为新闻主角”。
当时的背景是,随着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采编队伍的年轻化,一些不良行为在极少数采编人员中出现,热衷“红黄灰”新闻(“红”指暴力灾害新闻,“黄”指低俗媚俗新闻,“灰”指宣扬颓废消极人生观的新闻),不深入实际,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感受,稿件缺乏人性关爱,只顾抢眼球、抄材料,道听途说的情况时有发生。
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为此,我要求记者沉到社区街巷里去,和群众交朋友,捕捉普通人积极向上的感人故事,做社区编外干部,帮扶贫困家庭,泡在社区里。
这一招迅速见效。记者们很快融入,找到切入点。于是,一批反映草根百姓的鲜活故事被不断挖掘,相继推出——
数年如一日,利用暑假在千米深矿挖煤为学生缴学费的山村教师刘念友,隐姓埋名60年的抗日老军人杨养正,独自撑起一个家的8岁女童倪冬艳,热心照顾残疾儿童的小贩周书平,身患白血病仍打工挣学费的刘本玲,见义勇为血洒异乡街头的山乡少年刘君洪,勇救落水儿童牺牲的大学生李恒太,50年为妻子凿出6000级“爱情天梯”的刘国江……
这些人普通得就像山涧的流水或暗夜里划过天空的流星,微小是他们的标签,平凡是他们的命运。但,他们真实,真实的力量胜过万千花言巧语!
我们坚持每天推出一个普通百姓在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故事,这些凡人的善举美德、人性光辉,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标杆,感动了无数市民,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新闻故事》荣获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优秀栏目奖,多篇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一支“巷子记者”队伍也因此得以成长,我为之总结出“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摸着脉搏、巴着地皮、贴着人心”的特色定位。
二、 你与人民有多近,真情就会有多深,力量就会有多大。
媒体不仅是新闻的报道者,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参与者。2006年初,我们组织广大市民从报道的这些人物中评选出“感动重庆十大市民”。令人欣慰的是,此后,该项活动升格为一年一度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0多届,影响力越来越大,群众参与投票数年均超过500万次,成为重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盛事。
我们的这些做法获得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都相继做了专题报道。
成绩归于过往,感动永存心底。至今我都还记得,在“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现场,我们请来了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的大学生李恒太的父母。夫妻俩坐汽车又转火车从东北一个很偏僻的乡村赶来,在长江边一次次地眺望,希望能看到自己儿子的身影。我们请他们吃自助餐,两口子讷讷地很少动筷,我说:“吃多少都是一样的钱,多吃点吧。”两口子直说吃不下,他们一直念叨,很感谢重庆人还记得他们的儿子。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这些可爱可敬的普通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他们的话却像深植大地的树根一般驻扎在了我的心里——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俯下身,察实情,心系人民,讴歌人民。你与人民有多近,真情就会有多深,力量就会有多大。这是从业30年来最大的感受,是我一直恪守的初心。
(作者为重庆日报副总编辑,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我这样编《新闻故事》专栏
相关文章
- 年兽的传说的故事50字(年兽故事简短100字左右)
- 新闻传播类专业包括哪些(新闻传播大类专业有哪些)
- 亚马逊账号注册(亚马逊中国)
- 新闻文章摘抄(新闻发稿)
- 新闻广播电视文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单位(手机听新闻的广播电台)
- 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的寓意启示)
- 爱国的故事有哪些(10个经典爱国故事)
- 辉夜姬物语想表达什么(辉夜姬的故事原文)
- 南辕北辙的辕是什么意思?(南辕北辙的故事完整版)
- 天堂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歌曲天堂的歌词)
- 三点水读什么(氵怎么读新闻)
- 昨天的新闻摘抄(昨天发生了什么)
- 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电影(罗伯特的故事)
- 千里送的鹅毛歇后语的故事(黄鼠狼给鸡拜年歇后语的故事)
- 小故事睡前故事短篇(小故事睡前故事搞笑)
- 小老鼠的梦ppt图片(小老鼠的梦幼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