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四月几年一次:农村俗语:闰四月,兆荒年,2020年闰四月,对农村有啥影响?

网友提问:

农村俗语:闰四月,兆荒年,2020年闰四月,对农村有啥影响?

优质回答:

我们先讲一下什么是闰月?闰月和闰日的机制为什么完全不同?2020年为什么闰的是四月?

由于我国传统使用的是阴阳合历。为了调整阴历纪年和阳历纪年的误差,所以要进行置闰。

阴历纪年是以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为一月的,所以阴历记日非常方便,可以根据月相推日子,根据日子知月相。

因为月亮的运行周期是29.53日,所以太阴历就用大月(30日)和小月(29日)相间的方式来调整(因为那0.06日盈余,所以还会配置连大月),以保证月初必朔,月中必望。

阴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的话,是354日或355日,这样会和以太阳回归年(365.24219日)为一年的阳历年有11日左右的误差。所以为了调整这个误差,就要进行至闰,以十九年至七闰的方式。被置闰的那年就会有十三个朔望月。

这样就能完美地保证每个月份既能合于月相的规律,又很好地贴合每年四季和节气。这就是阴阳合历的伟大之处。

而公元历作为纯粹的阳历,其月份与月相无关,所以也不会有这个问题。公元历置闰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太阳回归年——365.24219日里面小数点后面的天数问题,所以四年闰一天差不多就够了。

再进一步问,为什么2020的闰月是闰四月,而不是其他月份?

现在的置闰原则是,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阴历月,那么这个月就被定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那什么是中气?我们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再细分为十二节和十二中气。其中——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中气。

(上图皆为阴历月)

2020年的阴历四月是大月,有三十日,含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其中小满是中气。而四月后面一个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但在这二十九日中只包含一个芒种,要到第三十天,也就是后一个月的初一才有中气夏至。那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就被置为闰月,即闰四月。

那么,为什么民间有“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闰四月会导致“荒年”吗?

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农时是跟着阳历走的,所以属于阳历体系的节气可以指导农时,在阳历的体系下,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点是很稳定的,前后相差也就一两天。

但这个说法有它的原因。因为阴历记日方便,看月相就能基本确定今天是几日。农人也是过阴历的。小满所在的四月是青黄不接(陈粮已尽,新粮未熟)的时候,而一般的年岁,芒种是在阴历五月的,到了五月也正好是农事最繁忙,又收又种的阶段。

那现在在阴历的体系下,它多了一个月,感觉上多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月。但其实不是,芒种在闰四月,那么闰四月就是收麦子,南方插稻秧、北方种玉米、花生的时候,不必拘泥于五月。若是跟着阳历的节气走,就不会有这个困扰。

其他网友观点

今年庚子正月就不太平,新冠肺炎全球发病。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目前进四月已经立夏,气候还是反复无常。俗话说“闰四月兆荒年”这句话 的意思是,有闰四月的年份,会是一个荒年。农历四月正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春季向夏季转换的重要时期,虽然气温会不断升高,但是冷气流依然很活跃,人们发现在闰四月的年份,出现倒春寒的几率会很大,比如今年,很多地区都受到了两三次倒春寒影响,农作物在受倒春寒的影响后产量会大大下降,所以才会有“闰四月兆荒年”的说法。

民间还有谚语称“闰四月,吃树叶”,古人认为“四”谐音“死”,属于不吉利的年份,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另外四月增加了一个月,无形之中延长了春天,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家中的余粮并不多,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经过一冬的消耗,余粮吃的所剩不多,人们盼着早点吃上新麦,现在春天延长了,小麦就会推迟一个月上场。也可以这样说,人们存了够吃12个月的粮食,现在增加了一个月,粮食自然不够吃,迫不得已人们就吃树叶。这里的“吃树叶”指的粮食紧缺,意思是有必要增加一些可吃的食物。

其他网友观点

2020年似乎有点不一般,开年后就遇到了很多的磨难,一场突如其来的特殊事件,让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尽管目前的形势已经好转不少,但带来的后遗症依旧存在,很多工厂还没有全面的复工,日子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闰四月兆荒年”

2020年是庚子鼠年,有2个四月,第一个四月是阳历的4月23到5月22日,第二个则是阳历的5月23号到6月20日。

其实今年也是双春年,一般来说“双春年”指的是农历一年里出现了2个闰月,2020年的立春,一个是正月十一日,一个是腊月二十二日,双春年通常都会和闰月联系起来,并不是太奇怪,不过今年的闰月就不是太好了,是闰4月,下一个闰4月是2058年,上一次是在2012年,它一般是间隔8或11年,但最多是38年,相比之下还是不一般的。

农村老人常说“闰四月兆荒年”!在古人看来,只要是有闰4月的年份,多半是闹饥荒比较重的时候,此时的作物会受到伤害,虫害的问题频频出现,农作物的产量为此降低,谷物不是太丰收。

二、“闰4月真的闹荒年?”

其实闰4月之所以特殊,还是因为它和倒春寒联系起来,一旦在这一期间出现了降温,那对庄稼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4月最怕降温,此时的作物已经开花结果,一旦出现了寒潮,那庄稼必然要大减产。

其实说闰四月是闹饥荒,并不是太准确,毕竟它只是一种月份的排列,但因遇到了“双春年”,也就意味着春天的时间会延长,再加上寒流来袭,刚好会对庄稼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双春年”刚好加大了倒春寒的概率,而又因4月的时间长,再次加大危险,对粮食和瓜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三、老农们为何害怕

在民间有“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4月是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两个闰月,自然是多出了一个月,农民需要备上更多的粮食,但古代的粮食产量比较低,往往需要省吃俭用才能凑够吃,更何况多出了一个闰月呢。

今年是闰四月,结果农业的生产也不是太好,早在3月份时,国家就预测今年农业的病虫害比较严重,比如说小麦的生长上,目前赤霉病以及条锈病比较严重,而目前才不过5月初,但湖北就有部分地区采收小麦了,原因就是“干热风”,以至于小麦提前成熟,其弊端是小麦的产量比较低,蛋白面筋含量低,品质不是太好,亩产量降低。

目前的华北小麦还在生长中,从现在的天气来看,受干热风的影响比较大,而在5月3日时,河南部分地区的小麦也受到冰雹的打击,倒伏比较严重。

玉米尽管还没种植,但草地贪夜蛾的威胁,国家已经不只说了一次了,预计今年会有1亿亩地中招,可见“闰四月”确实对农业的生长不是太好。

不过如今的农业科技已经大大提升,足以预防极端天气,大家也不需要担心会没有粮食吃,你怎么看呢?

其他网友观点

刚好,2020年是润四月,也就是农历会出现两个四月,这个月份的出现,还是会打乱农村的一些节奏的。我是真切感受到这一点,农作物的种植和采收,还是随着农历来进行的,多了这么一个月,对农作物和人都有影响,下面我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对于农作物来说,春耕的时间改变了,要是没有根据情况来春耕,想必对于农作物来说,是受到影响的。农作物在不同的时期得到的阳光和雨水等条件不同,春耕的时间不对了,意味着生长的节奏紊乱,从而影响到最终的丰收。

而且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有的地方四月份还在下雪,而到了五月份,温度直接高达三十几度,我想如果是人,都不一定受得了,更别说是农作物了。农作物受尽冷冻以后,骤然又在高温下暴露,会有很多是腐烂的,农业收益大大减低。

对于人来说,多了一个四月,相当于春季在延长了。春天是个温暖且潮湿的季节,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染上湿热性的皮肤病,比如湿疹,或者是加重体内湿气,大大增加了染病的概率。

而且倒春寒时,气温直接下降很多,刚刚放下的大棉袄又要穿上,风邪和寒邪入侵人体,就容易风寒感冒了,别小看风寒感冒,后期会发展成风热病,可想而知,对人是不好的,农村条件有限,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我觉得这些自然因素,我们无法避免,只有做好自身的保暖工作,还是可以应付的,至于农作物,要根据农历和节气来进行春耕,以及地里的各项工作。好了,我的回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围观,期待大家评论点赞,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农村有句老话叫做“闰四月兆年荒,闰六月不宜婚,闰八月兆兵荒”,意思是说遇到闰四月的年份,往往意味着一年的收成不好,要闹饥荒;遇到闰六月的年份,那么这一年不适合结婚;如果遇到闰八月的年份,那么意味着这几年可能会出现兵荒马乱的情况,社会动荡不安。

而闰四月也有“闰四月,吃树叶”的说法,这是源于老祖宗对于自然现象不全面的缘故,因为出现闰月的年份,意味着这一年春节来得早,也就是说年过得早。古代大家种庄稼,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更多的是依靠时间来把握,比如说每年到了农历几月几日前后,他们就应该种什么庄稼。而春节来得早,也就说明庄稼也种的早,而庄稼种的太早了,就容易收到倒春寒甚至病虫害的袭击,自然庄稼和粮食的产量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那么闰四月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呢?

1、不宜结婚

因为传统的中国思想“四”和“死”谐音,因此闰四月结婚意味着感情不合、容易分离等,但结婚挑日子只是一种讨喜头的说法,真正看婚姻合不合适的,还需男女双方适合,不要过于迷信,而且闰四月春暖花开,天气舒适,结婚的话还是不错的时机。

2、送父母闰月鞋

民间有“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的说法,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祝愿父母福寿延年。

3、回娘家吃闰月饭

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寓意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4、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

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

5、妇女喝闰月茶

武夷山地区有闰月喝茶的风俗,而且主要是妇女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

6、忌迁坟

部分地区有闰月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

7、送母亲猪脚和面线

在台湾地区,闰月有这样的习俗,那就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通常是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面绑红丝线和春花。

其他网友观点

民间俗语“闰四月兆荒年”,说的就是在闰月年的时候,一旦生活或社会中出现异常现象,人们就会认为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兆荒年”说的是预兆灾荒之年,也就是说在闰月年到来的时候,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影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群体,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庄稼丰收。因为庄稼丰收寓意着粮食充足,这样人们就可以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如果粮食欠收,那么就很容易挨饿,所以农民才会害怕闰四月。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闰年禁忌,如忌盖房、忌种韭菜、禁孵鹅鸭等,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对主人不利。而河南大部分农村地区,也有“闰年忌种十月麦”的说法,以上种种,都说明闰四月在民间都是不好的征兆。如果闰四月的时候,又碰到了双春年,简直就是难上加难。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但是却深受很多农民朋友信赖。所谓“双春年”,简而言之就是指在一年之中有两次立春。这种气象现象非常反常,而且对农业影响非常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要立春时节到来,就寓意着春天已经回归大地,在此之后农民就要准备开荒种地。但如果出现了两次立春的现象,就说明气候条件有反常现象。这不仅会导致气温持续走低,而且也会影响农业生产时间。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这种气候条件都会令人特别烦恼。因为世代依赖于土地生活的农民,如果无法在春暖花开之时播种,那么就很容易影响秋天的收成。事实上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如果农村收成不好就会影响老百姓吃粮。如果人们都没有粮食可吃,那么饥荒之年就已经到来,这其实也是“闰四月兆荒年”,最直接的影响和伤害。因为这种伤害不仅伤害了农民,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但这只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说法,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一旦饥荒出现老百姓就会流离失所,进而诱发很多意想不到的战乱。归根结底,“闰四月兆荒年”,以及双春年遇上闰四月的说法,其实都是生产力过于低下惹的祸。每一句农村俗语,其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仔细分析还会蕴含很多人生道理,如果大家平时多了解一些俗语。不仅可以让自己增长见识和智慧,而且还能够对天气现象有所理解。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农村俗语:闰四月,兆荒年,2020年闰四月,对农村有啥影响?.jpg” />

与闰四月几年一次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