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活动记录:你们学校都是怎样进行教研活动的,效果怎样?

网友提问:

你们学校都是怎样进行教研活动的,效果怎样?

优质回答:

教研活动是学校常规性工作,我们学校每月都会安排 。学校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次好的教研活动,对教师能够带来极大的启发。所谓好的教研活动,就是目标明确的、不走过场的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活动要有针对性。

教研活动一般都是针对性很强的活动。通常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帮助年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二是推广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做法;三是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或某一课,寻找最优化教学设计;四是通过教研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怎样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要确定教研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其次要做好课堂观察记录。听课者应该有所分工,侧重不同观察角度,观察面要广。

第三要做好录像,研讨时可以通过回看录像来说明。

第四要合理安排教研流程。研讨过程应该包括讲课教师的陈述,听课者的意见,组织者的总结等。要避免泛泛而谈,应该多用数据说话。

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经常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在差异比较中,获得启发。

几个常见的研讨主题。

总结我参加的教研经历,认为如下方面教研频率较高。

课堂教学流程研讨。这是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教研活动。我们传统课堂教学,是师从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影响深远。它的主要问题,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忽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学校都启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核心都是突出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这样教研的主题更加丰富了。

进行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教研。比如,古文阅读教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思维导图在物理课的应用等。

针对教学细节的研讨。比如,教师提问如何更有启发性,更能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小组合作如何开展更有价值;优秀教师是组织课堂教学中怎样关注学生的; 特别是进行STEAM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好跨学科活动设计等。

教研活动提倡一课一得,立竿见影,做得好的,其他教师马上可以模仿,出现问题的,别人也能迅速作出调整。

我们要求参与教师要发表意见,至少要说出两个亮点和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总之,教研活动应该成为学校常态的活动,重要的是教研活动主题要明确,组织要严谨,课堂要真实,研讨过程要说真话,否则意义不大。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学校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一般分两部分:一是常规教研活动,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随机教研。以常规为主,随机为辅。

常规教研:单周集体备课,双周专题研讨。

这个基本上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执行的。我们学校分学科错时教研,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学科分别进行教研,每天一个学科不撞车。如果全校教研,教科研一般安排在周五进行。

我们现在是每个教研组成员轮流做主持人,每次教研记录都是轮流记录。每次一开学就订好计划,把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以及主持人和记录员都进行了分工。每次该谁负责,谁就准备好,倒是有条不紊,但是流于形式,效果一般。

重视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

“请进来”就是我们经常将一些名师请进来现场授课、讲座,近距离交流。老师比较欢迎的是一线名师,讲课时的那种底蕴,和处理教材的独到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对于观念方面的讲座,老师们反应比较平淡,还是喜欢接地气的。

“走出去”就是经常派骨干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会有交流分享。不少老师走出去,用照片呀,拍的视频呀,来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感觉挺有收获的。整个的气氛也非常的轻松愉悦,这种形式老师们还是比较喜欢的。

像刚开始学习微课时,大家都很神奇,学校就专门派计算机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再教给我们。几天学一点,慢慢巩固消化。大家都很高兴,集体教研时,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展示,家里人、学生、自己、连家里的小宠物都当做素材,放进了微课,觉得很有趣。不仅学就会了如何制作微课,而且学会了利用此项技能录制家庭小影片,增添了生活情趣。所以这种比较实用的研修学习大家还是喜闻乐见的。

善于推广:老师有好做法,及时教研推广

学校有时会进行金点子推广会,大家可以说自己,也可讲别人,说说同样的情况下,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大家会评选,谁的点子好,谁就是金点子大王。学校会给颁发证书,给予一定奖励的。

课题引领:成果及时发布,引领老师提升

课题不要高大上,空中楼阁式,要接地气,比如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量;如何进行幼小衔接,让一年级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怎样利用教材进行小练笔;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等等。选择能够让老师们可以具体操作的,做完这个课题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用处的,这样老师们才愿意去研究。

区域联盟:周边学校手拉手,进行区域性交流

同区域学校进行学校联盟,会进行区域性交流或同课异构赛课等活动。平时也可以参加彼此的重大教研活动,取长补短,也增进了各个学校老师间的交流和情感。

总之,教研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实质都应该围绕教学一线,接地气的,让老师觉得实用的内容为好。

我是徜徉半亩方塘,一线教师,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教育教学故事,分享学生管理经验。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邀请。我是中国教师研修网特聘项目学科专家孙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很高兴与你们分享我校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学校教研活动分大组和年级备课组两部分构成。大组教研活动是全校三个年级共有30多位老师全员参加的固定活动(每月必有一次)。这个活动都是在学校大会议室举行,由教研组长(他也是市教研室中心组的成员)统一组织和主持。大家共同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传达市教研室的会议精神(如学科竞赛、优质课、公开课、一课一名师等)。一般采取开会的形式,大家听完后,各个备课组回去后具体落实新要求。大家合作写论文、寻找研究课题等。会议时间固定在一个小时。对于大组教研的感觉是跟进形势,有紧迫感,团队合作更加紧密,资源共享等。

二、小组教研每周一下午文科教研,雷打不动。内容包括:指定专人主讲,大家讨论,分享不同意见,人人就本单元、本练习、本课型的讲解思路提出思路。这种小组教研形式灵活、事先必须做好准备,否则,很尴尬。小组教研提供了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新入职的青年大学生有自己的师傅,一对一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听课。在学校“五个一”汇报课中有出色表现,成长最快。我们每周作业布置、课堂新动向,学校新要求等也会强化到位。

三、市区的教研。每学期都会召开新学期的各学科教研会。对高考作题型具体分析、本年度总结,找出差距和优势。提出下一年的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同时分享一些学校的成功做法。学区的几个学校也会每学期择时安排教学研讨会,讨论各个学校的好的做法还有优质课开展情况。尤其关注青年教师抽签赛课活动很有特色。值得推广和借鉴。

无论哪一种教研形式,还是中国教研网推出的“每周美课”的新模式。都能从中学到新东西,有新的启发和感悟。一个学校的教研如果流于形式哪这个学校的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希望老师们认真对待。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是老师李木子,我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共有学生一千百多人,教师70人,20个教学班,我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主管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平时主要负责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一、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分享

教研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听评课活动,当然听评课活动是学校教研的主要形式,如果流于形式,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教师负担。

1.新进教师的培养

每年学校都会新进一批年轻教师,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老师,缺乏教学经验,我们通常会给每位新老师指定一名“师傅”,新老师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教研,学校会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跟踪听评课,持续一年,同时每年的外派教研活动也以新老师为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指导,他们能够胜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后,再让他们慢慢成长。

2.教研组活动开展

每一学期,教研组都有教研任务,结合各学科的教研课题,由组长牵头组织活动,可以是听评课活动,也可以是交流讨论活动,最终形成经验性文本材料。

3.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一师一优课活动和各级征文活动。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每年都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我校是要求在三年一个周期内,实现教师全员参与,凡是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在考核时加分,核定绩效时奖励。

二、如何让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

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得好,对于教师能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是很有好处的,反之,如果落实不好,反而给教师增加了负担。

1.听评课重视评

听评课是教研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执行中大多重视了听,听课签到,收集听课记录,形成档案资料。其实在听评课活动中,评更为重要,一节课上完,由主讲老师说课,说一说设计思路,如何执行教学预案,有什么收获体会,再由同组听课教师协助分析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怎么改进等等,少说恭维的话,多提指导意见,这样的评才有价值,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听课老师都会有收获!

2.重视课题研究

每年从省州县到学校,都会有相关课题研究,学校保障课题研究必要经费,各学科组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从课题的选定,到研究方案的制定再到课题的实施和揭题,学校学科组和相关领导全程参与,确保课题落实,不搞虚假课题,最终参与教师都有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既达到了研究效果,也为教师积累一定证书。

3.重视各级培训

每年学校都要派出老师外出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回校以后要开展教研组内的汇报,与全组成员进行分享,必要时还要上公开研讨课。达到一人培训全员受益的效果。

总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研究则是维护生命线延续的重要环节,一所学校不重视教学研究,既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成绩,也不等于学校长远发展。教学研究要抓住落实二字,不流于形式。

以上是我的回答,我是老师李木子,希望大家关注我,我期待与你交流!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分为: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不管是哪种听课,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有老师的有学生的,但推门听课就不一样了,因为你也不知道领导啥时候来,所以提高警惕,不得有丝毫的敷衍,长期下来,虽然有点累,一旦养成习惯,教学技能会提高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加强,成绩也会上去。

其他网友观点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根据教育局工作的指导精神,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各种的教研活动,搭建老师专业发展平台,解决老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达到促进学校的教学良性发展目的。但是,教研计划在落实过程中,我们老师收获甚少,更多时候是无力吐槽!

第一,通过各种培训,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

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吐槽点:自学,虽然学校有这样的安排,可是我们每个学期,有哪一天能真真正正地坐下安静自学呢!没有,我们老师,不是填这表,就是填那份表;不是开这个会议,就是开那个会议;不是迎接检查,就是在迎接检查补材料的路上。自学,我们老师下班,照顾好孩子后,才能干的事。实际上,上了一天班,累得不行,加上家庭琐事,还有多少个老师有那份心。

集体学习:按照学校计划,学校将指派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讲座或观看教育教学的影像资料等。

吐槽点:每学期,各路教育能手纷纷上台开各种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台下的老师,认真听者,有所收获,但发现很多从讲座上听来的东西,不受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和班级管理。

(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各个教研组将不定期地为老师提供交流心得的机会,比如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反思交流会、读书沙龙等,来帮助老师们学习,从而有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教师。

第二,加大力度,提升老师科研能力。

吐槽点:每周有两个下午,为各组教研时间,双周为大组教研时间,单周为年级组教研时间。无形中,老师每周多出了两个会议。

吐槽点:每位教师要求完成:一篇优秀教学案例;一篇优秀教学论文;两篇以上的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或案例评析。学校领导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老师有多少时间来写这些案例、论文、反思、评析。

第三,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吐槽点: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子”的一帮一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这个方法好,但落实到实处,难。因为老师每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师傅和徒弟都没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第四,规范老师日常教学工作。

一抓集体备课;二抓课堂教学;三抓作业辅导。

吐槽点:老师集体备课,需要大量的时间,一课一课地商量讨论,最终确定一个可行性强的教案,供给同年级的老师使用。可是老师为了教学进度赶功课,哪有那么多时间,来等集体备课的教案呢!

最后,真的,我们老师一个学期下来,从开学初忙到期末,都不懂在忙什么,而很多教研活动流于走过场,摆拍拿图片做材料,放档案盒。

对于这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致力于解答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不断分享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与您见证孩子的成长。

@问答 @头条教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们学校都是怎样进行教研活动的,效果怎样?.jpg”/>

与英语教研活动记录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