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贴春联的来历?
优质回答:
桃符,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原始版春联。
大约从周代开始,人们会在自家门前挂上桃木做的木板,桃木板上刻着降鬼驱凶的神仙名字,而且一挂就是一整年,到了新一年再把前一年的桃木板摘下来、换上新的悬挂,这个桃木板就叫做桃符。
到了五代时期,有一个皇帝是后蜀的末代君主,名叫孟昶,他率先在旧有的桃符上,写下了一副对联,并且挂在自己寝宫门口。而这一幅写在桃符上的对联,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对春联。
这副春联写的词也很像是后来我们常见的贺佳节词了,写的是: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而到了宋代以后,由于纸张的普及,人们广泛地在门前张贴纸质的春联,代替了悬挂古老的桃符。所以春联,就是升级版的桃符。
其他网友观点
春联的演变和来历:
春秋战国时期,过年时中原百姓习俗是在门旁挂“桃梗”,桃梗就是用桃木做的木偶,意在驱邪保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桃符是用桃木板刻上“神、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到了明朝朱元璋的时期,朱元璋下旨要求:公卿家过年都要贴上春联,他并微服私访落实情况,自己还亲笔写了一副春联:国朝谋略无双市,翰苑文章第一家。自此春联开始盛行。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往往是从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演变而来,贴春联也不例外,有着生动的神话传说,今天就从神话传说讲起。
古时候,传说中有个怪兽叫夕,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跑到人间兴风作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年腊月三十晚上穷凶极恶的夕又来祸害人间,供奉在人间灶台间的灶王爷得知,马上现出原形,冲出门来,迎面撞着正在祸害百姓的夕。灶王爷不由分说,冲上去与夕杀成一团。但是这个夕的确神通广大,灶王爷不是他的对手,只好虚晃一招,落荒而逃。夕在人间祸害够了,这才扬长而去,临走前撂下一句狠话:“每年腊月三十给我准备好吃的,不然就吃人。”
在老百姓的一再恳求下,灶王爷于是决定上天一趟,找天神帮助。临走前,问老百姓要了几个糖瓜,揣在怀里。
上天后,灶王爷碰到一个名叫年的小孩,俩人之前就认识,灶王爷每次上天都给年讲人间故事。年看到灶王爷来了,就迎上去让他给讲故事。灶王爷对年说明来意,年当即禀告了自己的师父,表示愿意和灶王爷一道下界降妖。师父答应了,临走前交给年一件红绸子作为降妖法宝。
灶王爷和年一齐下界,正好碰上夕来捣乱。年第一个冲了上去,夕欺负年是个小孩子,没当回事,张牙舞爪的就扑了上去。没想到年虽然身材矮小,却十分机灵,夕几次扑他不着。两人打斗了半天不分胜负,年随即取出师父给的红绸子,望空中一抛,啥时万道金光如利剑一样向夕刺来。夕见势不妙,掉头就跑。这时,灶王爷带着老百姓们把竹竿点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让原本惊慌失措的夕更加胆战心惊,一不留神被红绸射出的金光击中,倒在地上呻吟。灶王爷也带领老百姓把点燃的竹竿扔在夕身上,将夕烧死了。
消灭了祸害人间的夕,老百姓们都欢呼雀跃,有人说道:“如果家家户户都有一件红绸就不怕夕这样的怪兽了。”年说道:“这有何难?”于是把红绸往空中一抛,口中念道:“让家家户户都有红绸子吧。”只见红光闪闪,无数红绸子从天而降飘到每一户老百姓的家里。 家家户户有了红绸子做法宝,再也没有怪兽敢来侵扰,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后来,人们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把腊月三十称作“除夕”,把正月初一称作“过年”。用贴春联代替了红绸子,把放鞭炮代替烧竹竿。
其他网友观点
春联起源于周代,以桃木板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在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家家户户才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一直流传至今。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贴春联的来历?.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