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厉害吗?
优质回答:
伍子胥,春秋楚国人,其父伍奢为平王子建大博(老师,国师)或称太师,因听信奸臣费无极(少师)之谗言,楚平王杀了伍奢及其长子武尚,并画像贴告追杀奢次子伍子胥,子胥逃吴国,得吴王阖闾重用,后与孙武领兵攻入楚,拆墓鞭尸楚平王,留下逃走时”一夜白头””鞭尸楚平王”的历史典故。说明他报杀父之仇及反暴君扶良君的忠义性格。助吴破楚灭越,北败齐鲁韓等国,是时,几与孙武齐名,功劳不小。但其后吴王夫差,在灭越国后,不休养整训就举兵北征,且子胥看穿越王勾践,使计得吴王信任,力谏夫差,杀勾践以兔后患,但吴王不听,硬性出征,并听信太宰伯谗言,说其暗中通齐,赐剑让伍自刎,伍恕叹,叫其死后掛首于城楼,看吴国灭亡。果然他死九年后,勾践袭吴成功,灭了吴国。可惜子胥,一代名将,却被冤死。他的忠义可颂杨,但当国君残暴无义,又何必助纣为虐呢!这种无是非一味忠君的良将史上还真多,应发人深醒!
其他网友观点
伍子胥(BC559年-BC484年),名员,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本是楚国人,伍子胥之父因受费无极谗言陷害,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因此从楚国逃到了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臣下,阖闾在对越战争中死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阖闾之子夫差,为战胜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伍子胥的知名事件主要有以下这几个:
1. 攻楚复仇。伍子胥在历尽艰辛逃往到吴国,并拱立吴王阖闾上位之后,就奉阖闾之命攻楚,吴国与唐、蔡两国结盟,于公元前506年攻楚,吴国在这次战役中大获全胜,攻入了郢都,楚昭王被迫出逃到随地。当伍子胥率军进入郢都之后,为报父仇,大肆寻找楚昭王,想要杀之快,但遍寻无果,伍子胥转而掘开了楚平王的墓地,并鞭尸三百以示报复,显示出伍子胥为人恨决的一面。
2. 帮助吴国成就霸业。吴王阖闾在对越作战中死掉之后,伍子胥受阖闾遗命辅佐夫差,吴国在伍子胥等一众能臣的共同努力下,国力大增,最终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军,攻破越国国都,越王勾践甚至在无奈之下入吴为臣,才有了后面卧薪尝胆的故事,对越战争充分显示了伍子胥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3. 劝谏不成,反被谗言所害。吴国大败越国之后,越王勾践一方面以金银、美女贿赂吴国大臣伯嚭,让伯嚭向吴王夫差提议,越国愿成为吴国的属国,另一方面采纳大夫文种所建议的美人计,派西施等美女入吴迷惑吴王,勾践的计划非常成功,吴王夫差在游说和美色诱惑之下没有听取伍子胥灭掉越国的建议,反而听信伯嚭的谗言,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一代能臣,终究也落得个死于谗言的下场,令人唏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伍子胥是一个有着长远眼光、谋略过人的能臣,他有着隐忍恨决的一面,也为吴国的强盛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却死于谗言,是一位有能力、有谋略、有狠心但却为时势所误的能臣。
其他网友观点
伍子胥的生平历史我就不多说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有几个特点:1:忍辱负重2:高瞻远瞩3:固执己见4:不善沟通!所以才会被赐死!总而言之,他的一生就是想复仇,仇也复了,所以,还是死得其所的!
其他网友观点
《史记》中的伍子胥是一个典型的复仇者的形象,其个性是坚韧不拔、卓越超人,读之令人不寒而栗、唏嘘难忘。
奸臣争宠,伍氏遭殃
故事的起因于奸臣争宠。楚平王太子建太傅伍奢是个忠臣,而少傅费无忌则是个奸臣。楚平王派费无忌为太子建迎娶于秦,见秦女美丽,费无忌纵恿楚平王自己娶了秦女。费无忌也因此得到了楚平王的宠信,离开太子来到平王身边。 费无忌担心太子继位后会记恨而处死自己,就在平王面前造谣说太子建平时常发牢骚,有造反之心。平王听信谗言,于是囚禁太傅伍奢,并派人杀太子建,太子建逃到宋国。费无忌对楚平王说武奢有二子皆贤,不诛恐怕会成为楚国的祸患,因此让武奢休书召唤二人,想诛杀伍奢父子。
求仁得仁,隐忍能为
武奢听到这个阴谋后说:“尚为人仁,呼必来。伍子胥能成大事,性情刚毅,能隐忍,见来必然被杀,其势必不来。”知子莫若父,按照武奢的说法,伍子胥的性格最大特点是心狠,为达到目的可以忍受一切。那么这里的心狠首先是对自己狠,所以司马迁才多次提到了“隐忍”二字,忍常人所不能忍,包括道义上的缺陷和愧疚。 道义一般被认为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当他和生命存在发生冲突时,有人可以为道义而舍弃生命,也有人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而违背道义,终身背负着罪责的重担。这两种人社会评价有高低,但都可以理解,伍子胥显然不是这两种人。 伍子胥性情刚烈,认同复仇为生命的唯一目的和最高价值,所以他可以漠视如感情道义方面的巨大缺陷,并且转化为一种复仇的动力,这就是刚毅能忍的含义。伍尚与此相对,他认为道义价值至上,不能容忍丝毫的玷污,所以宁可献出生命,也要保持道义的完美。 伍子胥和伍尚这兄弟俩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有着完全不同的面对世界的姿态,仁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忍看起来是被动的姿态,却时刻准备爆发,有着更加巨大的能量。
道德困境,委曲求全
楚平王宣称:“来,我就放了你们的父亲,不来我就杀死你的父亲。”兄弟俩都能认识到这是一个骗局,不去父亲自己死,去的话父子都要被杀死,所以最为理性的选择就是逃亡。 但是在这里存在一个道德的困境,无论结局有多么确定,在他没有成为事实之前,总还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而仁作为一种道义价值,就要向这种可能性负责,而且越是渺茫的可能性,越能显示仁的价值。也就是说伍尚面对的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一个道德困境。如果他选择逃亡,那么可能性将使这个逃亡带上抹不掉的瑕疵,因为仁者有着理想主义的道德追求,所以不能容忍这个瑕疵,于是他选择了与父去死,以逃避这个瑕疵。 但这个选择正是阴谋者所需要的,它会破坏社会公德,造成社会罪恶,所以伍尚同意弟弟伍子胥逃亡报仇。另一方面伍子胥选择逃亡,这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但他并没有坚决的阻止哥哥去死,这是因为道德瑕疵带来的道义责任,对伍子胥也有一定的压力。 我们可以将伍尚看的是伍子胥的另一半,这一半的牺牲免除了免除了道义的负疚之外,还增加了报仇的力量和理由。所以兄弟俩实际上完成了一次人格分工,伍子胥成为了一个毫无压力的复仇者,正如武奢所说:“楚国君臣要痛苦了。”预言了一个充满力量的复仇者的诞生。
负义之行,逃亡之难
伍子胥由此逃亡,投奔身处宋国的太子建,又跟着太子建从宋国流落到郑国、晋国。太子建要恢复自己的地位,伍子胥要为父兄报仇,这都必须借助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晋国有这样的能力。晋国提出的条件是让他们回到郑国作为内应,他们答应了。这是一个非常尴尬无理的要求,因为郑国对流亡的太子建非常友好,答应晋国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严重的负义行为。 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无耻,如果他们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得受到良心的谴责,也就是内疚。伍子胥肯定能意识到这是一种负义行为,但相较于自己的复仇愿望来说,这种行为导致的内疚感必须被忍受和克服,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隐忍。
太子建被郑国人杀了后,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逃往吴国。 在昭关遇险,幸遇渔夫搭救,伍子胥解剑赐给渔夫被拒绝,于是带着他人的恩惠继续逃亡。路上生病还做过乞丐,这才来到吴国,可谓经历了千难万险,所有这一切对当时的一个贵族来说都是负面体验,都是要隐忍的。
篡位夺权,家仇国恨
更大的隐忍发生在到了到吴国之后,吴楚两国有着利害冲突,伍子胥希望用吴国军队为自己报仇。当时吴国军队的主要将领公子光,是一个志在王位的野心家,于是伍子胥经过权衡,决定先帮助公子光实现自己的野心。这里包含着双重的隐忍,一是必须暂时放下自己的复仇计划,二是伍子胥从公子光的话中意识到自己急切复仇,可能妨碍了公子光的计划,所以他必须主动帮助公子光尽早实现篡位的野心。而主动参与吴国的篡位行动,显然是个不道德的行为,他又要承受道义上的压力,这要比被迫到郑国去做内应大得多,所以伍子胥将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后,就主动退隐了。这里有逃避压力的因素,当然也说明伍子胥的隐忍已经更具谋略,更为深沉,达到了“刚毅能忍”的一个新的境界。 公子光利用专诸刺杀吴王僚后,自立为王。这时伍子胥开始实行自己的复仇计划,他要不露丝毫声色的让吴王认同他自己的计划和观点,而不带上自己个人复仇的烙印。不能让人认为是不顾吴国的存亡和利益得失,而片面的追求个人的复仇,这就需要伍子胥具有大局观和论辩的能力,通过隐忍他获得了这些能力。
大仇已报,人生迷茫
复仇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在伍子胥的谋划下,吴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将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中扒出来,用鞭子痛痛快快的打了三百余下泄愤。 在常人看来这种疯狂的举动让人几乎无法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复仇者,在这一刻他内心积聚的仇恨转化为了力量,发泄在了鞭挞这件事情之中。伍子胥的仇报了,但他人生的目标,也开始迷茫起来。
杀身成仁,回光不灭
在攻破楚国之后,吴国最大的对手变成了越国,尤其是越王勾践,也是一个能隐忍之人。作为同样以隐忍著称的伍子胥,他敏锐的意识到勾践对吴国的威胁,因此他建议吴王夫差要小心越王勾践,应尽早将其铲除。同时为了避祸,伍子胥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齐国避祸,但这一行为恰恰体现了他对自己信心不足和留有余地,不竭尽全力的心态。 不久之后,夫差赐死了伍子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伍子胥又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和智慧的光芒。他和身边的人说:“请将我的头颅挂在吴国都城的城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雄师铁骑,攻破吴国的国都。” 伍子胥死后不久,越王勾践果然攻破了吴国,夫差悲愤自杀,临死之前,才回想起伍子胥曾经说过的话,追悔莫及。而此时伍子胥作为一个复仇者,见证了这一切,亲眼目睹了吴国的国都被越国攻克,他自己也彻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网友观点
司马迁高度评价伍子胥:“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伍子胥是一个伟大的传奇↑
可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认为伍子胥是公报私仇,挑动国家战争以满足自己报仇的私利。
只能说,人与人的立场境界差别实在太大了。
小编要特别强调一点:伍子胥的仇人,不是一般人物,是堂堂一国之君楚平王,而且,伍子胥的父亲兄长并非咎由自取,死有余辜,而是死于当时楚国权臣费无忌的政治阴谋。
可以说,整个结仇过程中,伍子胥父亲伍奢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纯粹是因为费无忌小人陷害。略微回顾一下这个结仇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伍子胥的一生。
楚平王在位期间,派遣权臣太子少傅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迎接孟嬴来和太子结婚,由于孟嬴美貌非常,费无忌动了坏心眼,回国后劝楚平王娶孟嬴,楚平王见色起意,强行把本来应该当自己儿媳的孟嬴纳为自己的妃子,而费无忌摆脱了太子少傅的官衔,获得提拔,转而成为楚平王的近臣。
↑楚平王见色起意,造成了伍家一门的悲剧开端↑
然而,小人的坏心眼是没有止境的,费无忌担忧未来太子建登基后和自己秋后算账,决心铲除太子建,太子建被迫逃亡,而伍奢却被无辜牵连其中,详情虽然不得而知,但能推断出伍奢是站在太子建这一立场的,或者说,伍奢看不下去费无忌离间楚平王与太子建,挺身而出,为太子建辩白。
伍奢被捕之后,费无忌担心杀了伍奢之后,伍奢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来找他报仇,于是就召伍尚和伍子胥前来,说如果他们二人来了,就放了伍奢。伍尚和伍子胥都明白,应召而去,极有可能父子三人都被杀掉,伍尚不忍父亲独死,又怕自己报不了仇,遭人耻笑,于是前往,而伍子胥却决定逃亡,留得青山在,来日再报仇。
能做出这个决定的,唯有真正的烈丈夫,男子汉才行!但凡性格懦弱的,这辈子就苟且偷生了,没有胆量,更没有能力报仇。其实伍尚也很了不起,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报这个仇,那就和父亲一起去死,绝对也是一位敢于担当的好汉。
↑伍尚不忍父亲独死,选择了共赴黄泉↑
而伍子胥,坚强忍受父兄被人陷害诛杀的痛苦,开始了惊险大逃亡,他本想逃到吴国,但路途遥远,于是他去了宋国投奔逃亡的太子建,可见在巨大痛苦和惊险当中,伍子胥头脑仍然非常清醒,他的仇敌是费无忌和楚平王,一个权臣,一个国王,他能够报仇的唯一机会,就是借助某一支政治力量,他首先选择了太子建。
伍子胥和太子建在宋国没待多久,宋国发生内乱,宋元公和世卿华氏打起了内战,华氏找来楚国大军帮自己,伍子胥和太子建不得不出逃,逃到了郑国。
在郑国,伍子胥又面对了一次危机,这次危机显示出伍子胥的人品和政治智慧,太子建受到晋国大夫中行寅的蛊惑,阴谋推翻本来同情他的郑定公,然后郑国归太子建所有。伍子胥劝阻太子建不可这么做,然而太子建面对巨大诱惑,动了心,事情泄露,郑定公杀掉了太子建,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奔吴国。
可见,伍子胥原意是辅佐太子建,然而他却不赞同太子建用阴谋诡计暗害郑国君主,这难道不是为人正直的表现吗?而且政治判断力精准,因为晋国大夫中行寅拿番政治允诺绝对不可信,太子建被人利用了。
↑伍子胥的逃亡历程见证了人性的崇高与卑微↑
规劝不成,太子建被杀,危难之际,他没有独自逃亡,而是带上了太子建的儿子,这人品,难道不是忠诚的体现?
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又物色到一个能够帮助他的政治力量——公子光,也就是未来的吴王阖闾。值得注意的是,公子光这个人非常狡诈精明,本来伍子胥是向吴王僚献上伐楚谋略的,然而吴王僚并不认可,公子光于是找到伍子胥,和他达成一个交易:帮助公子光登上吴王之位,公子光就会出兵伐楚,替伍子胥父兄报仇。
在这种情况下,伍子胥不得不妥协,于是推荐了专诸,最终暗杀成功。这个计划的背后谋划,其实还有孙武的功劳。
有了对付楚国的政治力量,伍子胥却没有着急动手,他对吴王阖闾提出了“疲楚误楚”的策略,不断派小股部队侵袭楚国边界,但从不展开大规模战争,时间持续了长达六年之久,楚军因此产生了错误的印象,以为吴国只会小打小闹,不会打大仗。
六年啊!伍子胥真有耐心,其意志力的强悍展现的淋漓尽致。
↑吴王阖闾绝非善类,而是和伍子胥互相利用↑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军,带着他的弟弟夫概,以孙武和伍子胥为主要的军事统帅,全力对楚国发动灭国战争。而指挥这场大战的,主要是兵圣孙武,他以三万吴军,打败了20万楚军,五战五胜,攻破了楚国首都郢都,然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亡十万以上,楚昭王逃亡到了随国。
很多人指责伍子胥滥杀无辜的时候,请明白一个事实,灭楚之战并不是伍子胥一个人能做到的,他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元帅,主要的军事决策者是吴王阖闾与前线主帅孙武。
而伍子胥进入郢都后,他对屠城必然是不感兴趣的,他找到了楚平王的墓穴,掘墓挖坟,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三百下,报了父兄之仇。
↑吴国伐楚是孙武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
这三百鞭,何其解气!天底下被强权蛮力欺负杀害的人多了去了,有几个人能向伍子胥这样,成功向比他势力大千百倍的仇敌复仇呢?太少了,翻遍史书,凤毛麟角!!
这样的人,当然是男子汉,当然是大丈夫!这背后的忍辱负重,重情重义,光辉千古!而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遗孤逃跑,其品德高度难道不比把自己子女抛下马车的刘邦强一万步吗?竟然还有答案说伍子胥心胸狭隘,真是可笑可笑。
难道你们让伍子胥不记仇,不雪耻,心胸能容天下事吗?如果连父兄之仇都忘却了,都不管不顾了,这种人难道不才是耻辱之徒吗?
至于楚国死伤十数万军民,要知道,当时吴国是举全国之力发动了灭国之战,这种级别和规模的战争,根本无法用死伤人数来评价,而且,主帅是孙武,并非伍子胥,现在把这个锅都让伍子胥背,公平吗?
↑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真是痛快痛快↑
司马迁两千年前就懂的道理,到如今反而很多人依然不懂,可叹啊!
其他网友观点
伍子胥这个人物,对其评价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当然要评价一个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背景的。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的人物,在春秋时期,社会主体还是族而不是人,个人不能脱离氏族生活,所以族众需要忠于族长这个“君”而不是国君这个“君”。但是当时氏族正处于解体时期,同时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也在增强,所以难免会有“忠君”和“爱家”两种意识冲突。伍子胥的哥哥伍尚担任楚国棠公,所以他选择了前者慷慨就义;而伍子胥此时并未担任国家官员,作为伍家一员,他选择后者见机复仇。所以,在当时家国二重体制中,伍子胥在楚国的做法尽管会遭受争议,但大体来看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伍子胥之后到吴国,成为吴国的相国,其忠君爱国观念就表现得很明显。他在多次劝谏未果的情况下,把儿子送到齐国去延续家族,但自己却一心死谏。所以伍子胥在吴国的做法,当然也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当然有些人认为伍子胥鞭尸未免过于残暴,但这些更类似小说情节。在最可信的春秋史史料《左传》中,并没有提到伍子胥鞭尸;而另外有些史料也只提到伍子胥鞭墓。而此时楚平王已经去世十年了,鞭尸的说法就更不合理。
当然,尽管对伍子胥人品存在争议,但对其能力,还是很难质疑的。他担任吴国相国,推荐了孙武等人才(本人考证孙武为伍子胥分化),营建姑苏城,并辅佐吴王阖闾一举攻破楚都,此后吴王夫差降越、破齐、盟晋,都有伍子胥影响所在。直到西汉还有兵家、阴阳家托名《伍子胥》的兵法著作。
以下是战国秦汉人对伍子胥的评价,可见伍子胥确实是德才兼备的名臣:
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战国策·秦策》 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庄子·天下》 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荀子·大略》 若夫关龙逢、王子比干、随季梁、陈泄冶、楚申胥、吴子胥,此六人者,皆疾争强谏以胜其君。——《韩非子·说疑》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史记·伍子胥列传》
感谢阅读!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厉害吗?.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