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故事: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

网友提问:

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不仅不是欺人之说,而且是对书法中笔力遒劲的非常具象的说明。

在书法实践中,我们书写在宣纸上的书法作品有没有笔力,可以把写好的作品反过来看,如果有笔力就能看看到“力透纸背”的痕迹,如果笔力发“飘”,字就“浮”在纸面上,是看不到“力透纸背”现象的,如果不信,朋友们不妨可以做个实验,或者有条件看到名家真迹的,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有“力透纸背”的情况。

至于说到“入木三分”,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王羲之写在木板上的字的墨迹能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能见到白底。现在我们虽然不能还原王羲之这个故事的真实场景,但对此历来书家都深信不疑,而且把它作为笔力的追求目标不断实践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书法中的笔力不是“蛮力”,也不是“死力”,而是有弹性的活力,有笔势的生命之力。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注”的力。

其实,不仅书法中对笔力有“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之说,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对力表现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明代的古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说:“故古人抚琴,则曰:’弹欲断弦,按如入木。’此专言其用力也,但妙在用力不觉耳。夫弹琴至于力,又至于不觉,则指下虽重如击石,而毫无刚暴杀伐之疚:所以为重欤?及其鼓宫叩角,轻重间出,则岱岳江河,吾不知其变化也。”

我个人认为有当代草圣之誉的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的笔力是“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的典范,我极其推崇。

下面是林散之先生书法图片供有兴趣的朋友们赏析:​

也许你还想知道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的知识介绍。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关于书法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解释必须自身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才能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普通爱好者由于审美观的局限性无法理解,比如书法笔意中提到的“如锥画沙、屋漏痕”就是真正的书法家确实心领神会的也寥寥无几何况一般人!

根据个人练习的感觉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书写者用笔功力深厚,起笔、运笔及收笔时笔锋切入纸中所致,虞世南《笔髓论》中的八法即是对汉字点、横、撇,捺及竖画写法的具体描述,特别是在宣纸上书写时,笔锋会切入纸中,墨迹未干时字形有立体感,也是入木三分的一种表现,书法鉴定家往往会将法帖正面对光,看反面笔画中是否会出现墨线来鉴定书法的真伪,这条墨线即可代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同样书法作品水平高低也可通过看“墨线”的优劣来判定!

其他网友观点

当然是一种比喻。

“力透纸背”或者“入木三分”指的是一些书法功底深厚的大师在创作书法作品过程中因技艺超群,挥毫泼墨之际其书写的力度拿捏的恰到好处,苍劲有余。能达到“力透纸背”或“入木三分”者必定是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后使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高超,只有技艺纯熟才能有“信手拈来”,也只有技艺纯熟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故,要想做到在创作书法时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就必须经过一番长久艰辛的练习书法,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并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其他网友观点

古人有条件好的,即习文同时习武,身怀武功,

有的练内气功,写字时可将气功发功于笔端,

加之有武功之人腕力指力,是常人的十倍,

所以,写毛笔字时如果正当精力旺盛,自可力透纸背。

当代之人练毛笔字,哪有这个条件,

就不要想什么力透纸背了。

其他网友观点

力透纸背倒也不算虚妄,可是入木三分确实是有些过分!

书法是文人的游戏,比喻有所夸张还是正常的,除非是金老笔下的大侠拥有绝世的内功或许达到入木三分,正常的人用柔弱的毫锋想达到入木三分可以说是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入木三分确实是夸张,夸张得太过分了,但是,书法要求笔力绝不是夸张,一篇书法是否有笔力真的可以说是是否略有大家风范的标尺。

北宋的薛绍彭,曾与米芾齐名,其晋韵风格的书法也是晋以后最具晋韵的书法家。尽管如此,薛绍彭就是没有进去宋四家,以前的我是为之不平的,当我明白笔力的实质之后,就对此事释然了,薛绍彭的书法真的是笔力有所缺欠,可能有人说,他过分地学王羲之而没有自我,可是我说,他学王羲之真的比赵孟頫出色,赵孟頫,自己的也不多!

我喜欢有笔力的书法!

其他网友观点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请大家看两张图:

这是两件作品的背面,请大家猜一猜这两件作品水平如何?回答的最后公布原作。

在书法中,“入木三分”当然是个比喻,它要表明的作品的线条要有力。那么,如何才能有力呢?

这就涉及笔法的问题。以中锋行笔,主毫在中间,墨色深,副毫在两侧,墨色浅,这样写出的线条呈立体感,力量感强。

再者,中锋行笔时,笔杆微向后倾,行进时,可感觉到纸对笔毫的阻力,正是这种相互间充分的摩擦,将墨杀入纸中。

古人将横画称为“勒”,是形容这种笔法类似剖鱼鳞,刀越勒越紧,写字时纸对笔的阻力的感觉就如此。

在写长撇、长捺时,初学者往往不是用腕将笔毫送到位,而是手指一挑,利用笔的弹性顺势弹出,如此形成的笔画浮于纸上,墨色轻飘,是为病笔。

墨色是否杀入纸中,笔法是否正确,在纸的背面是可以看出的,所谓力透纸背,是有道理的。

现在揭晓前面的答案。好坏是否一目了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jpg” />

与入木三分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