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源是什么 端午节快到了,一起谈谈端午节的由来?

网友提问:

端午节快到了,一起谈谈端午节的由来?

优质回答: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节日开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这里我仅介绍两种:

第一种传说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本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夫,由于主张与侵略者开站,被朝廷中的投降派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在秦军攻破楚国时,屈原满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下了《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五日,人们撑着船打捞他的尸体无果,就准备了一些饭团投放到水中,给鱼虾吃,以免他们在饥饿中吞噬屈原的身体。后来饭团慢慢就发展成粽子了。

第二种传说是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原来是楚国人,因为父亲兄长都被楚王所杀,无奈投奔了吴国。楚怀王死后,伍子胥掘墓鞭尸,报了杀父之仇。后来吴王夫差消灭了越国,伍子胥劝夫差杀死越王勾践,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后,夫差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内投入大江,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五日。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已经成为传统节日,有着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继承和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其实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这就让我想起了前几年韩国和我们国家争端午节的闹剧,相信很多朋友也有所耳闻(但其实韩国的端午和我们国家的端午有着很大的差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细查)。

下面我主要就端午文化,端午由来,端午习俗来对端午节做一个简单介绍。同时也欢迎广大条友对我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讨论,谢谢!

端午文化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字在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中有“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

另外在《岁时广记》中也有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除此以外,我们也知道古代人一直有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文化,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端午由来

我们都知道很多地区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而且这个习俗也由来已久。根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的主张来看,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龙是当时吴越民族的图腾,而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东汉,据《事物原始》中记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

当然除此之外,有关于端午节由来,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纪念屈原的说法。有关屈原的生平介绍我就不细谈了,主要事件就是据说当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当然除了纪念屈原一说之外,其实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介子推等的说法,这里不做一一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相关资料查阅!

端午习俗

谈到习俗,我不得不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会吃会玩的国家!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更是形式多样。

我国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在端午习俗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总得来说端午习俗主要有划龙舟、吃粽子、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佩香囊等等。尤其是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更是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且形成了国际比赛。另外端午食粽的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也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展示表演,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其实关于端午文化,需要讲的还有很多,我这里所提到的也只是端午文化的大概,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欢迎广大条友及时补充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今年的6月25号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叫法有而不同,比较常见的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地腊节、菖蒲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还有一些地方则叫女儿节,浴兰节、五蛋节的,等等。在日本,端午节还被称为男儿节。相传,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我国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一下几种。

一、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身为楚国大臣的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因诬陷而被免去了官职,还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起船只前来拯救。同时也想节划的船只来驱散江中之鱼,一面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为了寄托哀思,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源于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楚国人,相传,伍子胥的父兄均为当时的楚王所杀,子胥为了保家仇,于是就投奔了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借以此报杀父兄之仇,也留下了伍子胥掘墓鞭尸这一故事。传说当时,伍子胥在逃亡途中,路遇昭关,因不能出关而一夜白头。京剧《文昭关》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来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了伯嚭的话,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然而吴过国的百姓却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因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因此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

三、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就此被传为神话。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以上两种说法在江浙一带流传较广

四、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其他网友回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粽子节,五黄节,重午节,五月节。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由来传说甚多,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留传最广。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mi)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早年曾受楚怀王重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等事。主张的对内举贤任能,富国强兵,对外联齐抗秦的提议,遭到当时楚国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而遭谗获罪,被免职流放到沅、湘流域。

在流放途中,屈原以忧国忧民的悲伤情怀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章。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遭受侵略,心中悲愤,因不愿继续目睹家国遭受涂炭之状,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诗章《怀沙》后,逐抱石投汨罗江,以一死来表达他爱国的悲壮情怀。

楚国的百姓因感念屈原爱国忧民,以身殉国的壮举,纷纷前往汨罗江凭吊,并自觉泛舟江上寻找屈原的真身,并投以饭团、鸡蛋让江中生灵饱食,将雄黄酒倒入江中药昏蛟龙水兽,以免屈大夫身体受其伤害。后来发展成用楝叶包饭团,外缠彩线,这就是后来的粽子。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爱国忧民的诗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有了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其他网友回答

  端午节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官被越国收买,谗言陷害伍子胥,致使夫差赐死伍子胥,并把其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也有人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而设,相传曹娥父亲打渔时溺水多日不见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便于五月五日投江救父,并于五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就此被传为神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端午节快到了,一起谈谈端午节的由来?.jpg”/>

与端午节的来源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