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怎样的?

网友提问: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正史《史记》,西伯出猎前,龟卜。结果遇姜子牙。武王伐纣出兵前,龟卜不吉。众人害怕,劝武王休兵。姜子牙力排众议,建议武王出兵,结果,纣亡。

武王伐纣成功,封姜子牙齐地。

至于《封神演义》的姜子牙,那是明代神怪小说,不是历史上的姜子牙。

其他网友回答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虽担任三军统帅,但却缺乏“武勇”,智谋也平平,没啥大用。估计大家都暗暗质疑过姜子牙凭什么被授予打神鞭、封神榜,凭什么统帅伐纣大军。而且,姜子牙总是得靠其他人的保护、救助才能逃过一难。一旦直接对敌,姜子牙要么逃跑,要么被俘,要么受伤,要么战死,比之须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还要狼狈。

但在历史上,姜子牙实际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雄才大略的战神形象出现的,即使在《封神演义》的前身《武王伐纣平话》中,姜子牙也是类似于诸葛亮、周瑜一般的存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历史上,姜子牙不仅是运筹帷幄的统帅,而且勇武过人,身先士卒。

姜子牙的前半生基本上是漂泊困顿的。他家境贫寒,入赘为婿,因没什么挣钱本事,被老婆赶出家门,之后就漂泊到朝歌干些杂役、杀猪宰牛的事情。之后在商朝做过小官,游历过很多诸侯小国。到了72岁时,才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姬昌。姬昌非常认可姜子牙,与他坐车同归,并拜他为师。

姜子牙劝文王,要处理好与纣王的关系,以起到麻痹作用。对外,联络其他对不服纣王的诸侯国对纣王纳贡;对内,则实行仁爱惠民之策,鼓励生产,训练军马。文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逐渐攻灭占领了附近诸侯国。

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见时机成熟,就向武王(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姬发继位)提出伐纣灭商的建议。武王于是集结各诸侯国,共同征伐。姜子牙挑选精兵组成伐纣大军,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万人。姜子牙统率精锐,身先士卒,历经数战,击溃商军,迫使纣王鹿台自焚。

商朝灭亡,武王大封群臣,姜子牙因首功被封于齐地。没想到姜子牙是是个全采,武能安邦,文能兴国。他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很快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也就是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姜齐。

姜子牙传奇一生,尤以军事引人瞩目。他继承发展先人的兵法谋略,是周朝以来的“兵主”、“武祖”。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换句话说,自古至今,姜子牙都是兵家之鼻祖。而且姜子牙的军事思想,被后人集录为《六韬》,传承后世。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谢谢邀请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要从没出名之前说起了

第一,动心忍性,等待时机,且宁折不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故事众所周知,可他在这个时候已经72岁高龄,此时才有机会施展抱负

要知道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活不到这个年龄,就算到了这个年代,活到这个年龄,谁还有这心劲?(除非能预知未来)

“动心忍性,等待时机”是说他能保持一颗建功立业的心,但是不急躁,试想一下谁不是“出名要乘早”?,可他却能一直忍着到快入土的时候,定力不可为不强

“宁折不弯”,是小编相信,姜子牙并不是“学到老”后突然开窍,很显然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学有所成,而且试图找过诸侯毛遂自荐,以太公的才能相信在那个岗位都能混的很好,但他都没有选择,并不是不能而是不乐意(其实小编觉得做人也不能在坚持理想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骑驴找马这种事情是可以的)

第二,忠贞不二

姜子牙在帮助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封地为齐国,其就封5个月后,回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向周公“报政”,其后大多数时间留在镐京,辅佐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四位君主,享年139岁(这么看来,72岁确实不大)

这中间,在成王时期,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及淮夷、徐夷、“殷东五侯”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可见太公将“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发展到了极致

第三,政治军事才能无人能及

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个评价已经到顶了

《封神演义》虽然神话了许多,但其政策方面还是尊重事实的

文王时期,推行德政,笼络民心(这词这么听起来不像是个好词),联络诸侯,麻痹商纣;武王时期,抓住时机,稳定军心,一鼓作气,建立周朝;就封齐国,五月内,平定内乱,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安定民心(具体的过程就不讲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事,实在不是小编一个翻书人能讲清楚的)

总结一下:姜太公的能力自不用多说,关键是其,穷困潦倒时,不违本心,飞黄腾达后,不忘初心。实在是值得我辈学习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其他网友回答

相信每个人都看过一本神话小说《封神榜》。其中的内容是商末国君纣王昏庸无比,让天下之人深陷苦海之中。而周武王与姜子牙奉天命伐纣,这其中还引出了中华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这虽然是一本神话小说,但是其中的事情半真半假。真的事情,是关于人的方面,而虚构的,自然就是那些神话人物了。而《封神榜》当中的灵魂人物姜子牙,也是真实历史上周朝的第一功臣。

正是他辅助周武王,才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周朝。对于姜子牙,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评价。无外乎是对他功绩的夸赞。有人说他是“百家之祖”。这句话可不是虚言。因为姜子牙的的确确是一个全才。是历史上第一个出将入相的传奇人物。被兵家封为兵圣,武祖的人物,可不是泛泛之辈。而且据说,大名鼎鼎的孙子,在创作留名青史的《孙子兵法》的时候,也借鉴了姜子牙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可以说姜子牙是历史上军事思想启蒙者,他的军事理论和观点,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军事的发展,也让无人后人从他的思想当中发掘到宝贵的珍藏。并且将这些珍贵的思想加以利用,然后放入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所谓的学术传承,便是这样,将先人的著作加以改编,变成符合自己时代的理论,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由此可见,姜子牙可谓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鼻祖。而他不仅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曾经提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出色的思想理论。让周武王确立了正确的伐纣方针,一举建立了不世功业。

可以说,姜子牙的权谋之术丝毫不亚于他的军事能力。他认为为君者必须要爱护自己的民众,这样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只有君主和民众共同努力,国家才会变得强盛。从姜子牙的这种思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仁义的能者。因为胸怀天下胸怀民众的人,都不是凡人,像后世的墨家墨子。他一生都在为了人民而奔波,那一份胸怀万民的情怀,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之后,姜子牙还制定了选拔官员的制度,便是要推举贤能的人做朝廷的官员。只有任命了贤明的人,远离了奸人,这样才能让君王好好的治理国家,建立不世功业。

从这一条来看,姜子牙已经具备了一个名相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对人才的选拔。而在武王取得天下之后,由于姜子牙功业为第一,便封为齐国诸侯。从后世的齐国实力来看,姜子牙的确为他的后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任齐国诸侯期间,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稳定兴盛,这些都避不开姜子牙的超强治国能力。他除了称为武祖,还被称为千古名相。因为姜子牙的政治能力,当时也是无人能及。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姜子牙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才,他前半生非常平淡,可是他能等到机会的到来。

而在机会到来以后,能以老迈之驱创立不世功业,可谓是当世第一人。姜子牙在后世的评价可谓是历史上名臣中最高的一个。甚至后世之人将他写成了奉天伐纣之人。将他写成是道教神仙元始天尊的徒弟。是为了推翻纣王的残暴统治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说,姜子牙在兵家的眼中是开创性的祖师一辈。在谋臣眼中是计谋之祖。而在那些后世丞相的眼中,姜子牙更是不世之名相。能够受到如此之多的赞誉,姜子牙可以称得上历史第一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怎样的?.jpg”/>

与姜子牙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