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

网友提问:

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

优质回答:

曹刿论战一点都不假,是题主没理解春秋笔法啊。长勺之战,并非曹刿战术高明,齐桓公其实是败给了周礼。

古代战争用词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历史书籍,你就会发现一些战争用词,如侵、征、伐、袭。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同样是战争,为何用词却不同呢?且听我为你解释一二。

征:褒义词,一般是指上进攻下,有道攻打无道的。

伐:中性词,一般是指正式战争,然而必须师出有名,通过大张旗鼓,向天下诸侯宣告自己的军事行动是公开的。

侵:就没有那么正规了,双方虽然皆已安营扎寨,但是一方不鸣战鼓,直接进行军事进犯。

袭:不宣开战,也就是偷袭。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被郑庄公以下犯上,更别说有道无道了。因此,征伐便不再区分,那么就剩下征、伐、袭三种形式的战争。

庄公十年鲁国有哪些战争?

大部分人以为,庄公十年,齐、鲁两国只有长勺之战,其实并非如此。

据《左传》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二月,公侵宋。

原来,齐、鲁并未因长勺之战便各回各家,而是齐国联合宋国,准备继续攻打鲁国。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战争形式是伐,而第二次则是侵。

一、长勺之战

那么为何两次战争形式不同呢?那得从庄公九年说起。

那年,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国君宝座。鲁国支持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在返回的路上时,让管仲先去拦截,鲁军将护送公子纠回国。然而,事与愿违,管仲失手,没有一箭射死小白。公子小白先回到齐国,继承国君之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马上对鲁国发起了乾时之战,鲁国大败,公子纠被杀,管仲被齐国接回。鲁庄公让其司机和车右作掩护,将齐军诱骗到另一条道路,自己坐上另一辆战车跑了。

齐桓公看见鲁庄公跟自己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心里更是义愤填膺,那就继续打吧。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因此长勺之战其实就是紧接着发生乾时之战的后面。

长勺之战是为了反对鲁国干预齐国内政而发动的军事行动,因此,对于齐国来说,可谓是名正言顺,既然师出有名,齐桓公当然得选择“伐”这种战争形式。

二、乘丘之战

长勺之战,齐国大败,但是战争并未就此告一段落。齐国和宋国驻扎在郎地,准备携手打击鲁国。

这对于弱小的鲁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你想,齐国这边上过一次当,这一回绝不可能再陪鲁国玩击鼓这种把戏,另外,齐国又来了个盟友宋国。如果按照套路出招,那肯定是必败无疑哪。

这时,公子偃说:“宋军刚来,军容不整,不如现在就出兵打败他,宋军一败,齐军肯定撤退。”鲁庄公还是很讲究周礼,不予采纳。

公子偃也不和鲁庄公墨迹了,自己带着人马出击宋军,将老虎皮蒙在战马上,宋军顿时大乱。这边,鲁庄公一看有戏,也不顾上什么周礼了,亲自率领鲁军加入战斗。宋军大败而逃,齐军见此情形,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乘丘之战,鲁国没有击鼓,对驻扎在郎地的宋军直接发起进攻,因此,被孔子记为“侵”。

那么,我们再回到长勺之战,为何曹刿能得手呢?

既然齐桓公选择了名正言顺的“伐”,当然必须按照伐的战争形式来与鲁国交战。

伐的基本步骤是:双方提前约定好交战时间和地点,来到交战地点,列好队形,击鼓,开打。

那么,双方摆好阵形后,战前击鼓是鼓励军队士气,通常正式交战双方,差不多同时击鼓,主帅旗帜一挥,双方将士便向前冲去,与对方厮杀在一起。

齐国这边按套路出招,“咚咚咚”鼓声响起,将士们斗志高昂,只等着齐桓公大旗一挥,便冲将出去。本来,鲁庄公也想击鼓,被曹刿止住了。齐桓公一看,只当鲁庄公怯战呢,那就重新开始吧。

于是,齐桓公又开始击鼓,将士们刚想冲出去,又被制止了,原来鲁庄公还是没有击鼓。齐桓公有些恼火,将士们斗志有些懊恼。

齐桓公便耐着性子,又垒起了战鼓,然而鲁庄公那边还是没有动静。齐军顿时懵圈了,原来鲁军不过就是群草包饭袋,不值得一打,军心开始懈怠。

就在这时,曹刿示意鲁庄公击鼓,鲁军士气大振,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军便迅速地扑向对方,齐桓公来不及击鼓,军心散乱的齐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丢盔弃甲而跑。

结语:

长勺之战,鲁国为何能打败齐国?

齐国名正言顺讨伐鲁国,当遵从“伐”的战争礼仪,双方击鼓后再战。面对齐国的“伐”战,曹刿并没有以“伐”止“伐”,而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齐国军心懈怠之际,再击鼓率领将士将齐军打败。

虽然长勺之战,鲁国在出击之前也击鼓了,但是其战争形式更像是偷袭。

因此,长勺之战,并非曹刿战术有多高明,而是齐桓公恪守周礼。

如果从其发生的时代背景来讲,礼崩乐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原来基于周礼的类运动会形式的战争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

其他网友回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初读到这篇古文时,我是一点假的感觉都没有。

相反,我始终相信文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符合常理的。

且不论史实如何,但假如历史上真有相似的一页,应该不会出现与文中不同的第二种结果。

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曹刿论战中说的“一鼓作气”不是成了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成语吗?

估计永远也不会有人能否定这句成语的正确性!

其他网友回答

曹刿论战是春秋时代的经典案例,在这场因鲁国干涉齐国内政引起的冲突中,强势的齐军居然败给了弱势的鲁军。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是因为春秋时代的战争方式与战国时代不尽相同。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尤其是齐鲁这种老牌的资深诸侯国,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周朝制度的影响!故而在国与国发生战争时,往往要先下战书,然后再约定日期会战。

那个时代的战争讲究的是使用“堂堂之阵”,光明正大的击败对手!如果使用了阴谋诡计,即使战胜了对手,对手也不会服气!如此一来,战争就会延绵不绝,因为彼此报复而没完没了。

而在堂堂之阵的战斗之中,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除了要对比双方武器装备的优劣,以及军队数量的多少之外。军队的士气是否饱满,更是不容忽略的取胜先决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曹刿在与齐军对战时,要让齐军先击鼓进军,而让鲁军只守不攻的原因所在。尽管齐军先后三次击鼓三次冲锋,但却都被鲁军的岿然不动挡了回去,这个时候齐军的士气便衰竭了!

当齐军士气衰竭时,曹刿才趁机让鲁军发起进攻,一举击败了强势的齐军。战后,曹刿对鲁君解释说:打仗靠的是士气,而士气往往是“一而兴,再而衰,三而竭”,当齐军士气衰竭而鲁军士气高涨之时,就能够打败齐军!

不过,曹刿之所以会取得“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也与春秋时代特殊的战争方式有关。如果换到了尔虞我诈的战国时代,恐怕齐军是不会傻乎乎的,用堂堂之阵同鲁军交战的!假如齐军依仗兵力优势,对鲁军使用正面佯攻加背后偷袭的战术,使鲁军陷入齐军的分割包围之中,恐怕即使曹刿再能论战,也避免不了被齐军歼灭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齐人三鼓又不是鲁人三鼓,失败也是齐国失败啊!提问者提问之前就不能好好思考一下么?为了刷存在感,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都提!

其他网友回答

曹刿论战并不假,反而题主有点傻!

第一,古代打仗并不是全盘压上,而是兵打兵,将打将!士气对于战斗力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这就像一个人志得意满时能克服重重险阻,敢于冒险犯难:一旦泄气了,就是废物一个,天天伤春悲秋!

第二,齐国打的是侵略战争,鲁国内部是同仇敌忾的!当一个人作恶时,心理总以为别人是怕他的,所以理直气壮!当他碰到一个不怕的,他自己反倒开始胆怯起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jpg”/>

与曹刿论战教案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