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主要内容(《三国演义》的火烧连营和朱元璋的火烧连营哪个早?都是怎样的?)

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的火烧连营和朱元璋的火烧连营哪个早?都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一,《三国演义》的火烧连营故事简介: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火烧连营之后。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二、朱元璋的火烧连营故事简介

这事发生在元朝末年,公元1363年8月。朱元璋和陈友谅进行了鄱阳湖之战。因为参与士兵人数众多,兵船数量众多,持续时间长,战斗激烈,被称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这场战役以朱元璋胜利结束,一举摧毁陈友谅的主力。

当时朱元璋去救援小明王,陈友谅趁机包围洪都,所幸朱文正带领洪都守军顽强战斗,坚持到朱元璋前来救援。陈友谅得到消息之后,东出鄱阳湖迎战。决定双方命运的大决战就此展开。朱元璋带领二十万水军与陈友谅进行决战。在决战开始之前,朱元璋就做好部署,合围陈友谅,一支军队去守住泾江口,一支军队去驻扎在南湖嘴,切断陈友谅的后路,朱元璋自己进入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

根据史书记载,陈友谅的船队连绵数十里,气势逼人。朱元璋不同于陈友谅的布置,他将船队分散开,编制了20个小分队,每支船队都配有火器,接近对方的大船时,主要先使用火器等远程杀伤武器,最后在考虑短兵相接。

开战之后,徐达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带领船队击杀1500多人,但朱军也损伤不少。陈友谅的船比朱元璋的大得多,进攻受挫严重。后来朱元璋采用部下的建议用火攻对付陈友谅。由朱元璋挑选义士,开着装满火药和柴草的渔船趁着顺风接近陈友谅的船队,然后顺风点火,火烧陈军,陈友谅的部队死伤大半,自己的两兄弟和大将陈普也没能逃过。

在这之后朱军士气大盛,陈友谅的手下开始有人投降朱元璋,这更加动摇了陈友谅部下的军心。朱元璋采用围困的方式对付陈友谅,在一个多月的对峙中,陈友谅的部队粮草吃完了,不得不突围了,突围中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部下五万多人投降。

消灭了强大的陈友谅,朱元璋得以腾出手来消灭多虑寡断的张士诚。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演义》的火烧连营要比朱元璋的火烧连营早1142年。

2019年冬于君山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时期的火烧连营,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赤壁之战当中。而朱元璋的火烧连营则发生在元末清初的湖口战役当中,二者在时间的排序上,肯定是前者要靠前一点,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历史事实。

赤壁之战的经过

所谓赤壁之战的火烧连营,其实是刘孙联军的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在当时,北方曹操的势力极度的强大。他在攻击刘备的同时,其实也是抱对东吴地区抱有着一定的想法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孙两路联军就开始了自己的联合,不过实力距离曹操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

而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之下。孙权和刘备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地利人和优势来对抗曹操。所谓的人和非常的好解释,自然就是在当时二者非常的团结。而所谓的地利则是当时东吴占据了长江的天险,而曹操的军队大多数都来自于北方,非常的不习惯在南方的战斗。

而在当时,由于北方的士兵并不是特别的习惯于用船只作战,所以在上水的时候非常的不适应。而当此之时,曹操便想出了一个比较聪明的方法。他用大木板和铁链将各只船都连接了起来,这样的话数千条船在江面上横亘就不会有任何的颠簸,而船上的兵马则会非常的适应,曹操的士气也正在逐渐的回升,预备冲击孙刘水营。

而孙刘联军也正好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毕竟古代的船都是木质的,非常的容易着火,而对方又将船只船舶连在了一起,这无疑就是再给孙刘联军送机会。因此双方便趁夜发送了火船,成功的将曹操的船只点燃了。而随后用木板和铁链相连的曹操战舰自然全部起火了,孙刘联军趁势追击,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湖口之战的经过

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我们的朱元璋只是众多汉族军阀当中的一个。而在他的面前,横亘着非常多的势力。而在江南,陈友谅和朱元璋非常的不对付,因此二者爆发了剧烈的冲突。而在当时,陈友亮的海军部队是非常的强的,比朱元璋强了好几倍,而且都是南军,习惯水战,所以说与上面所说的赤壁之战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而在后期,陈友谅的船队就将朱元璋的船队彻底的围在了长江的一个水岔当中。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元璋便不得已使用了一种冒险的战术。趁着一个夜晚,他让一些船只载满油料冲向了陈友亮的大船队。神奇的是,当时突然刮起了一股巨风,正是这场风的加持,陈友谅的船只被全部点燃,随后失去了自己的所有势力。

因此虽然二者都是以弱胜强,不过赤壁之战利用的是战术优势,而湖口之战利用的则更多的是利用好运气,二者的打赢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无法相提并论。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里面东吴陆逊营烧七百里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事 。朱元璋火烧连营那是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发生在元末明初的事 。所以说 三国的火烧联营要比鄱阳湖的朱陈大战要早。

《三国演义》第84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 阵图”。章武二年(222),刘备为报义弟关羽、张飞被杀之仇,誓志灭吴,乃兵 分八路,水陆并进。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连接700里,前后40座营寨,深 入到吴国境内。

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领兵迎战。为避蜀军锐气,令诸将坚守关隘 险要,任蜀兵多次搦战,辱骂百端,仍不许出战。 其时天气炎热,刘备乃令移营至 山林茂密、近溪傍涧之处。相持七八个月之久,蜀兵力疲意怠,懈于防守。

陆逊方 升帐调度人马,令军士自带火种,分攻大江两岸的蜀营,一时树木皆着,烈焰腾 腾,风助火势,火光冲天,七百里蜀营一片火海。吴兵四下冲杀,蜀兵尸横遍野, 粮草器杖,尺寸不存;蜀将川兵,降者无数。

刘备陷入重围之中,幸亏张莓从火光 中出现,前来救驾,刘备及所剩百余人败走白帝城,进而演出了一出在白帝城托孤 的故事。邮票画面正是表现刘备被吴将徐盛、丁奉夹攻,千钩一发之际,张苞杀入 重围,救出刘备,后又遇上傅彤,合兵而行。

这一行人从火海夹缝中逃生,从此, 蜀国元气大伤,由盛而衰,一蹶不振,这一仗便是转折点。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据记载,朱元璋率军二十万救援被陈友谅围困的洪都(今南昌),与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在鄱阳湖上对峙。显而易见,双方力量悬殊,而且,陈友谅还有最精锐的水军和堪称“巨无霸”的战船。这船大到什么程度呢?高几丈,每艘船都有三层,每层的甲板都可以跑马,船身还包了铁皮。面对这样只能仰望的巨舰,朱元璋也不愧是未来大明朝的开国帝王,他命大将徐达率领己方船只,分十几队围攻一艘船,他们的小船机动灵活,巨舰上的敌军顾此失彼,措手不及,还真被徐达攻上了船,大胜而归。但是他们高兴地太早,陈友谅的部下也不是省油的灯。陈友谅手下猛将张定边乘其不备,闷不吭声的杀了出来,驱使着战舰急速冲向朱元璋所在的旗舰,很显然是打算擒贼先擒王。而朱元璋的战舰竟在转舵时搁浅,眼见就要坏了。这时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当时的声望了,一个部下自请伪装成朱元璋的样子掉入湖中,让张定边以为朱元璋落水,减缓了攻势,这才让其他人有反应时间拦下了张定边。而陈友谅那边也重整旗鼓冲杀过来,最后双方互有折损,战局再次僵持。不久,战火再次燃起,这次,陈友谅更是“丧心病狂”,他让所有战舰都连在一起,组成浩大的阵势向朱元璋的船队碾压过去。不知道陈友谅有没有读过三国,如果读过,那只能说他太自信太狂傲了。反正朱元璋是深刻领会了周瑜火烧赤壁的精髓,他采纳属下的建议,派出死士,驾着装满火药和稻草的船冲向陈友谅的“巨阵”。老天爷也很给面子,刮起了东北风。陈友谅眼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巨船在火光中损失惨重,化为乌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三国演义》的火烧连营和朱元璋的火烧连营哪个早?都是怎样的?.jpg”/>

与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