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小年都有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今天是小年,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节。从今天开始,正式开启农历己亥年春节的序幕。祭灶在我国民间是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传说中,灶王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在我们这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作为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旧时,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像上大都印有当年的日历, 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神像两旁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同时这天还有贴春联,扫尘等活动。除夕再行接灶神之礼,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粘贴新的灶君纸马。祭灶节,也代表着大家对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的期待与寄望。在祭灶王的背后,强化的是家族观及民族观,这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我们的老祖先,信奉“家国天下”的情怀,“家”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每个人的心中,“家”是灵魂深处的寄托,是父母守望游子的所在、是手足情深团圆的地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外打拼一年、奔波忙碌、远离他乡的游子们,这一年,或许成功,或许失意,你都辛苦了!今天,浓郁的年味儿开始弥漫,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准备回家了。穿越人山人海,走过漫长旅途,都只是为了——回家过年!
“年”是什么?是家人团圆、是辞旧迎新、是平安祈福、是幸福美满!回家,是你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小年,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一份和谐、一份安心、不觉心头一热,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幸福生活,原来竟如此简单。最后,道一声吉祥,愿你和家人幸福平安!(中国农林科技网)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其他网友回答
蒸粘糕,吃糖瓜,包饺子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北方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请灶神。然后打扫卫生。等到傍晚时分。有家里的男人,洗手整理衣服,将灶神放在家里主屋(农村叫堂屋)的右测。摆上香炉和贡品(麻糖一类),有的还会将煮熟的饺子,头一锅,盛出三个放在灶神的前边。男主人点三根香。然后振振有词的念叨,上天言好事,下来保平安。来回几遍!才将香插进香炉。有的还会的有对着灶神磕一个头。然后到门外点燃三颗火药大雷炮!(现在都是鞭炮了)结束后,一家人开始分享买来的糖果甘蔗什么的!总之是十分看中小年的!
其他网友回答
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今年的小年是阳历1月28号,正好是明天。小年是传统的祭灶日,在这一天要吃麻糖。
传说灶土爷是个一好吃懒做的败家之人,败光家业之后,就以乞讨为生。有一次居然乞讨到了前妻的门上,此情此景,非常羞愧,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后来就真的钻到灶膛里去烧死了。玉帝念他回心转意,便给他封了一个灶王爷。
灶王爷每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小年这一天上天给玉帝述职。但是人们怕他在玉帝面前嘴不老实说坏话,于是就在这一天用麻糖把他的嘴给糊上,这也是留下了小年这一天吃麻糖的习俗。
其他网友回答
小年的习俗有很多,下面,我例举三个突出的。
一是小年要祭灶王。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而关于祭灶王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当然,民间普遍的说法是说,大家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为灶王爷升天做各种准备,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让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
二是南北小年相隔一天。
小年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外,我国基本上以北方廿三南方廿四为小年, “南北之争”也是小年一大特色。
为什么时间会相差一天呢?
其实,古代一直把祭灶和小年联系在一起,并且是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然而,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雍正每年腊月二十三祭拜各路神仙,于是“顺便”也把灶王给拜了,宫里慢慢流行起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惯。上行下效,受官气影响比较重的北方地区,都开始在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则保留了传统二十四过小年。
三是小年吃“甜食”。
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列位看官如何仔细看各地的小年美食,无外乎就是一个“甜”字。山西人心灵手巧做出的花馍馍世界闻名,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浙地区的粘糕粉嫩可爱,蓬松易入口,微微清香和甘甜,代表了水乡的祝福和温柔;陕西人的爆米花糖,将麦芽糖和爆米花合二为一,爆米花的香脆和饴糖的甜糯,哪个灶王无法忍得住;广西人最爱的年粽只有过年才有,长方形的大粽子里面有2-3斤糯米,取个“年粽年粽,年年高粽(中)”的好意头。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小年都有什么习俗?.jpg”/>
小年的风俗有哪些,北方小年的风俗有哪些?
有人说,读书上学那会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长大以后,才深切感受到“岁月如梭”的恐怖。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长大之后、时间似乎比小时候要过得快了很多很多,就拿我现在的感受来举例,我甚至觉得去年除夕的记忆刚过去还没多久,这一眨眼虎年就已经到来。
过小年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小年——祭拜“灶王爷”的日子。每到年底的这个时候,年味儿也慢慢浓烈了起来,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学朋友也陆陆续续赶了回来。
那么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小年”也是一个非常古老、非常重要的传统,但是这个节日却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南方人过小年和北方人过小年竟然不是在同一天过。
南方地区过小年,基本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而北方地区,则大多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
过小年
“小年”,到底是农历二十三还是农历二十四呢?过小年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
咱们都知道,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固定的日子,比如端午是五月五,七夕是七月七,还有九九重阳节……唯独只有过小年这个节日,南方和北方却不在同一天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北方过小年不在同一天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无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又或者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都是正确的。
过小年
以前经常有南北方的朋友为此争论不休,其实真的完全没有必要,咱们中国毕竟疆域辽阔,各种传统习俗略有差异,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大家对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都应该包容并且尊重。
那么在历史上,具体来说应该是在清代嘉庆朝以前,过小年的传统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从晋代一直到清代乾隆时期,很多史籍资料都有明确记载,可以确证“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祭灶扫尘过小年的日子。
比如《清嘉录》就有“腊月二十四,是夜送灶”这样的记载,而在乾隆朝的时候,每年腊月二十四的晚上,皇宫也会举行祭祀灶神的活动。
过小年
但这样的传统却在嘉庆朝以后,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皇宫改在腊月二十三提前举办了祭祀活动,以至于清朝中后期的皇帝都延续了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新传统。
皇帝祭灶的日期改动以后,京城附近和周边的老百姓也跟着提前了一天,慢慢慢慢就导致了北方地区都变成了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山高皇帝远”,则仍然继续保持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
在过小年的这天,咱们老百姓都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和禁忌呢?首先是祭拜灶神爷,南北方都比较一致,其次就是来一次年底大扫除,也就是“扫尘”的风俗,因为“尘”字和“陈旧”的“陈”谐音,所以“扫尘”的寓意就是除旧迎新扫除厄运,用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
过小年
然后呢,各地的禁忌也都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地方在祭祀灶神的时候只允许男人参加,又比如部分地区忌宰杀牲畜,还有的地方忌讳在这天讨债收租,总之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禁忌规矩。
当然这些所谓的“禁忌”也都只是民间老旧的习俗而已,现在也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些不科学的说法,如果你的家乡也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禁忌,也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给大家,最后提前祝大家:小年快乐!虎年大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南方小年的风俗有哪些.jpg”/>